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天与地

2016-11-23 07:31丁云
现代苏州 2016年25期
关键词:丁云纳木错旁观

记者 丁云

旁观天与地

记者丁云

远眺拉萨

纳木错风光

藏民同胞的住所

布达拉宫

摄影记者于祥去了西藏。大家每天在朋友圈里等待看他的照片。

在沉浸于旅行的人眼里,照片里传递出的信息绝不会是平面的,能闻到空气的味道、温度、湿度,抚摸到拂过的清风,灼晒的烈日。从照片里看出的越多,越渴望这样的自由。每个人都在向往这样的行程里有一个这样的自己。

老于说刚到拉萨,他出现了高反,对石锅鸡没有一点胃口,美食是一包上车前随手塞进包里的榨菜。这个挺好有意思。中国地大,世界更大,出去难免遇上水土不服,饮食不惯。到那时,最最经典的食物或食物伴侣反而是榨菜、泡面、辣椒酱、火腿肠之类,平常不起眼,价格也不贵,却是百搭。无论当地天气湿热或干冷,海拔高或低。老于真是正宗的老派苏州人,据说还带去了话梅和苏州偏软的饮用水。当然,对于摸爬滚打,百炼成精的吃货,西藏的食物比想象的好吃吧,常有惊喜。

老于讲,在西藏,常常远眺比近观更美。有同感。无论拉萨,纳木错,林芝,还是羊卓雍错,日喀则,天与地之间,一切仿佛在世界屋脊纷纷静止,异常壮丽。而你个人,即将进入这样的画面,这样的风景,成为其中一个点,人的内心有一种小神圣,小庄严,更觉不一般。

另一种感觉是乘着进出西藏的火车专列,西藏境内的一路上基本看不到人。你以旁观者的角度,不动声色,也只能像影子般看着,天与地之间一望无际,各种奇幻的自然风景和气象,中间出现的任何游动着的物体都让人觉得神奇。比如奔跑徘徊的动物,或是生命要道上的卡车。

旁观者的感觉还出现在从拉萨到纳木错的路上,出现了那个课本上记得滚瓜烂熟,又从来没有想象会接近的地方羊八井。实际是即便一生中唯一一次有机会近在咫尺,我们中的绝大多数多与它擦肩而过。藏地很容易疲劳,很多人克服高反还来不及,为安全,那里的温泉只在路上远远眺几眼。

大昭寺

祭拜

羊卓雍错

彩虹

远眺那曲城

布达拉宫夜色

路边风景

猜你喜欢
丁云纳木错旁观
白露
古城西南两座桥
嫩芽
轻轻松松聊汉语 纳木错湖
《自行车妙用》
旁观者
慢吞吞的云
旁观者
纳木错湖的蓝色魅力
诺米亚暗影之病毒危机(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