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6-11-25 19:36朱炜成
安徽农学通报 2016年19期
关键词:定西市协同发展产业化

朱炜成

摘 要:该文依据农业产业化理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原则,通过对定西市马铃薯种植规模与效益、农户收益分析,剖析了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弊端,从农户生计的视角提出了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马铃薯;产业化;协同发展;对策;定西市

中图分类号 F3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6)19-0018-03

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地推动着区域经济的集约发展,其过程中各项生产资料趋于合理配置,产业过程中物质、信息、能量在农业系统间、区域间得到了有效利用,从而有效地带动了农村地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于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然而,对于生态脆弱区、贫困地区而言,农业产业化发展受到了区域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区域文化等多方面的局限,其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严重制约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生态脆弱区典型区域,年均气温6.7℃,年平均降雨量在350~600mm。地表植被稀疏,降水季节性集中,水土流失严重;热度不足,农产品产量极不稳定。资源贫乏,整体综合经济发展水平比较低。截至2013年末,全市马铃薯种植规模达20.94万hm2,建立原种扩繁基地0.35万hm2,实现总产值105亿元[1]。定西市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逐步培育并基本形成了具有地方马铃薯产业优势。然而,农民人均从马铃薯产业中获益仅达86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1%。因此,通过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与农户收入关系的研究,能够有效揭示产业发展对农户生计的影响,剖析农户马铃薯产业化背景下农户人均收入常年不增的根本原因,以期为生态脆弱区、国家贫困区的农业产业化有序发展与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1 定西市马铃薯种植规模时间尺度分析

2002年以来,定西市各县区走出了一条“当年贷款—机修梯田—种植洋芋—增加收入—当年还贷”的新路子,为大面积开展修梯田带来了生机。1999—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整体呈现出增加趋势(图1),2006年,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21.24万hm2,占粮播面积的55%,总产量在450万t左右,一些重点县区,重点乡镇的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占粮种面积的60%以上。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历史新高,2009年后趋于平稳态势,其主要原因是受市场需求、农业政策及价格驱动作用下,百合、中药材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增加。市场需求、农产品价格驱动影响着农户种植结构的调整,最终影响农户生计的有序发展。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马铃薯产量时间尺度上也不断增加,但总量波动较明显(图2)。定西市隶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季节性集中,马铃薯主要种植区位于山区梯田、坡耕地。尤其近年来极旱天气频发,降水稀少并与作物生理需求期不一致,从而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

2008年来,定西市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扶贫开发进程中,扶贫系统先后扶持了临洮腾胜公司、定西超兴淀粉公司等集产、加、销一体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带动了抚贫产业地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市场份额。各县区政府建立了马铃薯保护价格收购体系和运营协会,保障了定西市马铃薯占据着华南销售市场80%以上的份额和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市场90%的份额[2],打造了定西以马铃薯为主的一系列品牌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有效地延伸了马铃薯生产的产业链,其农产品附加值及产值不断增加,尤其在2010年以后表现显著(图3)。[600

2 农户马铃薯产出分析

现阶段定西马铃薯产品因其独特的品质而享誉国内外,尤其是以高淀粉型为代表的陇薯3号、优质菜用型为代表的新大坪、加工专用型为代表的大西洋等特色马铃薯,倍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3年全市万吨以上的马铃薯加工企业共有27家,包括2家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6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共实现了马铃薯加工年产值24亿元。定西市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产量、产值不断增加,但农户人均薯业纯收入并不高,占农户人均收入比重不高。如图4、5所示,定西市薯业纯收入虽然自1996年以来呈现稳定增加趋势,但其所占比重均低于30%,2006年、2007年达到最高比重,仅为28.7%、28%,而农户马铃薯种植中耕地、资金、劳动力投入比重却超过了50%。可见,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的发展,有效地推动了产业产值的增加,但对农户生计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导致农户马铃薯种植效益不显。

3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化发展的外部因素分析

受本地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降雨需求错位,生产条件严酷,经济基础薄弱,市场网络不健全,工业园区建设滞后,龙头企业规模较小等一系列地域因素的限制,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还没有从根本上建立起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导致农户种植收益不显。地方政府为了打造马铃薯特色农业,逐年加大了农业贷款金额(表1),为农户马铃薯生产提供资金保障,如2013年农户贷款金额达到132.81亿元,增长率达到40.24%。虽然农业贷款金额逐年增加,但投入到马铃薯种植发展的比重较低,这主要是由于定西市农村地区土地流转程度低,马铃薯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建设程度不高,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马铃薯种植经营效率较低。对部分新形成的马铃薯合作社而言,规模化、精细化种植需要大型农业机械采购、专业化防治、节水灌溉等基础农业设施建设、生产设施设备的投入,也产生了大量的固定资产融资需求。现阶段定西市较小的农业固定资产投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全市马铃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户属于其生产中的微观经济主体,其生产目标明确,受市场价格风险困扰,作为理性投资者,不会通过贷款扩大种植规模,而政府农业发展补贴也仅仅局限于生产资料(地膜、化肥、生产机械、种子)补贴及生产技术推广,同时由于常年干旱、自然灾害、农作物病害较频繁,马铃薯产量锐减,部分年份农产品极容易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最终导致农产品效益常年不显,严重影响着农户马铃薯种植的积极性。

4 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地区特色农业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带动辐射作用较强,对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针对于目前定西市马铃薯产业发展存在弊端及农户种植效益不显著的现状,其产业发展需要关注区域整体平衡发展、农户种植效益与龙头企业的协调发展。首先,需要借助国家涉农贷款政策,促进地方农村合作社组织的形成与壮大,通过土地流转、涉农贷款等农业政策,建设马铃薯优势种植基地、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与研发基地,从而直接带动农户投入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形成规模效益,提高种植户的收入水平。其次,依托先进马铃薯加工技术,不断提高马铃薯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含量和最终产品的档次,通过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在提高马铃薯农产品附加值的前提下,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3]。再次,政府加大农户马铃薯种植补贴,尤其在极端干旱多发年、病虫害多发年及市场价格低下的年份,避免农户生计发展受到严重创伤。

参考文献

[1]杨剑.定西马铃薯产业竞争力评价及其提升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2.

[2]张祺瑞,杨剑,张朝亮.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模式演进研究[J].经济视角,2011,35:127-128.

[3]张长利.论保障农村金融发展的保险机制之构建[J].金融与经济,2011(5):68-71.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定西市协同发展产业化
甘肃 定西市首家劳模(工匠)长廊建成
非织造材料产业化新进展
观赏石产业化和金融化初探(一)
富硒有机缓释肥产业化迈出大步
系统产业化之路
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发展探析
2004~2013年定西市马铃薯生产状况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