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语境中渝派纪录片的新发展

2016-11-23 20:46范瑞利
戏剧之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纪录片重庆创作

【摘 要】2007年“渝派”纪录片的概念被提出,短短数年,已显现出其独特的美学特质和创作风格,完成了其开宗立派的建构策略,面对新的瓶颈和机遇,在新媒体的语境中,近些年有了新发展。

【关键词】“渝派”纪录片;地域文化;长线精品;市场意识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42-02

2007年,重庆电视新科教频道改版为真正的纪录片频道,随后,著名编导、原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的带头人雷卫提出“渝派纪录片”的概念。200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关于“渝派纪录片”的高端学术研讨会,刘效礼、陈汉元、张同道等众多中国纪录片的领军人物、专家学者对“渝派纪录片”给予高度肯定和认可。至此,短短几年,“渝派”纪录片显现出其独特创作特质和美学风格,完成了开宗立派的建构策略,并在新媒体语境中,近些年有了新的发展。

“渝派”纪录片是立足于地域文化特性,从创作主体构成和作品的美学特质来概括的:创作主体,指的是以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的纪录片编导以及辐射区(县)纪录片创作队伍;作品的美学特质,指的是根植于重庆自然、人文环境,具有鲜明的重庆地域特色并致力于形成流派特征。

一、立足地域文化的美学风格

地域文化,“是在人类的聚落中产生和发展的以时代积淀的集体意识为内核形成的一种网络文化形态、风俗、民情、宗教、神话、方言,包括自然生态和种族沿革等,组成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系统”。[1]从某种程度上讲,地域文化“正像某一地的动植物种类一览表给予我们该动植物界的一个概念一样,构成某一民族一般生活属性的现象总录”,[2]而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纪录片走上真正意义的繁荣。按照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创作风格的不同,创作群体也一度形成了风格各异的创作流派,比如,“京派”、“海派”、“西部派”等。[3]比如,“北京市明清的都城,又是新中国的首都,长期作为中国政治与文化的中心,因而建立起它的文化优势地位”[4]所以,《故宫》、《丝绸之路》、《大国崛起》、《话说长江》等纪录片气势恢宏,大手笔的荡气回肠;“海派”则“把握了上海明快的都市节奏、丰富的都市文化环境、独特的人文精神内涵这一鲜明的地域特色,把镜头瞄准在能够体现这一特色的三教九流、四方杂处的上海人的现实生活上,”[5]《毛毛告状》、《德兴坊》、《我想有个家》等在大时代的背景下,常常不急不躁、冷静温和地记录百姓的普通生活,气势婉约、以小见大。

重庆,融合巴渝文化、移民文化、三峡文化、饮食文化等,地域文化丰富多样。“大城市、大乡村”的格局使其成为国内最大的城乡统筹发展的试验区。渝派纪录片始终立足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坚韧、真实、质朴、苍凉、顽强的创作风格,创作出了挖掘重庆巴渝文化的大型历史考古类纪录片《巴人之谜》、《远祖之谜》;立足于重庆“大城市、大农村”的现实题材纪录片《进城》、《陈小梅进城》;反映三峡文化、移民文化的纪录片《淹没》、《江上风情》;展现红岩文化的历史文献片《千秋红岩》等一系列的优秀影片,个性鲜明。如今,又深刻挖掘、多元拓展,相继创作了描述重庆饮食文化的《嘿,小面》,大型抗战历史文献纪录片《大后方》等,树立了自己的旗帜。

二、长线精品的创作路子

“渝派”纪录片采用梯队培养、梯队选拨的方式整合创作人才的队伍,以重庆电视台纪录片部的创作队伍为核心,以区(县)电视台创作人才为补充,点面结合呈现出“长线和短线”两条腿走的创作路子。具体而言,在作品出品方面,屡受好评、获得多项纪录片大奖的《巴人之谜》、《远祖之谜》、《江上风情》、《陈小梅进城》、《旅馆》、《进城》等长线影片力争打造“精品”,题材和内容上偏重宏大的叙事主题,追求深度,创作周期一般较长,创作成本也较高。

为了保证频道的日常运作,“渝派”纪录片一度开设了常规的纪录片栏目《巴渝人家》、《记录重庆》、《真实》、《重庆故事》等,达到年播出近千部的播出量。创作主体既有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节目创作团队,还有大量区(县)台的团队。从创作题材和内容而言,《巴渝人家》侧重“人”;《纪录重庆》捕捉个体的生存故事、心路历程及细腻的情感变化,侧重“事”,和《巴渝人家》互为犄角,使重庆这个流派在题材把握上,在对生活的关注上,更全面、更完整、更深入;[6]《重庆故事》明确定位于”一档讲述人物情感类故事”的短纪录片栏目;《真实》注重的也是对人和事件的原委的探究;特别是一些区(县)纪录片,挖掘当地的风土人情、本土的特殊人文。由此,“区、县纪录片的生产使渝派在纵向上不但拥有了持续稳定的量的生产,在横向上也在拓展题材的宽度,使纪录的力量在巴山渝水之间到达了生活的每一处筋络。”[7]在“大城市,大乡村”的格局中,为“渝派”纪录片的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素材,构成了“渝派纪录片”创作最为迅捷、广泛的基本面。”[8]

