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2016-11-24 03:18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2016年9期
关键词:环保署化学物质化学品

资讯

安洁康,美国助力“小爱暖硅谷”

[本刊讯] 北美时间2016年8月18日,小爱也温暖公益基金携手清华经管学院校友会在硅谷举办了“水木湛清华·小爱暖硅谷”的公益活动。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教育参赞杨军,清华经管学院校友会秘书长、学院校友发展中心主任王海涛,清华经管学院校友会理事、小爱也温暖公益基金发起人、北京安洁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杜明辉,学院北美校友会美西分会常务副会长谢少毅,美西分会副会长吴泽强,美西分会副会长李强,学院法国校友会会长陈伟,学院法国校友会副会长李付太出席活动。

活动合影

活动现场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钱颖一院长(左四)亲切慰问小爱也温暖基金理事

此次公益活动筹备期间,得到了清华经管学院钱颖一院长以及众多清华校友、硅谷的企业家等的大力支持。慈善晚宴拍卖活动中,国内爱心人士捐赠了众多艺术藏品,包括马贵仁大师的书法、著名央视主持人董浩的字画、田卫大师1.4m×3.5m的大型画作《善积》以及“毛体第一人”张满堂大师的作品。一幅来自大凉山孩子的画,尤其受人欢迎。除此之外,现场还有数十位嘉宾主动捐款,美国索菲亚大学校长李巧云现场捐赠四年本科学费,邀请小爱推荐的贫困孩子免费、免试来此校上学。此次拍卖共募集到的数十万美元公益善款,将全部捐赠给山区留守儿童和需要帮助的孩子。

小爱也温暖基金发起人、安洁康总裁、清华经管学院校友会理事杜明辉详细讲述基金的发起、发展以及期间感人故事,并总结道:“世界的温暖不是因为少数人的大爱,而是多数人的小爱。爱不分大小,都直抵心灵。”在“传递快乐,温暖心灵”公益理念的指引下,杜总带领安洁康人一直默默践行着:雅安地震、鲁甸地震等重大灾害后的防疫,安洁康第一时间送去了消毒清洁物资;西非埃博拉疫情肆虐,安洁康定制开发出国内首款抗病毒手消毒液送往灾区;小爱也温暖公益基金给贫困儿童送去的三万七千多个二手玩具,全部由安洁康消毒清洗;这次的“水木湛清华·小爱暖硅谷”公益活动也是由安洁康公司助力筹划……这是怎样一种公益情怀,背后又凝聚着多少安洁康人的爱与付出。未来,安洁康人将继续通过小爱也温暖平台,将一点点小爱汇集,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点滴关怀,便是长久的温暖。

一切工作为了爱,充满爱的团队,无往不胜!

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监督司公布2016年食品相关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保障食品相关产品安全,2016年8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官网发布信息称,产品质量监督司将开展2016年食品相关产品国家监督抽查工作。此次主要抽查以下6类产品:塑料材质-接触乳制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纸材质-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橡胶材质-接触食品的密封件和输送胶管;接触食品的消毒剂;玻璃材质-接触食品的容器;金属材质-接触烘焙食品的生产设备。

此次发布的细则内容主要包括产品分类、术语和定义、企业产品生产规模划分、检验依据、抽样、检验要求、判定原则、异议处理及附则等。关于6类产品抽检实施细则如下:

1-塑料材质-接触乳制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

2-纸材质-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实施细则

3-橡胶材质-接触食品的密封件、输送胶管

4-接触食品的消毒剂

5-玻璃材质-接触食品的容器

6-金属材质-接触烘焙食品的生产设备

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与管理将有明确准绳

近年来,精细化工生产安全事故呈上升趋势,在化工和危化品领域发生的事故中占比越来越大。从8月19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在京召开的精细化工安全管理研讨会上获悉,目前,《精细化工反应风险评估准则》(以下简称《准则》)与《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细化工反应风险管理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初稿已经起草完成,并正在进行修改完善。

根据2016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重点工作安排和总局党组部署,要求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016年年初,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监管三司将精细化工风险管控列为今年重点工作,委托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和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加强精细化工风险管控的有关措施,主要包括两方面,即出台一部指导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项标准。

会上,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化工过程安全技术中心总监程春生代表起草小组对《准则》和《指导意见》起草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据悉,《准则》系起草小组按照美国化工过程安全中心(CCPS)、瑞士化工安全专家委员会(ESCIS)、苏黎世危险性分析法(ZHA)、美国国家标准委员会(ANS)、美国化学安全委员会(CSB)等给出的规则所起草。目前,《准则》主要包括:评估目的和基本原则、评估依据、评估范围、评估方法、评估流程、措施建议等方面的内容。

