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6-11-22 02:58崔秋霞吉云兰许惠芬
护理研究 2016年32期
关键词:护理学综合性案例

单 君,崔秋霞,吉云兰,许惠芬,宋 艳



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单 君,崔秋霞,吉云兰,许惠芬,宋 艳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3级护理133班和134班54名护理本科生为观察组,护理131班和132班49名护理本科生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的情景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并实施模拟试验演示等综合性教学模式,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进行教学。[结果]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教学评价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护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急危重症护理学;综合性教学;传统教学;教学改革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涵盖了临床各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救护及常用急救、监测技术的学科[1]。教学活动强调对护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综合能力的培养。目前教学中护生普遍认为《急危重症护理学》课程很重要,但课程偏重理论,而临床实际应用的监护技术实践学时少、动手机会少,不利于护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2]。另外,重症病人现场救护、转运途中监护、急诊科救护及ICU救护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求救护人员必须有一个整体救护观念。但目前急危重症课多是分散的、单个的急救和监测技能教学,而且实验教学课时较短,多以老师讲授型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较多,一方面不利于护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也不利于护生动手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本研究积极探索一套系统的、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探索性地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教学,以提高护生急救护理综合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013级护理133班和134班54名护理本科生作为观察组,其中男生4人,女生50人,年龄19岁~23岁,将2013级护理131班和132班49名护理本科生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人,女47人,年龄18岁~22岁。将《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十章常见系统急症作为教学改革试点章节。两组护生均为高考全日制统招生,两组授课内容、学时和考试内容、形式均无差别。两组授课部分使用相同教材,观察组实践课程选用自制案例集。

1.2 研究方法

1.2.1 教学方法

1.2.1.1 观察组教学方法 ①老师提前1周布置护生自主学习本章节有关知识,并列出相关参考文献和资料。②老师或临床带教老师编写案例6个(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代谢系统及神经系统),由实验人员将案例编写成计算机程序。③情景案例模拟并进行小组讨论:将护理133班、134级54名护生按学号分成6组,每组9人;首先由各组护生对自主学习过程中有疑义的内容向老师提问,由老师逐个进行解答。然后老师给每组提供不同要求的案例,护生按照案例要求(病情评估、急救护理、医护患沟通等)分组讨论,时间40 min。④护生汇报:每个小组推选一名组员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⑤老师补充完善:针对每组存在的问题,老师引导护生思考解答。对护生解答不正确或有偏差的地方,老师进行补充完善。时间15 min~20 min。⑥模拟实验:选择比较成熟的2个小组,做模拟实验演示,其余同学观摩记录。时间80 min。实验后进行引导性反思讨论,时间20 min。

1.2.1.2 对照组教学方法 采用传统的授课方法,以幻灯、板书等演示性教学为主,包括常见系统急症的概念、病因与发病机制、病情评估与判断、急救与护理,共6个学时完成。

1.2.2 评价方法

1.2.2.1 考核成绩 主要为理论考核,重点关注常见各系统急症相关理论知识的考察。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两组理论考试内容、方式、时间均相同,考试内容主要是第十章常见各系统急症的相关理论知识。其中主观题占到40%,客观题占60%。1.2.2.2 护生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 参照邓辉等[3]学者编制的护生教学满意度问卷,此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12。内容包括对总体授课效果、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互动、教学方法和教材评价等6个维度19个条目。教学内容包括讲课过程中是否重点突出,概念准确,操作规范熟练,知识拓展,临床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补充5个条目;教学过程包括对课堂纪律的掌控、授课态度、与护生的亲和力3个条目;教学方法包括因材施教、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结合临床实例情况3个条目;护生活动包括主动参与情况、自主学习意识、教学互动情况3个条目;教材评价包括科学性、趣味性、严谨性、实用性等4个条目。评分标准:“优”计5分,“良”计4分,“中” 计3分,“差” 计2分。课程结束1周后由研究者发放调查表,并对调查内容进行阐述,护生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填表时间为10 min,现场收回。调查表共发放101份,回收101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整理后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考核成绩 课程结束后,观察组理论成绩(86.13±5.52)分,对照组理论成绩为(82.59±7.2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5,P=0.032)。

2.2 护生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表1 护生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比较±s) 分

3 讨论

3.1 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构建意义和特点 《急危重症护理学》具有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课程学习要求护生在面对急危重症病人时,既需要专业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又需要急救技能的“精准”和“熟练”,只有这样才能在紧急情况下对病人进行及时有效的救治与护理[4]。传统的《急危重症护理学》理论授课以幻灯、板书等演示性教学为主,护生为被动的接受者。其中第十章常见各系统急症内容比较抽象,涉及病种繁多,护生完全掌握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教学效果一般。本研究对该章节探索性地构建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通过自主学习-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演练等一系列教学过程,使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和趣味化,激发了护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教师为主的课堂转为以护生为主体,根据案例内容自行设计急救场景和角色扮演,提高了护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5]。

3.2 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提高了教学质量 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有利于提高护生理论成绩,授课老师在课堂灵活运用各种临床案例,激发了护生学习兴趣。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理论成绩高于对照组(P=0.032)。本研究采用的综合性的教学改革模式,以护生自主学习为主,护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不懂或难理解的内容由老师进行解答,该方式促进护生主动思考,另外将需要护生重点掌握的内容通过案例呈现,由护生自行进行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均有利于知识点的掌握。从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护生教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激发护生积极主动地完成对知识的学习和构建。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护生之间根据案例要求进行角色扮演,充分调动了护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束缚,给护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让护生更能体会到人性化的护理,使护生的护患沟通、人文关怀、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开拓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提高了教学质量,也使护生更能适应临床需要[6]。

4 小结

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应用于《急危重症护理学》第十章常见各系统急症的理论授课中,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本研究有一定的局限性,在模拟试验环节,护生的护患沟通及动手能力显示较为薄弱,有待进一步探讨与改进。该教学改革模式仅用于一个章节,该模式是否对其他章节同样适用还有待于今后的进一步探讨。

[1] 胡蓉芳,姜小鹰,郑诚英,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3):38-41.

[2] 刘俊如,肖虹.实践教学改革在本科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2,9(9):406-407.

[3] 邓辉,邓菲菲,黄小娥.校院合作模式下急救护理校内实训教学改革的效果评价[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03-905.

[4] 常萱,董丽.情境体验教学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实训中的构建与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B):529-533.

[5] 张剑青,刘鹏飞,张巧芬.情境与案例教学法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6):125-126.

[6] 陈倩倩,李霞,李壮苗,等.探究式教学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7(2):153-154.

(本文编辑范秋霞)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teaching reform model in teaching of “Critical Care”

Shan Jun,Cui Qiuxia,Ji Yunlan,et al

(Affiliated Hospital of Nantong University,Jiangsu 226001 China)

2014年南通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2014B81。

单君,讲师,硕士研究生,单位: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崔秋霞、吉云兰、许惠芬单位:226001,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宋艳单位:226001,南通大学护理学院。

G642

B

10.3969/j.issn.1009-6493.2016.32.038

1009-6493(2016)11B-4080-03

2016-04-07;

2016-10-17)

引用信息 单君,崔秋霞,吉云兰,等.综合性教学改革模式在《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11B):4080-4082.

猜你喜欢
护理学综合性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
综合性医院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探索
定制铺丝新工艺降低成本提高综合性能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