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肺癌病人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11-22 02:58黄天资王素珍王莎莎
护理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生存期中位生存率

黄天资,王素珍,袁 媛,王莎莎



·综合研究·

影响肺癌病人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

黄天资,王素珍,袁 媛,王莎莎

[目的]了解潍坊市肺癌病人生存现状,区分肺癌暴露因素中的保护因素及危险因素,寻找针对各类型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找出影响肺癌病人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肺癌病人临床资料(生存概率、生存期、中位生存期),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生存率,运用Wilcoxon-T对分层较多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收集1995年12月—2012年5月潍坊市各医院33例肺癌病人生存资料,病人中位生存期(MST)9.22个月;腺癌病人生存期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病人,控制吸烟量,对吸烟时间进行分层分析得出:吸烟时间小于20年与40年~50年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病人年龄、是否吸烟、是否转移、病人性别、治疗方式对肺癌病人生存时间均有影响。而肺癌部位、病人生活地域、家族史、结核史对生存时间无影响。[结论]腺癌病人生存期较其他病理类型肺癌病人生存期长,每天吸烟量越多生存期越短;病人年龄越小、无复发及转移则生存期较长,女性肺癌病人或手术治疗病人生存期较长。

肺癌;生存期;影响因素

近年来,肺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逐年增加,很多欧美国家肺癌发病率已占所有恶性肿瘤的首位。据我国调查资料显示,中国肺癌粗死亡率为5.47/10万(男性3.69/10万)。中国肺癌调整死亡率为4.97/10万(男性6.82/10万,女性3.2/10万)。全国肺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所占构成比是7.43%(男性8.51%,女性5.90%)。中国肺癌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第5位(男性居第4位,女性居第5位)。在上海、广州、西安等城市中,肺癌已居各种死因第一位[1]。因此,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肺癌病人的生存现状,探讨影响肺癌病人生存的因素,为确定肺癌病人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并期望能进一步改善肺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潍坊市人民医院1995年12月—2012年5月住院治疗方式为术前化疗加手术治疗和单纯化疗的肺癌病人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均为经病理及影像学[CT和(或)PET]确诊的肺癌病人。收集40例病人临床资料内容包括性别、年龄、癌症部位、病理类型、生活地域、家族史、结核史、是否复发、是否转移、吸烟时间、吸烟量、治疗方式等。40例病人中男 27例,女13例,男女之比为2.08∶1。病人中位生存期(MST)9.22个月。年龄最小45岁,最大79岁,平均62.61岁;吸烟24例,不吸烟16例。腺癌18例,小细胞癌6例,鳞癌12例,肺转移癌4例。复发和转移病人均占55.0%。60%病人接受手术治疗。40例病人治疗过程中删失7例,男4例,女3例。

1.1.1 纳入标准 ①术前经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确诊的肺癌病人;②年龄 18岁~80岁;③治疗方式为:术前进行辅助化疗+手术或者未经手术直接化疗者。

1.1.2 排除标准 ①无明确细胞学诊断;②年龄>80岁;③无随访记录。

1.2 方法

1.2.1 随访方法 每半个月电话或登门随访1次,随访截至病人死亡或最长研究期(90个月),生存时间从0.13个月算起,以月为测量单位,以肺癌因素死亡作为终点事件,期间失访或其他因素死亡作为删失处理。

1.2.2 质量控制方法 由于是回顾性调查,可能存在失访偏倚、无应答偏倚、回忆偏倚、混杂偏倚等,应采取措施加以控制,保证结果的可信性和准确性。尽量采用客观指标选择合适人选,控制回忆偏倚。随访必须保证是同一个人对相同的病例进行调查,设计时利用随机化的方法,分析时采用分层分析来处理,可适当控制混杂偏倚。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处理变量,采用Log-rank时序检验生存率差异,Wilcoxon-T对分层较多的因素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人生存期 肺癌病人生存时间基本上随年龄增加而减少,50岁~59岁年龄组生存时间最长,>70岁年龄组有所减少。腺癌最多,其次为鳞癌。肺癌病人生存期最短 31 d,最长1年10个月,病人中位生存期(MST)9.22个月。1年生存率占42.42%。

2.2 不同性别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男性病人中位生存期为7.26个月,女性中位生存期为15.70个月,经Log-rank检验,男性病人与女性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见表1。

表1 不同性别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3 不同年龄肺癌病人生存情况 50岁~59岁中位生存期为13.30个月,60岁~70岁中位生存期为11.29个月,70岁以上中位生存期为5.17个月。经Log-rank检验,3组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经Wlicoxon-T两两比较,得出小于60岁与大于70岁肺癌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见表2。

