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2016-11-24 10:43丁晓慧樊西玉
2016年34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实务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丁晓慧+樊西玉

摘 要: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应该如何进行供给侧改革,是摆在高职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是“山东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四门山东省高等职业学校精品课程。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该专业积极推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不仅改革了部分原有课程,还增设跨境电商课程和创新创业课程。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等职业教育;国际贸易实务;人才培养

一、高等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必要性

(一)供给侧改革的提出

2015年11月10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十一次会议上首次出现侧结构性改革一词。2015年11月18日,出席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我国也强调:“必须下决心在推进经济结构性改革方面作更大努力,使供给体系更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文简称“供给侧改革”)的重点是推进“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最为核心的是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effective supply),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

(二)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面临的问题

高职教育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应该从昔日的注重“需求侧拉动”转向注重“供给侧推动”,这就要求高职工作者提出推动之策,推动高职教育界与经济领域协同推动供给侧改革。高等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要求我们提高高职教育的供给端的质量、效率和创新性,提高高职教育的“生产力”,以保证我们提供的教育不但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够对准社会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对人才的需求,并不断丰富教育供给的结构性问题。[1]

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教育部的文件中指出,把全面改善职业教育质量作为重点任务,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的提出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可见,提升质量是高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任务。[2]

二、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设计国际贸实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定位

1、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设立和发展基于两大背景

(1)专业设置符合经济、行业发展大趋势

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之后,国际贸易加速发展,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下文简称“山译”)正是在我国加入WTO后,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设立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4.59万亿元人民币,保持了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地位,出口份额达到世界出口额的13%。[9]巨大的贸易额呼唤大量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国际贸易实务人才。

(2)专业发展符合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

2015年,山东进出口总额2417.5亿美元。[3]《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十三五”期间,山东要抢抓国家加快自贸区建设战略机遇,坚持深化与日韩的经贸关系,打造中日韩深度合作战略高地、环渤海地区开放发展重要门户;依托海上丝绸之路推进山东沿海城市、港口与沿线城市、港口紧密互联,强化青岛、烟台等海上合作战略支点作用;充分发挥与日韩地缘相近、经济互补、文化相通的综合优势,加快威海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和中韩(烟台)产业园建设,打造中韩合作制度创新试验田、产业融合先行高地、自由贸易先试平台、商品交易重要集散地,推进威海中韩自贸区经贸交流中心等合作论坛建设;支持建设一批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试点城市,为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及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赢得主动。[4]

2015年12月20日,中韩自贸协定正式生效,威韩经贸合作进入前所未有的“蜜月期”。山译地处威海,靠近青岛和烟台,在环渤海经济圈的有利位置,毗邻我国主要贸易伙伴日本和韩国。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设置符合山东省十三五规划发展需求,并且具有有利的地缘优势。

2、进行专业调研,确定人才需求

通过对山东省外贸企业人才招聘需求的调研发现,对外贸人才的要求主要是专科学历、具备英语沟通能力、熟悉办公软件、掌握招聘岗位操作技能,少部分是本科学历、具备较强英语口语能力、有相应岗位工作经验的管理人员。基于以上两点,山译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专业定位与目标是:围绕山东省、威海市发展规划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国家发展战略定位和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国际商务英语应用技能,具有一定韩语应用基础,有较高的现代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各类企业进出口各项环节运作、拓展国际市场的,重点面向基层、业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二)课程体系

1、体系设计思路

首先,梳理国际贸易业务流程,我们把业务分为贸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履约和业务善后四个阶段,胜任每个阶段的工作需要的工作能力和职业能力。

在四个贸易阶段中,主要岗位是外贸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报检员、报关员、货代员。根据六大典型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再以每个工作岗位行动领域的任务和任务要求为依据,设计出所对应的学习领域相关知识和课程设置,面向工作岗位构建了国际贸易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具体来说,是宏观上四大能力模块:通用工作能力、商务英语应用模块、国际市场开拓能力、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模块;微观上六大岗位技能模块:业务岗、跟单岗、货代岗、报关岗、报检岗、制单岗。

其次,以外贸企业主要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课岗对接,有针对性地设置具体课程。无论能力模块还是岗位模块,都要依据职业岗位工作流程和内容进行归纳,筛选和分析,最终我们确定了市场调研和客户开发、商务谈判、托运订舱、制单审单、报检、报关、外贸跟单、外汇风险管理、商务纠纷处理、网络营销等十几个典型工作任务,根据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行动领域归纳和学习领域转换,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国际商务谈判与礼仪》、《外贸跟单实务》、《报检实务》、《外贸单证实务》、《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训》、和《国际融资结算实务》等十多门专业课程,形成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岗对接”脉络,并对应到不同模块当中。

第三,坚持理论与实践结合原则,具体课程应对应具体实验实训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提高操作性。例如,专业技能实训课程 《外贸单证实务》,是实际工作中的一项技能操作要求较高的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的设置必不可少,确保学生可以边学边做,加深理解。这就要求加大这门课程的实践课时比例,至少应占这门课程总课时的50% 。

第四,鼓励与专业性强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结合,强化职业性。针对岗位开发相应课程之后,要最终达到培养职业素养的专门人才目标,必须要学以致用,课证对接,以更好的检测学习效果,完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学习针对性的课程之后,能够获得职业资格相关能力和行业认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对应的资格证书,在2016年后以报关水平测试合格证书和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为主,对应课程主要是《报关基础知识》、《报关业务技能》、《国际货运代理技能实训》。

