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教参囹圄 彰显解读个性

2016-11-22 22:58王昌波
俪人·教师版 2016年14期
关键词:教参白兔小白兔

王昌波

众所周知,目前语文教师备课用的、与教材配套的辅助文本,或称为“教学参考用书”,或称为“教学指导书”,或称为“教师教学用书”。为表述方便,不论哪一种,我们统用“教参”一词概括。

诚然,语文教参的存在是为了满足语文教学的实际需要,它为教师教学设计和文本解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各地教育的发展和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我们又不得不重新审视和思考语文教参的价值和作用。

语文教育名家顾之川先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语文教学参考书的作用仅仅在于‘参考,它只是对课本内容的编排意图作一点说明,对有关课文作一点分析,对练习题的命题意图和解题思路加以提示,在教法上提一些建议,提供一些备课资料而已,不能任意夸大它的作用。”因此,教师完全可以而且也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的人生经历和阅读体验,生成别出心裁的教学设计和独具一格的文本解读。也就是说,面对一篇具体的文章,我们首先要有自己的个性解读,然后再参考教参的观点,完善、充实自己的解读。需要说明的是,对教参的参考是以坚持自己的解读为前提的,有利于或者能够完善自己解读的,我们就吸收,不利于甚至与自己解读完全相反的,我们就探讨、质疑,甚至排斥乃至摒弃。遗憾的是,相当多的语文教师平常备课,恰恰与上述过程相反:面对一篇具体的文章,首先做的不是自己解读,而是端起教参,教参上什么观点就持什么观点,与之相承接的便是教什么观点,丝毫看不出教师自己对这篇文章个性认知的“痕迹”。从现实情况看,这种“拿来主义”还相当盛行。

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鲁迅先生曾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作出评说,“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西方也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说法。因此,对一篇文本的解读,怎么会也怎么可能是千篇一律呢?既然解读会有种种,我们就应该读出自己,我们就应该读出个性,哪怕和教参“叫板” !

笔者认为,包括语文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都是知识分子,既然是知识分子,就应该追求真理和独立思考。从这一点来说,语文教师也万不可迷信教参,一味地“唯教参是瞻”。更何况,有的教参对某篇文章的解读是有失偏颇乃至存在错误的。

以《白兔和月亮》为例。《白兔和月亮》是一则寓言,既然是寓言,教学的重点就应该是对寓意的探究。XX版本的教参把寓意定位为“得失之患”,并解释:“小白兔得到月亮,固然是诸神之王慷慨赐予,但是她实在不配拥有,因此不能泰然拥有。这就是说,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为了让读者接受这一寓意,教参继续分析,“寓言讲的是白兔拥有月亮,不是拥有一把青草什么的。可见不是泛指拥有,只是指白兔之于月亮那样的拥有。如果天空拥有月亮,天空就可以泰然拥有,不会如此紧张不安。”笔者始终认为该教参“得失之患”的寓意有失偏颇,对寓意的分析也有待商榷。

该教参认为小白兔不配拥有月亮,笔者却认为小白兔最配拥有月亮。让我们回到文本,诸神之王之所以把月亮归为白兔所有就是因为白兔是“赏月的行家”,最“懂得”月亮。试问,如果小白兔不配拥有月亮那谁配拥有呢?此其一。为了说明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得失之患,该教参做了个假设,如果小白兔拥有一把青草就不会有得失之患。对这个假设,笔者也不以为然。试想,泰然“拥有一把青草”的小白兔,只是我们一般理解的爱吃青菜的生物意义上的白兔,又怎么会是寓言中那个“爱大自然的美,尤爱皎洁的月色”、“独具审美慧心”和“赏月的行家”的白兔?在这一点上,该教参显然混淆了生物学意义的白兔和文学形象的白兔。此其二。因此,笔者认为该教参把本文的寓意概括为“不配拥有而拥有,就会生出无穷的得失之患”是不恰当的。

那么,《白兔和月亮》的寓意究竟怎样概括才比较恰当呢?我们暂且看一看作者是怎样看自己作品的。周国平在谈到这则寓言时说,“这则寓言(《白兔和月亮》)旨在说明,对于事物的审美态度和功利态度是不同的,甚至是相互排斥的。我们要能够发现和欣赏对象的美,就不可抱有一种占有的态度。” 笔者认为这句话恰好是对寓言寓意的最好阐释。让我们再次回到文本:开始时,小白兔对月亮是持审美态度,也就是欣赏的心态,此时觉得“月的阴晴圆缺无不各具风韵”;可是,在诸神之王把月亮变为小白兔的私有财产后,月亮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来的月亮,可小白兔对待月亮的态度和心态变化了,此时小白兔对月亮是持功利态度,占有的心态,这时审美层面的月亮被小白兔物质化,“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自然“从前的闲适心情一扫而光了”。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发现,小白兔面对同样的月亮,只是因为态度或心态不同,就导致了生活质量的不同。换句话也就是说,文本意在引导人们认识怎样对待“财富”或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财富。这应该才是本文的寓意所在。

最后,笔者借用顾之川先生的话来结束本文:“教学参考书并不能代替教师对教材的独立钻研,更不能直接拿来当做讲义或教案。”尤其是在倡导文本解读多元化和语文课改进入高原期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走出教参囹圄,着力彰显自己的解读个性。

猜你喜欢
教参白兔小白兔
小白兔
白兔打狼
兔兔兔赛跑
神秘的教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