弘扬长征精神 打赢扶贫攻坚战

2016-11-21 03:46宋立志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6年10期
关键词:长征红军攻坚

宋立志

弘扬长征精神 打赢扶贫攻坚战

宋立志

长征是一部伟大的革命英雄主义史诗。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浓重的一笔,记录下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辉煌历程。80年过去了,长征这座丰碑依然矗立在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心中。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在368天的时间里,中央红军翻越了18座山脉,渡过了24条大河,突破国民党军队上百万人的封锁包围,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击溃敌军数百个团,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长征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是一支坚不可摧的力量。红军长征,实现了史无前例的战略转移,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其主要内涵有信念坚定、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革命英雄主义;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革命风范的生动反映,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的集中展示,长征精神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向红军长征会师纪念碑敬献花篮并参观三军会师纪念馆。他说,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缅怀先烈、不忘初心,走新的长征路。今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在三军会师的地方,总书记发出这个“动员令”,号召我们接过历史接力棒走好新长征,令广大党员干部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所在,是新长征必须攻克的堡垒。截至2015年底,我区共有57个贫困旗县、8个国家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县、80余万贫困人口。这是扶贫开发工作开展多年来剩下的最为贫困的人群,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内蒙古脱贫战役最为艰苦的战斗。打好这场攻坚战,需要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

扶贫攻坚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坚定扶贫攻坚必然胜利的决心。红军两万五千里的战略转移能够成功,最关键的一条就是红军上下没有动摇过决心。他们信念坚定、不畏艰险。扶贫开发工作到了攻坚阶段,面对艰巨的扶贫任务,必然要求广大干部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坚决执行中央和自治区的战略决策部署,凝心聚力,全力做好各项工作。目前,全区57个贫困旗县中有国贫县31个、自治区贫困县26个。按照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的意见,明确了自治区扶贫工作的目标任务是:确保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自治区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到2020年实现农村牧区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国家重点贫困旗县全部摘帽。这是自治区“十三五”脱贫攻坚战两个时间节点的主要目标。完成艰巨的扶贫攻坚任务,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坚定信心,抱着必胜的决心,才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从红军长征到扶贫攻坚,时代背景、人物、地点在变化,但坚定的理想信念不会变。我们坚信不疑,扶贫攻坚的道路虽然曲折,而前途必将是光明的。

扶贫攻坚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发扬党员干部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精神。长征途中,广大红军将士风雨同舟、同心同德,危险面前党员干部敢冲敢打,困难面前领导干部敢当先锋。无论是高级将领,还是普通战士,一起吃野草、嚼树根,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无不体现着共产党人的担当精神。当前,内蒙古扶贫开发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关键期。非常之期我们要采取非常之策,在扶贫战略上要保持定力,坚决把党中央的战略决策贯彻下去,各级领导干部要敢于迎难而上,敢于接受挑战,向强渡大渡河的勇士学习,闯出一条扶贫开发的道路,这是新时期党和人民对我们的期望和要求,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打之仗、必胜之仗,没有任何回旋和后退的余地。驻村工作队、扶贫帮扶单位、“村两委”班子成员是深入最贫苦一线的“红军战士”,要真抓实干、敢抓敢干,要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长征途中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役战斗,其中著名的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红二方面军的巧渡鸭池河、乌蒙山回旋战、六甲阻击战等;红四方面军进行的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嘉陵江战役等,都是精准地利用战机、精准地利用情报、精准地利用战术的经典案例。在内蒙古的扶贫攻坚工作中,我们要坚决贯彻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按照“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的要求,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贯彻好这些决策部署。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具体要达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求我们要更多面向特定人口、具体人口,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扶到点上,扶到根上。

扶贫攻坚发扬长征精神,就是要善于团结协作、形成合力。在“飞夺泸定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经典战役中,红军战士用高效的团结协作书写了战史奇迹。在整个长征历程中,各族人民无私的支持奉献帮助红军完成了伟大的战略转移。今天的精准扶贫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和多方合力、多种举措有机结合的大扶贫格局,形成跨地区、跨部门、跨单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多元主体社会扶贫体系,让扶贫的力量形成最大合力。其重点是做好产业扶贫工作,国有企业要承担更多扶贫开发责任,鼓励、支持、帮助各类非公有制企业、社会组织、个人自愿采取多种方式参与扶贫。对于需跨领域合作的扶贫项目,各单位不能斤斤计较自身利益得失,人为制造合作壁垒,阻挡扶贫事业进程,要勇于做扶贫工作的“铺路人”。要创新金融扶贫机制。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大力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鼓励、支持各盟市、旗县安排专项资金,采取财政资金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形式,引导金融机构扩大扶贫资金投放规模,调动金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完善扶贫小额信贷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金融服务;扩大农牧业保险服务范围,完善农牧业保险服务体系,为贫困人口提供农牧业保险服务。

毛泽东同志说: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今天,扶贫攻坚的号角已然吹响,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干出来的,靠的是广大干部群众齐心干。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要以更加振奋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继承和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路上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单位:内蒙古党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康红波

猜你喜欢
长征红军攻坚
爱听红军的传说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十送红军
倔强的小红军
长征五号首飞成功
长征七号——让长征火箭实现脱胎换骨
“翱翔之星”搭长征七号顺利入轨
长征六号为何能快速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