2、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

确定了每个模块课程之后,需要统筹安排课程之间的逻辑顺序,即形成教学方案的结果。宏观四大能力模块课程,按照能力进阶的原则,将归纳的模块课程安排到不同学期,达到基础培养、核心培养、综合培养到拓展培养的递进效果。

(1)第一阶段专业基础能力培养,开设四个能力模块的基础知识课程,为后续深入学习其他课程奠定基础。例如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必须首先学习大学英语,为后期学习国际商务函电和商务口语做知识积累。

(2)第二阶段核心能力培养,开设核心技能课程,并加以上机实训,实践性强。这一阶段重视各个岗位的技能培养,围绕核心岗位开设对应技能课程。例如外贸单证实务、报关实务等,并结合上机操作进行实践模拟。

(3)第三阶段综合能力培养,有针对性设计相关职业技能竞赛,课赛结合,以赛促学。对四大能力模块根据培养内容进行综合性较强的竞赛,并开设综合模拟实训类课程,以达到课程与竞赛相互促进的效果。

(4)第四阶段拓展能力培养,鼓励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在拓展阶段,对四大能力模块进行内容拓展,以延伸或补充每个能力模块的知识体系,以拓宽学生视野、补充完善知识技能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在毕业前进行专业证书的获取,以增强就业竞争力。

(三)实践教学安排

为了从供给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职课程重在实践,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课时比例应至少达到总课时的50% 。同时,每门课程的具体实践课时安排应以岗位对接,将工作内容项目化,是教学方案背后的最实质内容。基于工学结合的理念,强化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和教学手段改革,我们构建了基于单门课程的单项技能实训、基于数门课程的专门岗位技能实训和基于综合业务能力的综合技能实训的实训体系,三类实训依次递进,有机结合,将企业真实工作任务虚拟化,并引入实训教学,通过学生分组完成课程设定的虚拟工作,初步形成了“虚拟任务,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引导学生研究任务、完成虚拟任务,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及操作国际贸易中实际工作任务的能力。

三、按照供给侧改革的要求对16年人才培养方案的革新

(一)根据国务院的政策,取消相关课程与资格证书的结合

2014年6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决定,为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配置效率,在保持资质资格水平不降的前提下,减少部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今后,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和各地区、各部门自行设置的各类职业资格,不再实施许可和认定。[5]2014年6月4日至2016年6月1日,国务院已先后六批取消了319项职业资格,占国务院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量的52%。国务院同时要求要抓紧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管理长效机制,制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在目录之外不得开展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工作,清单内除准入类职业资格外一律不得与就业创业挂钩。

到目前为止,具体到国际贸易领域,我国已取消了以下资格证书: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员、国际商务专业人员、国际货运代理从业人员资格、国际商务单证员、国际贸易业务员、外贸会计、外贸英语、国际商务会展员、全国外贸跟单员、全国国际商务英语、全国外贸业务员、全国商务文员、全国国际商务秘书、全国外贸物流员。根据国务院政策,我们召开了多次教学计划修订研讨会,取消了相关课程与以上资格证书的结合,不再将这些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学习成果检验的主要标准。

(二)对原有课程的改革

为响应供给侧改革根据,企业和行业协会做出了相应的改革。与此相适应,山译国贸专业的课程设置也进行了改革。例如,报关协会开展的报关水平测试,经过协会研究,进行了测试内容改革,分为两个科目:报关基础知识和报关业务技能。因此,我们将原报关实务课程改革为报关基础知识与报关业务技能两门课程;课时设置上,由原有的每周4课时变为报关基础知识每周3课时,报关业务技能每周3课时;增加了模拟操作考核部分的课堂演练课时。

(三)新增设跨境电商课程

2015年12月,新一届全国外经贸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新增设了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于2016年6月6日-8日召开成立大会。跨境电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成立,旨在针对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特点与需求,发挥行政主管部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单位的积极性和资源优势,加强对跨境电商专业教学工作的宏观指导,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促进跨境电商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推动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跨境电商教学体系和内容的建设。在跨境电商迅速发展的行业背景下,山译国贸专业及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加入了《跨境电商基础》和《跨境电商操作》两门课程,以抓住机遇,为学生提供前沿的知识,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形势,从供给侧提高国贸人才的质量。

(四)明确参与创新创业竞赛项目,开设创新创业课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创新教育是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升级,供给侧改革是高校创业教育的新的时代语境。[6]在此精神引导下,山译国贸专业在新的教学计划中设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并结合专业特点,在教学计划中明确指出了将要参与的具有创新创业特色的专业竞赛,例如跨境电商创新创业大赛。竞赛分为校内竞赛和校外竞赛两类,对参加竞赛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可以进行相应课程的免考。这符合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也将提高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积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以更好地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外贸人才。

参考文献:

[1] 方法林.高职教育供给侧改革:质量、效率和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4)(上半月):23-25.

[2] 陈爱华,杨成明,张棉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文化:内涵、价值及构建[J].职业与教育,2015(10)(中):21-24.

[3] 2015年山东对外贸易降势趋缓,进出口总额2417.5亿美元.[EB/OL].2016-01-22.

http://caijing.iqilu.com/cjxc/2016/0122/2672536.shtml.

[4]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EB/OL].2016-03-04.

http://www.shandong.gov.cn/module/download/downfile.jsp?classid=0&filename=1603071452584814016.pdf.

[5] 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2014年6月4日).[EB/OL].http://www.gov.cn/guowuyuan/2014-06/04/content_2693794.htm.

[6] 芮志彬.关于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思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6(4):18-21.

猜你喜欢
国际贸易实务高等职业教育供给侧改革
纺织行业职业结构变迁对高职现代纺织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人才领域也需“供给侧改革”
韩媒:抓住中国“供给侧改革”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