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改革探索

2016-11-25 13:52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黄建聪
办公室业务 2016年19期
关键词:概论传统专业

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黄建聪

高职院校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改革探索

文/金华职业技术学院黄建聪

中国文化概论作为一门人文素质类课程,目前还存在课时量少、重视度不够、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不合理等缺陷。课程改革应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以专业意识和学习任务引领课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知识学习和文化反思相结合、历史继承和现实扬弃相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人文素质教育是一种注重传授人文知识、培养人文精神和提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教育,是高校育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近年来,为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很多高校都开设了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在帮助大学生丰富人文知识储备、完善学科知识结构、增强文化自信、提升综合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中国文化概论课程容量大而课时少。目前,各高校中国文化概论一般都只开一个学期,课时数为32左右,这对于庞杂丰富、包罗万象的课程内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结果导致为了完成课程体系的呈现而顾不上教学内容的优化组合,也无法顾及学生活动的组织;第二,课程很重要但重视不够。在“职”字当头的职业院校,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带有一定程度的功利性,“重专业轻基础”仍是高职学生的普遍问题;学校对人文素质类课程重视程度与课程改革支持力度也明显不及专业课和实训课;第三,目前很多学校还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主动性不够,学习效果不明显;第四,部分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上,即仅以一份期末试卷来考核学习效果,这种僵化、死记硬背的评价方式不但无法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深入思考,也会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从十多年的教学出发,总结以下几点:

一、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

点燃学习热情,应从学生心理需求的角度出发,把传统文化与学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

(一)以专业意识引领课程教学。中国文化概论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教师应找准与专业课的结合点,例如,文秘、旅游、传媒、建筑等专业都开设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师应根据不同专业的需求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文秘学生上课,教师可以侧重介绍中国诸子思想、古代礼仪制度、政治制度、官僚体制等内容,以传统文化中的君子人格影响学生,培养学生诚意正身、和而不同的为人态度和严于律己、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为培养德才的秘书人才打下人文功底;为旅游专业学生讲课,教师可以侧重选择传统文化中建筑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文学艺术、书法绘画、民俗风尚、民族风情等贴近酒店与导游工作的内容,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导游与酒店服务业的需求;为传媒学生上课,可侧重选择民俗文化内容,如古代婚姻制度、人生礼仪、岁时节日、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内容,为传媒学生文化创意积累丰富的知识,提供创意思维;为建筑类专业学生上课,可侧重中国古代建筑文化天人合一、礼制思想,帮助学生培养建筑设计思维、提升建筑审美眼光。

(二)以学习任务引领自主学习。中国文化概论教学,应变灌输式教学为研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简单的学习内容由学生自己课前学完,并给每个学生布置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PPT讲解、可以是某个问题的资料查询,上课时由学生展示讲解自己的预习成果;复杂的问题拿到课堂上畅所欲言,辩论探究。笔者给文秘专业学生上课时,经常布置一些课前预习题,要求学生认真预习课文,并查找网络资料,准备课堂讨论。如:先秦诸子中,你喜欢哪一家,为什么?请你概括一下儒家思想的文化内涵;先秦儒家思想对后世有哪些影响?当今我们应如何看待儒家的孝道精神?《周易》是一部什么样的书?《易经》“八卦”是什么?从中国古代文学中看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是什么?如何理解“文以载道”?传统戏曲的特点是什么?中国古代艺术如何体现天人合一的精神?应该怎样过好传统节日?传统教育的利与蔽都有哪些?等等。教师为每一专题设计一至二个预习题以备讨论。在这个过程中,看哪些书、查阅哪些资料,都有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课堂发言质量与次数都计入课程平时学习成绩,以此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二、贯彻正确的教学原则

(一)知识学习和文化反思相结合的原则。不仅要学习文化现象,文化知识,更要反思文化精神;既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又要注意提炼传统文化的精神,提升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质疑精神,增强探究意识和学习兴趣。

