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三弦弹出北京味道

2016-11-21 07:02郭旺
时代人物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三弦乐队乐器

郭旺

在从北京去上海的高铁上,本刊记者终于和王玉接上了话,他正在进行为期两周的15场全国巡演,前一天晚上他只睡了三小时,然后又换了套装备继续出发。尽管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担任三弦演奏家,但王玉最广为人知的身份却是郝云乐队的三弦乐手,虽然工作在中国广播民族乐团、郝云乐队以及各种音乐形式的组合团队之间来回切换,但也一直没有离开他钟爱的三弦演奏,火车玻璃的隔音效果很差,窗外的轰鸣声不时传来,好在王玉一口纯正的京片子清脆洪亮,采访很快进入状态。

王玉1988年出生于北京,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他的三弦演奏优美、生动、多元,颇具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创作的音乐也受到了专家的认可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赞赏,有乐迷人评价他,“王玉其实一定意义上已经不仅仅是‘演奏家,他有很强的创作能力以及即兴演奏能力,能够驾驭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我看过民乐很多场演出,有此能力者寥寥!”

乐器三弦并不冷门

“三弦作为一种中国传统弹拨乐器,虽然音色具有独特性,穿透力极强,但相比其他民族乐器,比如古筝、二胡、琵琶来说,现在还是属于比较冷门的乐器?”记者问。“我一直不赞成把三弦纳为冷门乐器,虽然目前确实没有琵琶、二胡发展的好,发展的快,但三弦从历史发展至今在大多时期都要比琵琶、二胡等乐器更广泛地运用在各类中国传统音乐中,如:民间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戏曲音乐、说唱音乐等,运用的广泛度甚至远远超过如今发展比较火热的古筝。”王玉说。

“宋元时期的戏曲音乐,明清时期的说唱音乐,无论秦腔、昆曲还是京剧,在戏曲的鼎盛时期,几乎任何一个剧种都有用到三弦,曲艺的繁荣时期,大量的南北曲艺音乐也都离不开三弦,三弦甚至一度是唯一的主奏乐器。我曾经看到一个数据,这是一个音乐学者做的统计研究,在中国所有的乐种、曲种、剧种中的乐器运用频率三弦排行第二,排行第一的是历史发展更悠久的笛子。比如北方的曲艺说唱音乐,京韵大鼓、京东大鼓、单弦、梅花大鼓等,南方的苏州评弹、福建南音、广东音乐,另外在少数民族音乐中,如内蒙古的蒙古族三弦,还有西藏的藏族大弦子、云南各民族的大小三弦等等都是运用三弦在表演。”王玉反驳道。

虽然王玉并不认同三弦被大多数人纳入了冷门儿乐器中的观点,但他也承认作为器乐演奏来说,相比其他民族乐器,三弦自古传承至今的确缺乏能够被大众广泛认知的作品。“比如拿琵琶来说,不管是传统曲目的《十面埋伏》《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也好,还是近现代作品《草原小姐妹》《彝族舞曲》也好,包括现在流行作品《琵琶语》,总是能有一些广为人知的作品,提到二胡有《二泉映月》《良宵》,近现代作品有《长城随想》《赛马》,流行的乐曲那也非常的多。每个乐器几乎都有不同历史传承留下来的一些经典曲目,但三弦传承留下来的能够让大众接受的作品少之又少。”王玉说。

同时,三弦这种传统乐器的传承发展现状也让王玉忧心忡忡。“按说器乐演奏者自古以来自身的创作能力以及即兴演奏能力是应该具备的,其实和戏曲演唱是一样的,比如同样的一出京剧,每个传承者演唱的这个唱腔不见得是一模一样的,即使是一个先生教出来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处理,节奏、气口的变化和掌握。同时在民间乐种中,演奏者自由加花变奏手法在乐曲中运用的也极为广泛,这其实都算是一种即兴创作,即兴技法是每一个演奏者必须具备的。可是在现在当今的学院式教学,专业教学缺乏这方面的训练课,也没有人专门研究或者系统教授这方面的课程,所以才会出现目前大多演奏者不具备这样能力的现象。”

