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川:“发羊财”背后的“构树经济”

2016-11-23 10:43田旻佳
当代贵州 2016年37期
关键词:构树水坝杂交

田旻佳

务川,靠养羊发起了“羊财”——2010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1000万只优质肉羊工程”,并把务川自治县作为重点扶持县。如今,务川肉羊存栏达42万只,以羊为主的畜牧业总产值达5.7亿元,1.3万户贫困农户直接享受“红利”。

畜牧业已初具规模,同时这样一个问题:养殖发展需大量饲料供应,而饲料价格居高不下,能不能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培育、种植、加工新型饲料?

以树代粮

目前,紫花苜蓿因粗蛋白含量高而常用于饲料之中,但多进口自国外,加工成本较高,蛋白质饲料原料成了全国性畜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面临这一“饲料危机”,富含粗蛋白的杂交构树成为新的选择,其树叶粗蛋白含量能达到26%。2015年年初,从国务院扶贫办传来消息:我国推进实施精准扶贫十大工程,其中包括了构树扶贫等新方法。此前,已由国务院扶贫办牵头,协调各产业部门成立了“杂交构树产业扶贫”项目组,通过杂交育种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出富含粗蛋白的杂交构树。

务川自治县引进贵州务川科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单位形成战略合作关系,建设集生产科研和试验培训为一体的中国最大的杂交构树组培生产基地——中国南方杂交构树组培中心,为构树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构树,从此在务川扎下了根。

以树为业

在丰乐镇金桑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构树育苗基地里,树苗一年能培育出三批,共培育200至300万株。即便如此,仍供不应求。

2016年,务川自治县投入资金1.2亿元实施构树扶贫工程,将丰乐镇等6个乡镇作为构树产业发展重点乡镇。

构树育苗基地成了“香饽饽”。不仅基地树苗卖得火,而且带动附近贫困户干得火。

“剪枝、扦插都不是重体力活,附近的妇女都能来打工。” 丰乐镇镇长李魁华介绍,基地每天能吸纳100人务工,每人每天80元,村民在家门口“打工”每月可收入2000余元。

在距离丰乐镇45公里的涪洋镇水坝村,1080亩的构树,顺着山阶蔓延开来。这千亩构树采取“支部+合作社+贫困户+基地”模式,吸纳了该村4个村民组,特别是40户贫困户160人。贫困户以土地入股,一旦获得收益后,收益的80%均给村民们用以分红。

“现在全村养羊约1000多只,构树成熟后,不但可以外销,还可以深加工成饲料后内销。” 水坝村党总支书记夏衡计算,构树一年能收4季,一季每亩产量就有十几吨,按6角钱一公斤收购,单是第一季收购就有600多万。

如水坝村一样,务川现已组建了53个贫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构树产业,覆盖建档立卡贫困户1721户6846人。

扶贫启示

务川已实现构树从组培、栽种、饲料、养殖、消费生态闭环,达到“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效益统一。

构树是扶贫树,也是生态树。耐瘠薄,不挑剔土壤条件,;抗污染,即在一定程度上净化空气、涵养环境;无病虫,无需施肥与喷洒农药。

构树扶贫的经济模式,正是践行“绿色+”理念的立体呈现。当地着力打造构树生态有机羊肉品牌,力争建成全国构树饲料生产、加工、养殖和销售中心。通过产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参与生产,实现“分红”“打工”两不误。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两座山一起建。

未来,务川已明确目标:计划2016至2017年全面推广种植构树10万亩,饲养构树羊10万只,完成年生产饲用构树饲料50万吨,实现产值5亿元,带动农户1万户,其中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以上,户均收入1.5万元以上。(责任编辑/喻 丹)

猜你喜欢
构树水坝杂交
为生命建造一个“水坝”
从“80后”变“90后”袁隆平许下这样的生日愿望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以构树产业引领扶贫之路:记最美军转人耿清让和他的构树产业
果蝇杂交实验教学的改进策略
“构树+”的致富路
构树扶贫
世界上壮观的水坝(下)
构树“+”成“摇钱树”
为什么水坝下部修得比上部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