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收藏之美始于值与质

2016-11-24 07:48撰文钟文渊
中国新时代 2016年11期
关键词:香道产区印尼

撰文>>>本刊特约记者 钟文渊

沉香收藏之美始于值与质

撰文>>>本刊特约记者 钟文渊

对于玩沉香的人来讲,藏不到相对应产区的沉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

因此,拥有一双慧眼,能在假沉香泛滥的收藏市场中觅得沉香珍宝,应该会感到很幸福。

沉香,又名“沉水香”“水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古来常说的“沉檀龙麝”之“沉”,就是指沉香。它并非一种木材,而是一种混合了树胶、树脂、挥发油、木材等多种成分的固体凝聚物,在特定的条件下(受伤害)经多年累积结出的一种香料,体积不同,形状各异,香味沉静内敛,因此它被称为植物中的钻石,产量极为稀少、珍贵,自古历来就被列为众香之首。

在我国,沉香文化已流传了2200余年。先秦时期,边陲与海外的沉香尚未大量进入内地,当时内地以香草为主,如兰椒、芷、桂等植物。直至汉武帝执政,击溃了匈奴并统一了西南,盛产沉香的边陲地区进入了西汉版图,在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畅通后,大量的沉香便开始流入内地。

孔子曾作《猗兰操》,虽然颂咏的不是沉香,但他以物寄情,确立了品香与儒家人格的内在联系,体现了香道的基本精神,可以视之为中华“香道文化”之发端。文献中提到沉香,较早是东汉杨孚的《交州异物志》:“密香,欲取先断其根,经年,外皮烂,中心及节坚黑者,置水中则沉,是谓沉香……”

因为特有的香味和气质,沉香很快得到了王公贵族、高层阶级的喜欢,宫廷中也很快盛行熏香之习俗。汉成帝永始之年,赵飞燕为皇后,其妹赵合德为妃,姐妹俩喜熏香。梁武帝也喜用沉香祭天,渐渐地便形成了一种风气。皇帝们对沉香的酷爱及奢侈浪费更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如隋炀帝便喜在除夕之夜焚烧沉香几百车,数十里内范围上下黎民均可闻到此香。南唐后主李煜用沉香等香木建造了“临春”“结绮”和“望春”三阁,他还指定宫女洒香粉,以保持沉香香味不减之势。

在宋代,中国香文化发展到了顶峰,“品香”已经广泛融入社会各阶层生活中,连文人们也开始盛行使用沉香,作诗、抚琴、赏花、宴客、独居慎思都要点上一支沉香。如苏东坡特别喜欢沉香,他曾作:“夜香知与阿谁烧。怅望水沈烟袅。”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也有词赞沉香:“沉水卧时烧,香清酒未消。”这个时候,上品沉香是“一片万钱”,被喻为“香中之王”。

明清时代,沉香更为盛行,上至宫廷,下至平头百姓都喜欢玩香、闻香。“东粤四市”的勃起,岭南沉香得以畅销,“岁售逾数万金。”与此同时也带动了香具的发展,各种精美讲究的香具问世,制香工艺也随之发达,更趋精致丰富,优质的线香也被捧为上品并作为礼品相互赠送。

之后,因为战乱等原因,中国的香文化陷入停滞甚至沉沦,如今,又回归到了人们的视线中,沉香文化开始复兴。

其实,中国香文化在唐代时便传入日本,明代时沉香文化也传入日本,在日本逐渐发展成为现代的日本香道。后来日本香道率先被中国台湾所接受,又从中国台湾进入中国大陆。

由于国内对于沉香的价值缺乏认识,大量的沉香资源在20世纪中后期被日本和我国台湾商人以囤买形式采购。中国人虽一直保留着沉香入药的习惯,但使用的多为品级较低的香料。在文化上,香席活动渐渐消失,国内沉香势弱,包括越南、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沉香几经辗转后,大量流入国内。中国传统的沉香文化体系也受到日本香道的影响。

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近年来,沉香的市场价格疯狂飙升,一路成为收藏市场的一匹黑马。究其根源,除了沉香彰显权势、地位之象征,具有辟邪、除秽、醒脑、养生等实用功效外,主要是因为沉香资源匮乏,尤其是代表中国传统沉香文化的国内沉香,几乎被开采殆尽,剩余部分也因受到国家保护而禁止开采,即使在越南每年好的沉香产量也不足10公斤,就连星洲系的最大产区印尼,好的沉香也是每年递减,所以沉香收藏之热势如破竹。