(二)历史继承和现实扬弃相结合的原则。用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所说的话:“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予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遗产支撑着我们这个民族从过去走到现在,走向未来,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但它有精华,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还对我们当今的社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以理性的心态而不是情绪化的心态反思本国民族文化。

(三)知行合一原则。著名儒学先哲朱熹在主持白鹿洞书院时,为读书人确立了五大学序,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到笃行的过程,学习知识的过程,最终要落实到“笃行之”,即严格执行,从而达到知行合一。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价值观,如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人生进取态度;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诚信为人、见利思义的处世方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这些优良价值观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是一个人最不可少的精神底气。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努力实践这些优秀文化思想,把它们常常根植于自己的行动中。

三、精心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形成专题。由于课程内容信息量大,课程内容包罗万象,课堂教学可分为几个专题:中国传统文化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的先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文化的思想精髓,儒、道、释文化的发展脉络;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和思维方式;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艺术、科技、教育、节日、礼仪等内容,如前所述,这些章节内容可根据专业特点有机整合。

利用丰富而庞大的电影、电视、网络等多媒体和新媒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引导学生开放式学习,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到传统哲学时,推荐学生必看于丹的《论语心得》,理解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伟大思想;讲到传统文学时,让学生看易中天的《汉代人物风云》《品三国》,周汝昌的《新解红楼梦》,刘心武的《揭秘红楼梦》;讲到传统节日文化时,让学生看“家在情在,我的中秋节”等系列节日文化,看完后以小组呈现的形式在课堂上宣讲心得。

四、不断探索有效教学方法

中国文化概论属于纯理论课,要尽量避免教师一言堂现象,多给学生思考、表达、交流的时间。一方面,可以安排课堂讨论或辩论,促进学生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思考,提高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辨别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学生就近参加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古迹,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根据专题学习的需要,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要求学生一学期内至少一次游览家乡或学校所在城市的寺庙、民居、书院、古迹、档案馆、博物馆,解读文化遗存上的文字、书法、碑记等等;或是了解民间唱腔、舞蹈、剪纸、刺绣、雕刻、制茶工艺、制陶技术、地方特产、民风民俗等,并记录下来形成作业,或随堂介绍。

五、有效评价课程学习效果

坚持以课程有效评价提高教学质量。改变“一卷定终身”的传统闭卷式的评价方式,采用具有专业特色的方式评价课程学习效果。以笔者针对文秘和传媒两个专业的成绩考评为例,根据两个专业培养人才的差异性,期末考试要完成两项任务,一份闭卷考试试卷和一份期末作品。闭卷考试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作一个梳理,加强印象;期末作品,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要求,文秘学生要求根据实地考察,上交一篇研究地方传统文化的小论文;传媒专业学生要求自选题材,把地方特色文化现象做成文案并拍摄出一定质量的文化宣传视频(可以两人一组小组合作完成)。以上是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则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以作业与发言两项打分:平时作业一般不是简单的抄书,采用开放式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针对某一文化现象做出分析,不拘泥于教材和教师的观点,不轻率否定学生的观点和看法,没有标准答案,看重的是学生是否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课堂发言在形成性考核中占有一半分数,采取奖励制的方式,学生的每一次积极发言都将作为平时发言成绩,发言一次,得60分,发言2次,得70分,发言3次得80分,发言4次以上得90分。一个学期从未发言,这项成绩即为零分,用这样的方式激励学生积极思考,课堂气氛也颇为活跃。

[1]张秋爽,张春玲.中国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语文教学通讯,2013(6).

[2]刘莲花,薛占峰.中国传统文化对秘书职业群体的影响[J].百家论坛,2011(3).

[3]王启才.重视《中国文化概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2003(5).

[4]疏仁华.中国文化概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池州学院学报,2014(2).

[5]许菁频.《中国文化概论》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2015(29).

[6]李洪亮.对《中国文化概论》教学的几点思考[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2011(4).

猜你喜欢
概论传统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艺术概论
部分专业介绍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