表2 不同年龄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4 不同吸烟量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不吸烟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7.77个月,每天吸烟1支~20支病人中位生存期为7.27个月,每天吸烟21支~40支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30个月。经Log-rank检验,3组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Wlicoxon-T两两比较检验,得出不吸烟与每天吸烟1支~20支和每天吸烟20支~40支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0.003);而每天吸烟1支~20支和大于20支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吸烟量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5 不同吸烟时间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不吸烟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7.76个月,吸烟小于20年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3.40个月,吸烟20年~30年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1.05个月,吸烟30年~40年病人中位生存期为7.10个月,吸烟40年~50年病人中位生存期为3.47个月。经Log-rank检验,5组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Wlicoxon-T两两比较检验,吸烟时间小于20年与吸烟40年~50年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吸烟小于20年与吸烟20年~40年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是吸烟量作为混杂因素影响结果。吸烟量每天控制为1支~20支时,吸烟时间小于20年与吸烟40年~50年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每天吸烟量大于20支时,吸烟时间小于20年与吸烟40年~50年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但是吸烟时间小于20年与40年~50年的Wilcoxon-T检验结果P<0.05。见表4。

表4 不同吸烟时间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6 肺癌转移与未转移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转移组中位生存期为7.29个月,未转移组中位生存期为17.53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5。

表5 肺癌转移与未转移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7 不同治疗方式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手术组中位生存期为13.30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67个月;经Log-rank检验,两组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见表6。

表6 不同治疗方式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8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腺癌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7.00个月,小细胞癌病人中位生存期为4.37个月,鳞癌病人中位生存期为8.50个月。经Log-rank检验,3组病例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Wlicoxon-T两两比较检验,得出腺癌的生存时间高于小细胞癌(P=0.002)和鳞癌(P=0.001)。见表7。

表7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病人生存情况比较 例(%)

2.9 其他因素分析 采用Kaplan-Meier曲线估计生存时间及用Log-rank时序检验生存率差异时发现,40例肺癌病人的癌症部位、结核史、家族史、生活地域、是否复发对生存时间无影响。

3 讨论

3.1 肺癌病人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这些因素大致可分为3类:即病人个体相关因素、肿瘤相关因素和治疗相关因素。个体相关因素包括病人性别、年龄、吸烟情况等。本资料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及吸烟情况对生存期有影响。与Okaada等报道的生存预后中男性、老年、吸烟病人的生存率低于女性和年轻、不吸烟的病人结论一致。肺癌国际协作研究会(LASLC)已把病人行为状态(K/xS)作为明确的预后因素[2]。肿瘤相关因素包括肿瘤分期、病理类型、是否复发转移等因素,本研究发现,不同病理类型、有无转移的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加放疗、化疗病人生存期与单纯放化疗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2 不同类别肺癌生存期影响因素分析3.2.1 性别对生存期的影响 男性中位生存期为7.26个月,女性中位生存期为15.70个月,女性长于男性(P=0.03)。潘岐作等[3]对肺癌生存时间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发现:与性别没有关系。这可能是由于样本量太小,混杂因素较多,例如男性吸烟人数明显大于女性,而吸烟是被证实与肺癌发生和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且难以控制。

3.2.2 年龄对生存期的影响 小于60岁中位生存期最长,60岁~70岁中位生存期为11.29个月,70岁最短。经Log-rank检验,3组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经Wlicoxon-T两两比较检验,得出小于60岁与大于70岁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生存率:45岁~59岁最高,其次是60岁~70岁,大于70岁半年生存率最低。可能是70岁以上年龄组肺癌病人体质较差影响其生存时间;老年肺癌病人由于机体一般状况较年轻人差,对手术的耐受性、特别是全肺切除的耐受性差。老年人群是肿瘤的高危人群,约60%的恶性肿瘤发生于老年人。大部分老年恶性肿瘤病人担心化疗的毒副反应放弃治疗[4]。有研究发现:60岁以上的病人中位生存期比60岁以下者低,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P值处于临界状态(P=0.054 9),可能与样本量偏少有关,随着样本量的加大,可能会产生统计学意义[5]。

3.2.3 吸烟量与吸烟时间对生存期的影响 不吸烟病人中位生存期为17.77个月,每天吸烟1支~20支病人中位生存期为7.27个月,每天吸烟大于20支病人中位生存期为6.30个月。经Log-rank检验,3组病人生存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Wlicoxon-T两两比较,得出不吸烟与每天吸烟量1支~20支和每天吸烟20支~40支病人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001,0.003);而吸烟量为1支~20支和每天吸烟大于20支者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半年及1年生存率不吸烟人群大于吸烟人群,半年生存率随着每天吸烟支数增加而减少,这说明混杂因素影响试验结果,例如吸烟时间是最大的混杂因素,在样本量不足的情况下应控制吸烟时间。魏矿荣等[5]研究表明,吸烟降低宿主尤其肺部的免疫功能,从而影响生存 。戒烟不仅能减少肺癌发病,而且能延长发病后的生存期。吸烟和病理分级均可以作为病人生存的独立预后因子[6]。不吸烟的肺癌人群中位生存期高于吸烟肺癌人群,而吸烟的肺癌人群中位生存期随着吸烟年限的增加而降低。各吸烟组1年生存率随着吸烟时间增加而降低。Kagohashi等对肺癌病人调查发现:多数肺癌病人有吸烟史。对肺癌死亡率与吸烟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发现,重度吸烟病人死亡率是非吸烟病人死亡率的10倍~20倍,而且对于吸烟年龄的研究发现,越早开始吸烟的病人死亡率越高[7]。