《指导意见》中明确,其主要工作任务是深刻认识精细化工以间歇操作为主,复杂多变,生产连续化程度差,自动控制水平低,现场人员多等复杂特性。目标是实现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从本质上提升化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目标,精细化工行业要充分开展反应风险研究,获得工艺安全信息,开展反应风险评估,建立风险控制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美国环保署就劳滕伯格化学品安全21世纪法案公布工作实施计划

美国《劳滕伯格21世纪化学物质安全法》是对40年前订立的《有毒物质管制法》(Toxic Substances Control Act)的首次重大修订,对美国环保署(EPA)委以多项新责任,且该机构须于相当短的时限内完成相关工作。美国环保署就此发布了首年实施计划,并提供了相关路线图。该计划内各项行动以时间排序,并随时间而灵活变动。

新法实施首天,美国环保署需立即采取的行动如下:

* 新化学物质

按照规定,所有与化学物质投产前相关的通知书及重要新用途通知书,必须经美国环保署审批,方能正式开始生产。对于在法例制订前已经提交投产前通知书,现处审阅阶段的公司,美国环保署会尽力在原定限期的余下时间内完成审阅并做出决定。新法将审核期重新设定为90天。

* 商业机密资料

美国环保署会在90天的期限内对商业机密资料声明进行处理。美国环保署计划于30天之内,把相关资料收集合并。美国环保署同时计划在30天内制订方针,以审阅至少25% 关于其他类别信息的新机密声明。

* 继续《第6条》条例订立工作

对于在立例日期前已经完成风险评估的化学品,法例第26(l)(4)条允许美国环保署公布与风险评估范畴一致的建议及最终条例,即使该条例并非涵盖所有使用情况。美国环保署会继续处理关于三氯乙烯(TCE)、二氯甲烷(MC)及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风险问题。

美国环保署计划在新法实施首年展开以下具有长远性质的工作:

* 初步风险评估

美国环保署会在2016年12月中旬前公布被纳入工作计划的10种化学物质清单,2017年6月中旬前公布各项评估的范畴。

* 优先处理条例

美国环保署预期在2017年6月中旬前公布一项最终条例,藉此订立程序和准则,以识别须优先进行风险评估的化学物质,以及紧急性较低者。预料该署会在2016年12月中旬前公布建议条例。

* 风险评估处理条例

美国环保署预期在2017年6月中旬前公布一项最终条例,藉此订立程序,评估优先处理类化学品的风险。预料该局会在2016年12月中旬前公布建议条例。

* 收费条例

新法授权美国环保署收取费用,帮助支付实施某些规定所涉及的费用,以及全数支付业界要求进行的风险评估费用,但该局必须公布一项相关条例以便收取该费用。美国环保署计划在2016年12月中旬前公布建议条例,2017年6月中旬前公布最终条例。

* 库存汇报条例

美国环保署将于2017年6月中前公布一项条例,要求业界汇报过去10年制造或加工的化学物质;预料建议条例会在2016年12月中旬前出台。

* 化学物质科学咨询委员会

美国环保署须成立委员会,就与法例实施有关的科学和技术问题提供独立建议和专家意见。美国环保署希望能在2016年12月中旬前成立该委员会。预料该署会在2016年9月初在《联邦纪事》刊登通告,业界可以提出意见,截至2016年11月初为止。

* 风险评估年度计划

这项计划必须列出预期在年内展开或完成评估的化学物质和所需资源,在适当情况下亦应列出其他评估中的化学物质的状况。首项计划将于2017年1月初公布。

* 禁止出口汞化合物

《2008年汞出口禁止法》禁止出口汞元素,现在汞化合物亦被禁止输出。美国环保署将于2016年9月中旬前公布一份禁止出口的汞化合物初步清单。

* 汞库存量报告

美国环保署将于2017年4月1日前公布一份关于美国国内汞供应、使用及贸易的报告。这份报告将会每3年更新一次。

* 小型企业定义

法例要求美国环保署检讨现时识别小型生产商和加工商的标准是否足够,必要时加以修订。美国环保署会在立法后180天内决定是否需要修订。

* 向国会报告

美国环保署须向国会报告,需要哪些资源来进行风险评估及颁布条例,以处理不合理的风险。该署亦须报告,是否有能力进行业界要求的风险评估,以及业界对这类评估的需求有多大。首份报告将于2016年12月中旬提交,之后每5年更新一次。

其他必须在新法实施前数年内完成的工作包括:

* 汞使用/产品汇报条例

立法后两年内,或在2018年6月中旬前公布一项最终条例。

* 商业机密资料审核条例

刊登活性化学物质清单1年后,公布一项最终条例。

* 商业机密类化学物质的通用名称

立法后两年内,或在2018年6月中旬前公布指引。

* 化学物质数据汇报 — 副产品汇报

立法后3年内,或在2019年6月中前公布一项建议条例。

* 替代测试方法策略

2018年6月中旬前公布策略。

朗盛成功收购科慕公司清洁与消毒业务

9月2日,特殊化学品公司朗盛完成了对美国化学品制造商科慕公司的清洁与消毒业务的收购。所有的相关反垄断部门都审批通过这笔交易。

该交易中,朗盛共支付约2.1亿欧元,购得科慕公司的清洁与消毒业务。该业务旗下拥有数个活性成分与特殊化学品,专用于消毒与卫生解决方案。朗盛动用现有流动资金,完成了公司自调整计划之后的首笔收购交易。

“本次收购是我们在增长之路上所取得的首座里程碑,它也是我们为增强北美业务发展而采取的进一步举措。”朗盛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常牧天(Matthias Zachert)表示。“完成对新业务的整合是目前的当务之急。这一交易丰富我们的特殊化学品组合,我们应尽快使其发挥效益。”

此项收购将在第一财年开始带来每股收益(EPS)的增值。收购业务预计将为朗盛带来每年2000万欧元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并且,考虑到协同效应,到2020年,其累计的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预计将达到3000万欧元。新增业务将被并入朗盛的材料保护品业务部,这不仅将丰富其活性成分产品种类,还将使该业务部在兽医消毒板块的价值链拓展至终端市场。所收购的业务部门在美国的孟菲斯市、北金斯顿市以及英国萨德伯里市共设三处生产基地。2015年,该业务部的销售额高达1亿欧元,其中一半来自于北美。目前,该业务部由三大产品线组成:消毒剂、单过硫酸氢钾与二氧化氯。

其中,消毒剂产品线主要应用于兽医行业中的生物安全领域。核心品牌为卫可(Virkon S),全球领先的消毒粉,对多种病毒、细菌与真菌均具有极佳的杀灭功效。该产品被用于预防手足口病与禽流感等主要疾病。

第二大产品线负责Oxone牌单过硫酸氢钾活性成分的生产与经销。该产品主要用于泳池、个人护理与电子行业,还用作消毒产品、尤其是卫可(Vikron)牌产品配方中的活性成分。

二氧化氯产品线是著名的工业水处理成套解决方案提供方。 【中化新网】

陶氏全资子公司MEGlobal将在美建70万吨乙二醇项目

7月8日,陶氏化学公司宣布,全资子公司环球乙二醇公司(MEGlobal)将选择陶氏环氧乙烷/乙二醇(EO/EG)工艺技术和催化剂,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新建乙二醇生产设施。

MEGlobal在今年3月宣布,将在美国建造其首个生产设施,已经选择陶氏化学位于得州弗里波特的Oyster Creek工厂作为新建世界级规模的乙二醇装置的场址,该装置预计在2019年中期建成投产。该装置将获得来自于陶氏化学位于弗里波特的新建乙烷裂解装置的乙烯原料供应,并已经签署长期的供应协议。MEGlobal公司是在2014年12月宣布该项目,投资将达到10亿美元。【中化新网】

沃尔玛供应商限用8种化学制品

美国知名连锁式零售商沃尔玛公司7月20日说,正在鼓励供应商不使用8种化学制品。

这份化学制品“黑名单”包括化妆品防腐剂尼泊金丙酯、尼泊金丁酯;衣物清洁剂中所含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木制品及指甲油等产品所含的甲醛;能够让塑料更具延展性的太酸二丁酯、酸二乙酯;肥皂和牙膏中所含有的三氯生;绘画颜料、指甲油及胶水中的甲苯。

沃尔玛今年4月说,其在美国境内售卖产品中“高优先级化学品”使用量按照重量已经减少了95%。高优先级化学品通常指那些容易对妇女和儿童构成健康风险的化学品。

路透社报道,2013年沃尔玛开始努力提升产品成分透明度,并力求更为安全的成分。相关政策自2014年1月起生效,由美国环保协会共同推进实施,目的是为了获得联邦政府环境保护署为其自有品牌颁发“更安全选择”证书。美国环保协会发文说:“这8种化学制品出现在沃尔玛所售最普遍的家庭和个人护理产品中。”沃尔玛的政策要求自2018年起,产品如若含有高优先级化学制品,供应商必须在产品包装上予以注明。不过,沃尔玛的政策目前只针对美国境内沃尔玛和山姆会员店商品。沃尔玛表示,将考虑将限制范围扩大到美国以外的市场。【新华社】

