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以民汉一体化教育为例

2016-11-25 23:59
长江丛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

黄 玲



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以民汉一体化教育为例

黄 玲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经济高速发展阶段,自身发展与外部环境均受压力,社会转型期我们更应当重视民族团结与国家稳定,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薄弱,需要加强教育。本文从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重要性出发,分析在民汉一体化教育下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为完善公民意识教育给出策略建议。

【关键词】少数民族 大学生 公民意识教育

强化公民意识的基础是强化国家认同,尤其在多民族国家,民族之间坚持各自的文化风俗、宗教信仰的同时,将国家归属放在首位是必要的,只有坚持国家认同才能融合各民族实现跨越发展。当今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关键阶段,自身发展与外在环境均有压力,此时更需要民族团结。大学生是国家的中坚力量,但也是缺乏阅历经验、三观未能牢固成熟的群体,着力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对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有重要作用。

一、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意义

首先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大学思想政治课首要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公民意识有利于该教学任务的完成,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风俗习惯等差异在国家认同及公民意识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在我国社会转型阶段这无疑是国家安全稳定的隐患,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有利于大学生看清形势,读懂差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实践过程中磨炼自身意志增强自信,有助于少数民族大学生保持昂扬斗志为祖国建设献力。

其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有利于提高大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人才培养是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关键,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有利于引领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即便环境复杂也能够清醒保持大局意识,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理论与实践中逐渐成长成熟。

再次加强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有利于维护民族稳定国家统一。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实际就是增强大学生的爱国情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少数民族地区在爱国主义意识方面存在着模糊与偏差,加强教育能够唤起大学生升华爱国意志,能够从社会大局出发,维护民族团结,让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冲破狭隘民族偏见,提升责任感,自觉自愿履行公民义务,促进国家和谐发展。

二、在民汉一体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

(一)部分大学生存有狭隘民族情感

现实生活里,我们都有一定民族情感是正常的,但民族情感要包含在爱国情感之中,一旦超过爱国情感就会成为狭隘的不正常的民族崇拜,近些年我国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发生过损害国家利益行为,也有一些极端民族宗教势力暗中苟且操纵一些扰乱百姓视听的不法活动,这些活动中会发现一些大学生的身影,说明部分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狭隘民族情感观,不能从实际出发理智看待问题,需要我们加强教育。

(二)部分大学生爱国不理性

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些爱国行为相对盲目,例如在网络时代的今天,很多网页挂有爱国宣言或支持国货的投票,其中不乏一些唯恐天下不乱的恶势力深藏其中,通过调查可知很多大学生不明就里投票,主观认为是爱国活动便全力支持,这样的爱国是没有理性的,没能从全局出发看待整个事情,在偏激情绪下泄愤式的行为足以说明,大学生国家认同、公民意识教育还需加强。

三、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建议

(一)坚持民汉一体化教育推进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

学校是我们的阵地,思想政治教育课是最直接的思想教育通道,在教学过程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进行系统的价值观教育,在此我们不仅要不断深化民汉一体化教育,更要加强校园文化向积极方向延伸,力争在良好的政治环境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通过各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自发组织参与,不断了解国情,提升责任感与使命感,促进公民意识教育发展。

(二)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为公民意识教育奠定基础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就是力量,应用到国家认同中,可以这样认为,国家认同的前提是文化认同,少数民族地区也在不断发展建设过程中,也需要各方面优秀人才,我们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的建设,不断挖掘优秀的文化资源,提升文化交流频次,加强民族间的互动,通过文化传递和谐发展的讯息,促使大学生热爱自身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深度热爱祖国文化,促进公民意识的提升。

(三)拓宽教育渠道,增加少数地区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情感升华与行为体验

在校教育可以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做到寓教育于活动中,例如利用多媒体、各类艺术形式等,对大学生进行爱国教育,也可以利用典型教育法,将当地涌现的英雄形象或事迹在大学生中传播,强化学生的爱国情感,再有我们要不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支教、关爱留守儿童、举办爱国摄影展等,让大学生关注民生,进一步在实践中明确自身的责任与使命,增强公民意识。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费孝通文集第14卷,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年版,195~196.

[2]孙静.多重主体教育模式对高校民汉一体化教育推动作用分析[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4(09).

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国际大学生节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从8 个字看大学生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