但随着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的再次改版,《巴渝人家》、《记录重庆》、《真实》、《重庆故事》相继停播,到2013年,重庆电视台新科教频道自制常规性纪录片栏目消失,“渝派”纪录片短线创作的路子中断,仅保留了打造“长线精品”的创作路子。在这两年,创作出了颇有影响力的《嘿,小面》和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大后方》,将人们的眼光再次聚焦到了“渝派”纪录片身上。特别是《大后方》,历时8年,走遍国内多个省市,远赴美国、英国、日本、印度等地取材,是中国第一部全景聚焦抗战时期中国大后方的历史文献类纪录片作品,引起了历史学界和纪录片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

三、“互联网+”推广的市场意识

“渝派”纪录片既是中国电视纪录片创作领域一个区域性流派,也是一个电视商业文化品牌,或者说本身就是在市场化语境中求生存、发展的企业。”[9]在市场化的语境里,要发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内容和作品形式上,在看重其社会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其经济的效益。诚如“渝派纪录片”的创始人雷卫所言:“我们既是在创造作品,同时也是在创作产品”。[10]那么,对人文内涵坚守的“渝派”纪录片的市场生存之道又在哪里呢?

著名纪录片研究者吕新雨教授曾谈到:“就中国纪录片创作来说,一个是与国际接轨,着眼拿奖的意识,另一个是市民文化的需求。这两个因素,一雅一俗,将在相当长阶段内影响和制约着纪录片的发展。”[11]“渝派”纪录片人在市场生存方面有着一定的目光,比如,将纪录片投向“走出国门、面向国际的长线精品纪录片”和“依托频道的常规性纪录片栏目经营”的两个市场,收益颇丰。如,《进城》作为“渝派”纪录片长线精品的代表作,在曼切斯特人类学电影节上作为“中国日”放映单元的压轴片、在大英博物馆作为中国纪录片展的放映影片,在剑桥大学“中国论坛”上作为人类学国际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第一个放映作品,实现了“渝派”纪录片精品化创作走向国际、着眼于“拿奖”意识的市场运作;而《巴渝人家》、《记录重庆》、《重庆故事》、《真实》等日播栏目,依托电视传播媒介,建立与普通观众的直接联系,在市场效应与文化效益间产生良性的互动。但“渝派”纪录片生存的环境始终艰难,“现在的时代对于纪录片来说,是一个危险的时代。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让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同时也使得整个社会的发展节奏加快,与之相对应的,人们的精神文化观念从传统的心灵追求,对美的向往、真善的渴求变成了对物质的欲望。作为精神文化产品领域的电视传媒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是用媚俗、刺激的感官娱乐迎合观众,还是坚持以理性与智慧传播文化,这是摆在电视传媒面前的一大难题。”[12]《巴渝人家》等“渝派”纪录片栏目,现已全部停播,国外屡屡获奖的精品纪录片也大多被束之高阁、鲜少问津,令人遗憾。

在此背景下,伴随着《舌尖上的中国》成为新媒体观看纪录片的最大亮点后,新媒体纪录片渐成气候,播放量高速增长,《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等9部纪录片播放量过亿,互联网思维毋庸置疑会给纪录片创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13]“渝派”纪录片在如此的境遇下,及时调整宣发思维,积极引入“互联网+”的营销理念,充分开拓网络资源,整合纪录片的传播渠道,在与新媒体的嫁接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比如,2015年出品的《大后方》在传统电视媒体推广播出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根据整体历史背景和大的时代话题做网媒报道,借鉴视频碎片化+多元化的传播,在微博“强造势弱推进”、多屏互动,制作话题;在腾讯新闻客户端,播出相关的图片、影像、预告,上下线贯通地在腾讯微博、微信上做聊天直播、信息推送等活动,极大拉动了纪录片的点击量,壮大了“渝派”纪录片的声誉和品牌知名度。

结语

“渝派”纪录片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立足重庆鲜明的地域文化,已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和个性特征,开宗立派至今,发展可观,成为重庆地域文化的一张名片。但整体而言,纪录片在我国的发展举步维艰,“渝派”纪录片也面临同样的瓶颈和困惑。好在,近些年,“渝派纪录片”能够顺势而为,在继续发挥重庆地域文化优势甚至超越地域文化对纪录片发展的制约,进行“多元”思维,深入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强化“类型化”纪录片的打造,在营销手段上下功夫,巩固并壮阔品牌,从而使影像文本能够反哺重庆地域文化,提升重庆地域文化传播的影响力,也给了中国纪录片一针强心针。

参考文献:

[1]田中阳.论区域文化对当代小说艺术个性形成的影响[J].中国文学研究,1993(3).

[2]泰勒.原始文化[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4][5]欧阳宏生.纪录片概论[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4.

[6][7]雷卫.号子声一声两岸响——论电视纪录片“渝派”的风格[J].纪摘.2009(13)(专刊),中广协纪录片工作委员会西南中心编.

[8][9]虞吉.渝派纪录片:历史文化支点与现实建构呈现[J].现代传播,2009(05)

[10]雷卫.在压力中成长,探索纪录片心路[J].纪摘,2009(02)。

[11]姜依文主编.生存之境[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2000.

[12]刘晓瑜.把光投到黑暗的地方——“渝派”纪录片的市场化探索与发展[J].纪摘,2009(13)

[13]田维钢.光明日报[N].2016-05-23(14).

作者简介:

范瑞利,女,硕士,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艺术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此研究为“2016年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16SKGH218”成果。

猜你喜欢
纪录片重庆创作
重庆客APP
重庆人为什么爱吃花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逗乐坊”:徜徉相声里的重庆味
《一墙之隔》创作谈
在这里看重庆
创作随笔
论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