新加坡RoHS将于明年正式实施

2016年6月1日,新加坡环境和水资源部(MEWR)发布No.S 263号修订法令,修订环境保护及管理法第二阶段(有害物质控制阶段),新增对电子电器产品中六种有害物质的限制,即新加坡RoHS。该法令将于2017年6月1日生效。

新加坡RoHS的管控产品范围包括:家用空调、平面显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手提电脑、冰箱、洗衣机。电池及蓄电池、仅设计用于工业用途的产品被豁免。二手产品同样不在管控范围内。

主要内容:

日本工业安全卫生法新增27个物质至附件9

日本厚生劳动省(MHLW)于近日发布声明,将27个化学物质加入日本《工业安全卫生法》(ISHL)附件9。

日本要求化学品供应商积极履行多部法律法规下的GHS相关义务,主要有两种化学物质名录:一种按照《化审法》(CSCL)制定,而另一种以《工业安全卫生法》(ISHL)为基础。《化审法》清单主要用于在日本生产或进口至日本的物质,而《工业安全卫生法》适用于在日本制造或进口至日本且用于工作场所的化学物质。

修订版《工业安全卫生法》已于2016年6月1日起正式生效,新规定主要包括:

强制要求企业对需编制SDS的危害或危险化学物质开展风险评估;

列入ISHL附件9目录中的物质需要同时提供标签和SDS;

豁免一些简单物质的标签,这些物质包括:钇、铟、镉、银、铬、钴、锡、铊、钨、钽、铜、铅、镍、铂、铪、铁钒、锰、钼和铑,物质的粉末形式除外;

对上述新加入的需履行标签义务的化学物质设立限值,如果物质在产品中含量低于限值,则可以豁免标签义务;

对当前需要履行标签义务的化学物质的限值进行修订。

因此,此次列入ISHL附件9目录的27个物质自2017年3月1日起需提供标签、传递SDS并进行风险评估。此前已在日本市场流通的物质需在2017年8月31日之前提供标签。

具体详见:

http://www.reach24h.com/chemical/newscenter/ghs-clp/1173-27-substances-added-toishl.html

瑞典化学品管理局发布PFASs临时报告

一份由瑞典化学品管理局发布的临时报告称,全氟和多氟化合物(PFASs)的应用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应减少并最终停止使用。

报告认为,PFASs类物质常见于纺织品、报纸、洗涤用品和泡沫灭火剂等产品,具有非常顽固的残留性,可溶于水,渗透至地底,危害饮用水源。

瑞典政府要求瑞典化学品管理局将此纳入国家行动计划,并于2017年9月份出具相关报告。

临时报告中还提到了瑞典化学品管理局将采取的战略举措,包括优先处理污染危害最大的PFASs类物质。目前已经确定的是,泡沫灭火剂中使用PFASs危害最严重。为此,2016年年初,瑞典化学品管理局已经提议在瑞典国内禁止在泡沫灭火剂中使用任何PFASs。

除敦促瑞典政府实施有效立法,瑞典化学品管理局还将积极与欧洲化学品管理局PFASs工作小组继续合作,推动欧盟从政府和法律层面出台战略,阻止PFASs引起健康和环境问题。

加拿大发布boric acid物质的风险管控文件

加拿大正在征求关于boric acid,its salts and its precursors筛查评估和风险管控范围文件草案的公众意见,期限为60天。

草案中提到的风险管控范围包括:

化妆品; 艺术品和工艺材料和玩具; 清洁产品; 游泳池和SPA水的化学品处理

根据化学物质管控计划(CMP)第二阶段的规定,含boron的物质被分类为优先关注的物质。

http://www.chemicalsubstanceschimiques.gc.ca/group/boronbore-eng.php 【INTERTEK】

美国加州65清单新增1-溴丙烷

2016年8月5日,加州环境健康危害评估办公室(OEHHA)发布通知,将致癌物1-溴丙烷列入加州65清单,并于即日起生效。1-溴丙烷常用作脱脂操作、干洗、沥青产品和黏合剂喷雾的溶剂,还用作香水和香料合成的中间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并且会刺激皮肤及眼部。【质检总局】

猜你喜欢
环保署化学物质化学品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身边的化学物质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美国环保署计划禁止毒死蜱在农田中的应用
国内外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及现状(2010-2013年)
符合美国环保署第4阶段过渡性排放法规的小型柴油机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