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调查

2016-11-22 02:58杜艳会赵庆华
护理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基本知识源性正确率

杜艳会,刘 玲,邓 晶,肖 玲,赵庆华



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调查

杜艳会,刘 玲,邓 晶,肖 玲,赵庆华

[目的]调查并分析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387名医护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得分较低,存在认知不足,本科及以上学历医护人员得分高于本科以下学历者(P<0.05);工作6年~10年者得分低于其他组(P<0.05);超过1/3的问题正确率低于50%。[结论]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应用认知缺乏,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的关注与管理。

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导尿术;医护人员;认知调查

控制膀胱的中枢或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即为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1],其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尿失禁或尿失禁、尿潴留同时存在。神经源性膀胱最严重的后果是上尿路损伤,肾功能衰竭而导致病人死亡,因此其治疗目标是防止膀胱-输尿管反流、保护上尿路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病人寿命。目前处理神经源性膀胱的策略主要有间歇性导尿术(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IC)、留置导尿、药物治疗、膀胱再训练、外集尿器的使用及手术治疗等。而2011年欧洲泌尿协会(European Association of Urology,EAU)制定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指南提出:间歇性导尿术是处理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2]。间歇性导尿术在国外多个领域得到广泛推广,但是,目前国内部分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存在认识误区及认知不足,限制间歇性导尿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3]。因此,本课题旨在调查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现状。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次调查根据研究目的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387名医护人员进行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设计 本研究调查问卷是根据2011年欧洲泌尿协会制定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指南[4]及蔡文智等[5]制定的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版)及阅读大量关于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①基本信息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学历、职称、工作年限、所在科室。②基本知识调查问卷:共计16个条目,内容主要涉及神经源性膀胱相关知识和间歇性导尿术相关知识。基本知识部分由13个单选题和3个多选题组成,单选题回答正确得1分,答错或不知道均为0分;多选题回答完全正确得1分,多选、漏选、错选或不知道均为0分。基本知识总分为16分,如得分≥10分(总分的60%)视为及格。

1.2.2 调查问卷信效度检验 调查问卷内容通过专家咨询,保证其有效性和正确性。正式调查前发放50份问卷进行预试验,现场发放,现场收回,计算问卷的克伦巴赫α系数为0.733,问卷的信度较好。

1.2.3 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进行调查。调查前,研究者对调查员统一进行培训,详细讲解调查表的填写方法及注意事项。调查后,由调查员统一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87份,有效回收率96.8%。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所有数据逐项检查,双人核对录入,采用SAS9.2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87名医护人员中医生161人,年龄 22岁~ 62岁(31.1岁±7.8岁);护士226人,年龄21岁~54岁(28.3岁±5.7岁),其他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人(%)

2.2 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情况(见表2)

表2 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情况±s) 分

2.3 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答题正确率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医护人员对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16个问题中,仅有3个问题正确率高于80%,其分别是神经源性膀胱是否需要定期随访、间歇性导尿术操作过程中遇到阻力时的处理方式及间歇性导尿术是否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超过1/3的问题正确率低于50%,问题主要集中在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治疗首要目标、治疗方法、间歇性导尿术的前提、进水量要求及间歇性导尿术的禁忌证。详见表3。

