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藏自治区的边境贸易

2016-11-22 07:03王艳峰
环球市场 2016年12期
关键词:边境贸易边贸总额

王艳峰

浅析西藏自治区的边境贸易

王艳峰

自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的边境贸易已经成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西藏经济的发展和增加当地人的收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笔者在本文中阐述了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客观地分析了边贸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相应问题提出了适合西藏区情的促进西藏边贸健康发展的对策。

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

一、西藏边境贸易现状

(一)西藏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快速上升。据西藏外贸部门统计, “九五”期间的边境进出口总额比“八五”的高出三倍,“十五”期间的边境贸易总额在“九五”的基础上继续急剧攀升,约高出“九五”总额的一倍,且高出前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总额的近1/3; “十一五”的第一年(2006年)的边境贸易总额仅比“九五”期间的总额少45734万元人民币,略低于“十五”期间总额的1/2。1996~2006年的11年间,边境贸易的年均增长率是27.2%,高于同期GDP的年均增长率12.6个百分点[1]。2007至2011年西藏边境进出口总额持续增加,并且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到2013年西藏对外贸易出口总值达到33.19亿美元,全年边境小额贸易进出口19.24亿美元,全年自产产品出口4886万美元,自产产品同比增长39.60%[2]。

(二) 西藏边贸在对外贸易中长期占有高份额

西藏自治区的对外贸易起步于边境贸易,边境贸易在全区对外贸易中长期占有较高的份额。2000年,西藏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0854万美元,而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同期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比重为83.31%。2004年,西藏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2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进出口额为9052万美元。2009年,西藏自治区实现对外贸易40202万美元,其中边境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24878万美元,边境贸易占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61.9%。“十二五”前四年累计实现边境贸易额65.23亿美元,占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高达63.0%[3]。

(三)西藏边境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随着边境贸易的发展,其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贸易的品种由和平解放时的几种上升到了如今的上千种,除了自产产品外,还涉及到家电、建材和摩托等;其次,边境贸易商品的技术含量较以前有所增加,由开始出口初级产品为主慢慢转化为以深加工的制成品为主;西藏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对西藏特产及品牌的保护措施,大大增加了其知名度和附加值。

(四) 西藏边境贸易的参加者向多元化发展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人心,西藏的进出口市场也打破了由国营外贸公司一枝独秀的计划经济的钳制。边境贸易的参加者开始转变为多部门、多层次的多元化交易主体。除民间自发的、零散的边民外,企事业单位及个体商户等纷纷从事边民互市贸易。边境小额贸易的主体由国营企业独家经营变为国营、民营、合资或合作企业、地方企业、贸易流通企业、生产企业等百花齐发的格局[1]。

二、西藏边境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整体交通条件不理想。

在中央关心、全国支援下,西藏先后修建的青藏、川藏等公路,极大的缓解了西藏的交通压力,西藏的边境贸易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是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西藏整体交通运输状况仍然不如人意,而西藏边境地带的交通条件更差。随着贸易量的不断增涨,通往西藏方向的人流、物流量逐日递增,现有的交通运输条件很难应付,极大的限制了西藏边境贸易的增长和对外贸易的扩大。

(二)边境贸易的商品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改革开放以来,顺应国际国内发展的需要,西藏调整并提升了边贸商品结构,加工制成品在进出口商品的比重大大增加。但仍未改变进出口层次低的局面,西藏经济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对西藏特色产业的培养力度还是不够,长期以来西藏的高科技企业数量不多,创新及研发能力薄弱,这就导致了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性不强,粗放型及资源消耗型的企业将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这些情况大大遏制了边境贸易对西藏乃至全国经济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因此,优化边贸进出口商品结构,增加出口商品的附加值及科技含量迫在眉睫。

(三)西藏边贸进出口总量小

近年来,在政府扶持,西藏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西藏边贸总量处于持续上升顺态势。但是西藏拥有4000千米左右的边境线,与多个国家及地区接壤,其潜在的优势并未完全发挥出来。据统计,2014年,西藏边境贸易总额为198190万美元,平均到每千米的边境贸易额只有49.54万美元,2014年西藏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2.55亿美元,也远远落后于其它边境省份自治区(见附表)[3]。导致西藏边贸落后除了经济体制不完善、人员受教育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等一般因素外,还受到了国际政治因素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挑战,一些南亚发展中国家为了保护本国民族工业、产业及手工业的发展,设置了非关说壁垒等一些贸易保护措施,与此同时,中印两国在边境问题上存在争端,境外分裂势力蓄意破坏安定团结,这些因素对西藏边境贸易量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严重阻碍了边境贸易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西藏边境贸易的措施

(一) 着力改善西藏的交通条件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西藏处于我国西南边陲,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及克什米尔地区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是通往南亚各国的重要通道。其特殊的地理位置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西藏地区的交通道路建设。现阶段国家及西藏政府应继续将改善西藏的交通运输条件作为工作的重点,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这不仅能促进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改善农牧民的生活条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还能对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辐射及带动作用[4]。

(二) 进一步优化边境贸易商品的结构。

目前,西藏边境出口商品仍以初级产品、原材料、土特产为主,商品化发展不高。西藏应积极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用其特色资源,走出一条特色产品出口之路,西藏虽经济产业结构薄弱,但是地处高原且资源丰富,其产品具有无污染、纯天然等特性,可以依托高科技企业的资金、技术将这些独特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发展绿色产业,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为西藏品牌赢得更大的市场。同时应加强与国内外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发挥后发优势,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加工程度,增加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比重,来维护西藏产品的整体形象,提升出口产品的层次和国际竞争力。根据西藏边贸市场发展的新需要,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应依据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和民族特色积极开拓旅游业市场,使其成为西藏边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力量,形成差异化竞争,增加边境贸易的稳定性[5]。

(三)深化边贸经济体制改革,积极探寻边贸发展新模式

目前西藏仍是以传统的交易形式为主,边境贸易形式单一,管理制度及管理方法不够宽松灵活,软环境不够理想,已经不能适应西藏边境贸易发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西藏政府应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依托,发挥政府职能,积极吸收和借鉴其它延边城市成功的管理体制、监管机制等经验;鼓励私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取得合法经营资格的个人等积极参与西藏边境贸易活动;抓住机遇,发挥西藏的地缘优势,加快推进与邻国的经济贸易往来,探索对接国家实施的“一带一路”战略,充分发挥经济的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积极推动“中印尼不经济走廊”建设,拉动边贸发展;积极参与跨境试验区和经济合作区建设。通过边贸经济体制改革和新的边贸发展模式的建立,可以实现西藏边境贸易量持续稳定的增长,惠及西藏乃至全国。

[1]黄菊英,张丽淑 《西藏自治区边境贸易发展现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1期。

[2]扎西,普布次仁.《西藏边境贸易的演进与现实分析》[J].西藏大学学报,2014年9月。

[3]狄方耀,图登克珠,李宏.《西藏经济学概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第一版。

[4]潘俊宁.《关于西藏边境贸易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J].商贸纵横,2015.

[5]李颖.《一带一路视角下西藏边境贸易的发展》[J].山西农经,2016.

王艳峰、女、1982年10月、教育硕士、中教二级;研究方向:国际经济贸易,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边境贸易边贸总额
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边贸互市存在的问题探析
商务部:加快保税维修再制造先行先试 促进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缅甸与孟加拉国边境贸易增加
7月继续停止边贸口岸过货
缅中边贸额同比下跌约10亿美元
17世纪卫拉特蒙古与俄国的边境贸易概述
全国国有企业资产总额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
В 20162016 году объемы китайского экспортамогутсократиться
全国国有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