王玉现在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了三弦演出、三弦作品及三弦乐器的推广上,仅仅去年一年他就辗转全国各地演出了近九十场,演出加上在路上的时间,几乎占去了他全年的一半。“我现在也是尽可能通过各种形式推广三弦,不管是传统的戏曲音乐,包括现在的民族管弦乐,还是摇滚音乐、流行音乐,或者是电影音乐、电视音乐,只要是能推广三弦的,我都支持,我自己也在努力这么做。我也希望在各个领域从事三弦音乐的同行一起努力,让三弦音乐恢复往日的辉煌。”王玉说道。

尽管不遗余力地推广三弦音乐,但王玉有时候还是会感觉势单力薄。“我还是觉得在创作上,要所有的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等所有从事这个行业的人敢于创作,然后尽量地多出作品,只有作品多基数大,好作品才有机会能够存活或者说是才能凸显出来,留下一些能够让广大专业人士和老百姓都能够接受的一些经典作品。”

资深三弦演奏家

王玉出生在一个三弦世家,祖父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民乐三弦演奏家,叔叔是北京曲艺团的曲艺三弦演奏家,从小耳濡目染让王玉对三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小学五年级的时候,王玉偶然收到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招生简章,父亲希望王玉能够系统地学习戏曲三弦,于是让他报考了中国戏曲学院附中的京剧三弦专业,抱着试一试的想法,王玉去参加了考试,结果他不出意外地考到了戏曲三弦专业,从此王玉就和三弦结下了不解之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王玉的很多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京腔京韵文化底蕴,他承认他对北京有种特殊的情怀,“首先我土生土长在北京,从小我就住在大杂院里边,家里都是从事戏曲跟曲艺工作的人,这样的音乐语汇首先感染了我,所以我从小接受的就是京味儿文化,平时在家里边就能听到京韵大鼓、单弦儿,然后我附中的六年做科学习又是京剧,所以,京味儿文化就是我血液里的东西,我最早创作出来的作品《反二黄慢板与小开门》《胡同印象》《晚风》《夏日皇宫》等等,都是京味儿文化的东西,这也是我特别感兴趣、最适合我音乐的东西。”

而对于作品里大量涉及京味儿元素,音乐会受地域局限难在全国形成更大影响力的质疑,王玉则回应道,“我的母语是京味文化也就是戏曲和曲艺,我当然会用母语——最擅长的音乐语言去让大家了解我的音乐,上来就让我写一个江南丝竹的东西,不是我不喜欢,只是我老觉得不自信,或者不像是我的音乐,我只能去模仿,找一个素材去特意的学习,所以我在音乐创作的过程中,初期肯定会选用我最擅长的素材和音乐语言,去说出我想说的话,让大家觉得听着舒服。”

毫无疑问,王玉现在的音乐风格和他成长的教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从1999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戏曲音乐科班学习,到2013年从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研究生毕业,王玉接触的最多的还是以戏曲伴奏、民乐演奏为主。

王玉本科学习的专业虽然是民乐演奏,其实上大学之前他并没有接触过民族器乐演奏。小时候学的是小三弦,也就是给戏曲伴奏,学的是京剧、昆曲,大学则由伴奏乐器转化到独奏乐器,大学期间等于是换了一个专业,从伴奏到独奏,其实不仅仅是幕后到台前的角色转化,还是从最基本的演奏方法、表演形式,到对乐曲理解的转化。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大一那会儿弹的乐曲是别人附中初一年级要学的东西,我在一年中恨不得学别人两三年的知识量,才能把之前六年的一些基础性的课程补上。所以说,大学四年其实是我最痛苦的阶段。”王玉说。

但是,王玉六年戏曲音乐科班学习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事实上中国音乐的母语其实就是传统的戏曲音乐、民间音乐、曲艺音乐,从小就接触戏曲音乐这点恰恰正是王玉区别于其他从事三弦演奏者的地方,在王玉看来,现在周围的很多同行,缺少的恰恰是真正的中国传统音乐根基的学习。

助推郝云一飞冲天

熬过了大学四年痛苦的转型阶段,王玉的演奏状态开始进入稳定期。这时候郝云的出现则迅速扩展了王玉的音乐事业。2010年王玉与著名唱作人郝云合作组建原创乐队,担任三弦编曲及演奏,荣获了数十个音乐奖项。

提到郝云,王玉满怀感激,直言郝云是他在音乐事业上的贵人。俩人认识的时候,王玉还是中央音乐学院大四的学生。“有一次周围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说,现在有一个民谣歌手挺火的叫郝云,你知道吗?我说不知道。那会儿郝云也没什么名气,然后朋友上网搜了一个链接给我,我看到了就觉得特别的喜欢,郝云的音乐很简单,也很真实,听一遍就能记住,我印象特深,第一首歌听的是《卖艺的小青年》。”王玉说。