3.2.4 肺癌转移对生存期的影响 转移组中位生存期为7.29个月,未转移组中位生存期为17.53个月,转移组生存期明显短于未转移组。洪原城等[7]发现:肺癌合并转移相关事件时预后不佳。应提高诊疗手段,早诊断、早治疗、早化疗,防止癌症扩散转移。

3.2.5 不同治疗方式肺癌病人生存期 手术组中位生存期为13.30个月,化疗组中位生存期为5.67个月,手术组半年生存率和1年生存率均高于化疗组。手术治疗肺癌病人生存期较长,可能与手术病人病期相对较早 、体质相对较好有关。这与朱世杰等[8]研究结果一致。由于肺癌是一种全身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人在就诊时既有局部病灶又有远处转移,化疗虽然对局部病灶有治疗作用,但是化疗仅能使小部分肺癌获得原发灶局部治愈和(或)远处微转移治愈,对绝大多数病人来说化疗仅能使化疗敏感细胞死亡,化疗不敏感和(或)耐药细胞则残留下来,这些化疗后残留的耐药细胞只能通过外科手术切除。因此,绝大多数肺癌均需要应用局部和全身治疗手段,以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9]。

3.2.6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病人生存期 腺癌病人中位生存期(17.00个月)>鳞癌中位生存期(8.50个月)>小细胞癌中位生存期(4.37个月) >肺转移癌中位生存期(0.80个月)。韦尉东等[10]研究发现,腺癌病人的生存期高于其他病理类型病人,可能与其中部分腺癌病人应用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易瑞沙治疗有关。

3.2.7 其他因素 肺癌部位、病人生活地域、家族史、结核史对其生存率无影响。有研究发现:肺癌原发部位对生存期影响很大,发生于上肺、左上肺时生存期较长,而发生于中下肺尤其右中下肺时生存情况差。一个可能的原因是中下肺功能和血流量均较上肺为大,其他没有找到相关文献证明它们是肺癌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4 小结

关于延长肺癌病人生存时间的几点建议:制定快速准确确诊肺癌的方法,提高肺癌的检出率、确诊率,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改变自身的生活方式,加强身体锻炼,戒烟限酒,避免生活中出现导致肺癌的高危行为。充分利用有效的治疗手段,合理有序地安排治疗,能够明显延长病人的生存时间。

[1] 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中国恶性肿瘤死亡调查研究(1973—1975)[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1.

[2] 冯可青,王国培.肺部感染对肺癌生存期的影响[J].临床荟萃,2000,15(10):448.

[3] 潘岐作,陈昌南,林云笑.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生存因素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15(2):159-161.

[4] 张国庆.影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及生存因素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8,31(1):53-56.

[5] 魏矿荣,柳青,梁智恒.1980—1993年广东省中山市肺癌患者生存分析[J].肿瘤防治杂志,2003,10(3):225-227.

[6] Joan H,Schiller MD.非小细胞肺癌现状及其未来的治疗[J].当代医学,2003(4):1.

[7] 洪原城,林平冬,张江灵.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骨相关事件及生存分析[J]. 东南国防医药,2009,11(2):124-126.

[8] 朱世杰,马翠芹,许轶琛.41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生存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8,22(6):334-336.

[9] 杨芝萍,李金瑞,周强.157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后生存分析[J].中国肿瘤,2007,16(7):556-558.

[10] 韦尉东,温浙盛,苏晓东.899例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后的多因素生存分析[J]. 癌症,2007,26(11):1231-1236.

(本文编辑范秋霞)

Analysis of related factors influencing survival time of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Huang Tianzi,Wang Suzhen,Yuan Yuan,et al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Shandong 261053 Chin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47307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ZR2013HM045。

黄天资,医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261053,潍坊医学院;王素珍(通讯作者)、王莎莎单位:261053,潍坊医学院;袁媛单位:250012,山东省立医院。

R473.73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2.019

1009-6493(2016)11B-4033-04

2016-03-30;

2016-10-17)

引用信息 黄天资,王素珍,袁媛,等.影响肺癌病人生存期的相关因素分析[J].护理研究,2016,30(11B):4033-4036.

猜你喜欢
生存期中位生存率
真相的力量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注重活动引领 凸显数学本质——以“三角形的中位线”为例
跟踪导练(4)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Ⅱ/Ⅲ期结肠癌患者边侧性、分子亚型及治疗响应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维持治疗对小细胞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生存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