2012年北京保利春拍的一幅沉香雕仙山楼阁嵌西洋镜座屏成交价高达2070万元人民币,一举打破国内沉香艺术品拍卖纪录。2015年1月19日,在一场不知名的拍卖上,一个不大知名的拍卖公司皇家国际,创下了沉香拍卖的最高纪录——80公斤的沉香木原木拍出了5940万元的天价,超出估价的10倍,比之前占据最高纪录的越南沉香观音像高出了2000多万元人民币。从十年前顶级沉香仅百十元,到今天万元1克,甚至极品沉香有价无市的盛况,沉香成功从早前熏香用具广为人知,但用具之根源即香料本身却乏人问津的怪圈中跳出,以不可抑制的高势,顺利完成转型,大胆踏入艺术殿堂,摇身变为投资热品,独占艺术藏品之鳌头。

说起沉香收藏,很多人可能更容易想到摆件、珠串、手把件等收藏品,其实不然,沉香线香已经成为沉香新的收藏方向。沉香制成的线香可分多种级别,级别低的线香是以沉香壳和沉香木作为原料,级别高的线香则是以沉香作为原料。如果是高端的沉香线香,也是按克出售的,因此也被称为收藏里的奢侈品。

据香至尊创始人孙玉辉介绍,沉香市场最明显的变化是在2008年末、2009年初以后,沉香原材料的价格每年都会上浮3倍至5倍,高品质沉香原料制作的艺术品则涨幅更大,且没有规律可循。从2011年开始,沉香国际原料市场存量还是下降,尤其是沉水材料更是很少见到,印尼、柬埔寨、马来西亚等地的沉香产量出现了急剧下降,野生沉香已经很难寻觅得到,因此往往一块沉水大料一经问世,就被哄抢出价。

对于玩沉香的人来讲,收藏不到相对应产区的沉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因此,拥有一双慧眼,能在假沉香泛滥的收藏市场中觅得沉香珍宝,应该会感到很幸福。

现在的沉香市场已经不是辨别那么简单了,收藏沉香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沉香文化。在孙玉辉看来,收藏沉香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味道是沉香收藏的基础。所以一件沉香即便看着颜色再深,如果没有味道或者味道不好,也影响其价值。第二,选购沉香一定要注重产区和味道的对应性,学会辨别各个产区都是什么味道,以免被迷惑。第三,如果是收藏之用,星洲系的沉香一定要尽量收藏沉水浮级别以上的沉香,最好是老料,惠安系的沉香味道好,收藏标准可以适当放宽一点,形状好的新料也值得收藏,但一定要半沉级别以上的。上好的越南沉香,即使不沉水,只要香韵好,油脂足够丰富,也是值得典藏的品相。第四,印尼沉香的韵味质优者较少,除了马尼涝、达拉干、加里曼丹产地的沉香比较优质和接近惠安香系的沉香产地外,其他产区如加雅布拉、苏拉维西、伊利安及安汶等三线产区味道多或少都带些土腥味道,所以说,印尼沉香之中,偏惠安系味道的沉香更具收藏价值,而且除了味道,克重的硬性标准在印尼产区的价值衡量也尤为重要。第五,除了达拉干、马尼涝、加里曼丹等一二线产区的沉香,印尼系三线产区的沉香目前因味道略逊色其他产区导致其在收藏市场上并不是很受欢迎,因此短期周转能力也差一些,如果想要收藏,千万要注意这点,沉香资源日益稀少,或许未来十几年后会有一定的潜力,所以如要收藏,要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第六,不管收藏哪个产区的沉香,天然野生沉香是沉香收藏最基本的条件,无论哪个产地,只有天然野生沉香,才具有收藏价值。

图片来源:尚舍香铺

猜你喜欢
香道产区印尼
印尼出手
印尼举行反恐演习等四则
印尼的承诺
中日香道文化比较
一个人在印尼走山看海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菩提香道携手青籁养生体验来自心灵的深呼吸
日本香道文化的传承(4)
日本香道文化的传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