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培养的建议

2016-11-23 00:56李霞
资治文摘 2016年7期
关键词:心理培养大学生

李霞

【摘要】有研究表明,大学生公正世界信念总分与完美主义存在显著负相关,弱化大学生的完美主义心理,有助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公正世界信念。为此,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培养

从国家层面来说,国家应该更加努力致力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要致力于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特别是要尽力缩小城乡差距,提高人们的生活满意度,解决各种社会不公平不公正问题尤其是教育公平问题,诸如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教育资源与城市平等化问题,使大学生特别是农村生源的大学生更多地感受到社会的公正,形成较高的公正世界信念。

从学校层面来说,学校应该适当增加心理讲座,开设心理课程,完善心理咨询室,让更多的学生根据自身的心理状况接受心理教育。一方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培养教师掌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能力,同时还要重视他们自身素质的提高。要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现实,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不要因为社会现实中的一些不公正而心理不平衡,乃至产生一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同时他们也不会苛待自己和他人,不会形成极端的唯美主义。

从教师层面来看,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家庭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对他们有所不同或者是歧视。一个有修养,有素质的教师,他能尊重和宽容每个学生,平等公平地对待所有的学生,不管学生是无知的还是明智的,乖巧的还是顽劣的,学生感受到自己都会和其他同学一样同等地受到教师的关注,得到教师的关切,会促进学生在方方面面全面发展。这样他们才可以对世界有正确的理解,在生活中获得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者可以结合积极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内容,从课程的设置方面做出规划和调整,采用多种多样教学方式,激发正常完美主义作为积极人格品质的作用,更好地帮助大学生度过大学阶段。

从家庭层面来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的言行对子女稳定的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主要来自子女与父母的互动习得中,因此父母自身如果有极端完美主义心理倾向,应尽量减少对其子女的影响,用合理、科学的方式教育子女,不要对子女过度的干涉或关爱,培养子女的独立性和承受错误失败的心理能力。在子女的教养中母亲往往比父亲参与更多,因此母亲的文化程度对子女的成长有很大影响,因此一个好的母亲首先要加强自身文化素质的提高,用科学的、合理的方式与子女做好沟通;对于本身文化程度较高的母亲,同样要多抽时间关心自己子女的成长,尤其是心理上要多沟通多关心,不要因为事业繁忙而忽视与子女相处的时间或把自己在事业上的“权威性”用在对子女的教育中。

从大学生自身层面来看,完美主义者可以通过自我干预的方式克服完美主义倾向。首先,有选择地、有目标地追求完美。完美主义者可以要求他在一、两件重要的事情上追求完美,而不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完美的。这样一个完美主义者的心理负担将大大降低。例如,一个想在工作中做出完美成绩的人,自己其他活动上就不必过于要求也更加完美。其次,为自己设定切合实际的、理智的目标。很多完美主义者认为给自己制定极高的目标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潜力,但实际上是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因为目标的不切实际,完美主义者非但没有充分发挥自己潜力,反而是不断犹豫和拖延,在目标面前踌躇不前。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甚至是略低于自己能力的目标,是治疗完美主义的一剂良药。再次,培养一、两个无需追求完美的爱好。保持心灵的游戏状态,放弃做得“好”还是“坏”的评判,不去担心进度、质量、效果、结果等等功利主义。对于完美主义者而言,最好的放松是“游戏”。最后,学会欣赏错误。完美主义者常常把错误都当成不完美而深恶痛绝,却不知道许多错误是无害的、可爱的,甚至是有益的。科学家由于失误的操作察觉到新物质,在失误中艺术家发现了新的艺术方向,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当错误发生时,遗憾和后悔是最没有用处的,应该想到,这个错误可能带给你一个更好的结果。

完美主义、公正世界信念虽然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如果能做到“扬长避短”,多发展其中有利的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也是可以利于个体心理发展的。所以在我们的教育工作或心理辅导中,我们要帮助并指导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公正世界信念,发掘适度的完美主义心理的正面影响,而不是一味歧视或压制完美主义心理。这样,既帮助个体减少心理困扰,又帮助个体取得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心理培养大学生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