表3 医护人员基本知识答题正确率(n=387)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医生、护士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认知较低,分别为(9.35±2.93)分和(8.78±2.83)分,均不足总分的60%,这说明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和间歇性导尿术相关知识严重缺乏,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其认知水平。大于50岁者知识得分高于其他年龄组,这说明临床实践经验的累积有助于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知识积累,但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学历的提升,知识得分明显提高,这表明学历的提高可拓宽专业知识面,但总体认知仍不足。职称越高,基本知识得分也越高,但各个职称组间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工龄6年~10年的医护人员基本知识得分最低,为(8.30±3.05)分,明显低于其他工龄组,这可能与医护人员此阶段重点钻研本专业内知识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医护人员对基本知识回答正确率较低,仅3题正确率超过80%,其中正确率低于50%的问题主要包括神经源性膀胱的病因、治疗目标、药物治疗、间歇性导尿术的前提、饮水量要求及禁忌证。神经源性膀胱病因多而复杂,脊髓损伤、脑血管病变、阿尔茨海默病、盆腔手术、直肠手术、糖尿病等疾病均可以引起神经源性膀胱,但医护人员对此问题的回答正确率仅为16.8%,这将影响医生对疾病做出正确诊断,同时部分神经源性膀胱病例将被漏诊。2011版欧洲泌尿协会神经源性膀胱指南已明确指出,神经源性膀胱治疗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上尿路功能,确保储尿期和排尿期膀胱压力处于安全范围内[4]。因此,神经源性膀胱所有的治疗措施都应维持膀胱的低压状态,避免高压导致反流的发生。结果显示仅19.6%的医护人员知晓其首要目标,这势必将影响医护人员对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采取正确的治疗及护理措施,延误病人的病情,甚至导致较严重的并发症。Caremel等[6-7]研究表明,M受体阻断剂已成为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反射亢进的一线药物,为进行间歇性导尿术创造前提条件。本研究表明,仅40.6%的医护人员认为α受体阻滞剂是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反射亢进的药物,这说明医护人员对膀胱的生理病理基础知识缺乏,需要加强培训。神经源性膀胱病人需具备间歇性导尿术的前提才能实施间歇性导尿术,但仅29.2%的医护人员知晓间歇性导尿术的前提,这将影响间歇性导尿术在临床中的正确应用。饮水计划的执行在间歇性导尿术期间至关重要,但结果显示,50%以上的医护人员不知晓间歇性导尿术期间病人的饮水量控制范围。为保证间歇性导尿术在临床中正确、规范的应用,医护人员需要掌握间歇性导尿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但研究发现,仅有22.0%的医护人员掌握了此项技术的禁忌证,这将导致该项技术在临床中的错误或不规范应用。此外,多项研究表明,间歇性导尿术可以降低泌尿系感染、提高病人生存质量,但仍有25.6%和17.6%的医护人员对此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间歇性导尿术可增加尿路感染、降低病人生活质量[8-10]。

由此可见,医护人员严重缺乏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相关知识,存在认知不足,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提高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水平,以提高神经源性膀胱的管理水平。

[1] 南登崑.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40.

[2] Stohrer M,Blok B,Castro-Diaz D,etal.EAU guidelines on 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J].Eur Urol,2009,56(1):81-88.

[3] 李卫卫,金娟.神经源性膀胱间歇性清洁导尿的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5):616-618.

[4] Pannek J,Stöhrer M,Blok B,etal.EAU Guidelines on neurogenic lower urinary tract dysfunction[R].Eur Uro,2011:5-63.

[5] 蔡文智,励建安.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指南(2011年版)[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2):6.

[6] Caremel R,Cornu JN,Kerdraon J,etal.Drug therapy of bladder dysfunction[J].Prog Urol,2013,23(15):1271-1286.

[7] 姚凤斌,秦辉.酒石酸托特罗定联合盐酸坦洛新治疗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6):79-81.

[8] 吴丽梅,何瑞琼.间歇性导尿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71-1972.

[9] Hakvoort RA,Thijs SD,Bouwmeester FW,etal.Comparing clean intermittent catheterisation and transurethral indwelling catheterisation for incomplete voiding after vaginal prolapse surgery: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trial[J].BJOG,2011,118(9):1055-1060.

[10] Nazarko L.Intermittent self-catheterisa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J].Br J Community Nurs,2012,17(9):410-412.

(本文编辑范秋霞)

Surgery of cognition of medical personnel on application of intermittent catheterization for patietns with neurogenic bladder

Du Yanhui,Liu Ling,Deng Jing,et al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Medical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16 China)

2015年重庆市级课题,编号:2015MSXM007。

杜艳会,主管护师,本科,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玲、邓晶、肖玲、赵庆华(通讯作者)单位:400016,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R472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2.032

1009-6493(2016)11B-4065-04

2016-02-29;

2016-10-17)

引用信息 杜艳会,刘玲,邓晶,等.医护人员对间歇性导尿术在神经源性膀胱中应用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16,30(11B):4065-4068.

猜你喜欢
基本知识源性正确率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辨伪(四)
后溪穴治疗脊柱源性疼痛的研究进展
青铜时代——中国青铜器基本知识与辩伪
生意
磁场基本知识汇总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
生意
交变电流基本知识汇总
雄激素源性秃发家系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