在网上听完郝云的音乐之后,王玉觉得郝云乐队写北京的音乐风格很有意思,代表的几首歌曲也跟他当时的音乐创作的语言十分相像,就顺口跟朋友说了一句,“这个乐队挺好的,要是能加入挺适合我的风格的。”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王玉就接到了郝云在他的歌曲《结了》里边用到的那个著名的手机号打来的电话……。

原来,郝云乐队前任的三弦老师由于工作比较繁忙,希望郝云再找其他的三弦乐手代替他的工作,而正好通过朋友介绍郝云就联系到了王玉。“我接了电话一聊,俩人都觉得相见恨晚,他说那你下次直接拿着琴来排练吧,于是我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他的三弦乐手。我第一次跟他合作是在2010年的秋天,好像是在湖南卫视参加的那个《汉语桥》节目,那是第一次演出,然后一发不可收拾,跟他合作到今年已经是第六年了。”

谈到郝云对他的影响,王玉说,“郝云是一个创作型歌手,包括编曲制作,包括作词、作曲都是自己,他的创造力感染了我,这点我觉得特别佩服。他给我最大的影响第一就是,做自己喜欢的音乐,他的音乐一听就知道是他,不管他是怎么表现的,别人不可替代,在我之后创作中我比较认同这一点。第二个影响就是他的创作才华,他的音乐能够让人找到一个自己的定位,找到一个与众不同点,找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点,我也是在学习中。”

和郝云合作多年,王玉对郝云走红的原因有着比其他人更深刻的认识。“郝云沿用了传统的说唱模式,所以你看郝云的歌大多是半说半唱,然后他又结合了西方摇滚乐的编制,还加入了美国乡村,加入了布鲁斯口琴,又结合了说唱的三弦,结合创作的曲调和歌词,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这样他在主流的音乐圈才能有共鸣,这样观众才能接受。 ”

身兼郝云乐队三弦手和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三弦演奏家的双重身份,并没有让王玉感到工作重心难以平衡,相反,他在两个身份之间切换自如。“因为我平时在乐团的工作,有指挥、有各个声部的首席,每个人面前有乐谱,乐谱上面有特别详细的强弱快慢等记号,这都是作曲家写好的,你要严格的按照乐谱进行演奏,这个对演奏者来说,其实是一种‘被动式的演奏,调动你的情绪,调动整个乐曲是一种“被动式”的演奏。”

和郝云乐队的合作,让王玉在乐团之外的领域又能补充其他的一些技能的养分。“在郝云乐队中,其实好多音乐是自己主动性的,或者说是一种即兴的,比如是我自己创作好的,或者他们给我一个若干小节的框架,你可以自由地发挥自己在上面创作,如果是跟着乐队一起创作,根据一首乐曲的主题,每个乐手同时都会激发出灵感让你去创作,所以,编曲你就要自己有创造力,要有自己的风格,同时这样也可以锻炼自己这方面的技能。”王玉说道。

不久之前,王玉发行了首张个人原创三弦演奏专辑《巅峰弦韵》,这张专辑也是全国第一张原创三弦专辑,王玉说之所以创作出版这一张专辑,是希望它能够让更多的人打破对传统三弦认知的那些概念,在“80后”“90后”脑海中对三弦形成一个耳目一新的印象。

采访结束前,谈到他的音乐理念,王玉坦言,“我觉得其实我做的事挺简单的,就是想证明一个事,就是三弦这件乐器无所不能,什么都能弹,无论是悲伤的还是欢喜的,能够带来欢乐让人高兴,也能抒情让人感到忧伤。其实,我就想证明三弦抒情的时候,能和笛子、二胡、大提琴一样的忧郁,所以,我很少给三弦定位,就像一个出色的演员,他一定是喜剧也能演悲剧也能演,这才叫一个专业的好演员,我不希望把乐器分类或者说角色化。”他最后说道。

猜你喜欢
三弦乐队乐器
三弦在京剧伴奏中的规律及特点
花的乐队
乐器
花的乐队
左手握右手
乐队指挥
谈三弦在评剧流派中的伴奏运用
乐器也疯狂
乐队指挥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