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领路人——沙可夫

2016-11-25 10:28韩飞
黑龙江史志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央苏区戏剧

韩飞

[摘 要]中央苏区的文艺浪潮中,戏剧运动最引人注目。在所有的剧作家中,沙可夫作为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领路人,其作品代表了当时戏剧创作的最高成就。

[关键词]中央苏区;戏剧;沙可夫

1931年1月,中共中央机关迁入中央苏区。在国民党对苏区实行封锁和“围剿”的形势下,红色政权迫切需要先进文化的支撑。为此,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央局邀请了许多作家进入中央苏区进行创作,如成仿吾、吴黎平、李一氓、冯雪峰等。广大军民也积极参与其中,掀起了前所未有的红色文艺浪潮,其中尤以戏剧运动最引人注目。在所有的剧作家中,沙可夫是最富有代表性的一位,堪称中央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领路人。

沙可夫原名陈维明,1905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县新仓镇,笔名微明、明。“沙可夫”是他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时,苏联老师给取的名字,全名为亚历山大·阿列克赛·沙赫夫,后来他的中文名字就成了沙可夫。17岁那年,沙可夫叛出暴发户的家庭,到上海求学,参加学生运动。21岁时,他去巴黎学习音乐,受到旅欧学生共产党组织影响,参加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在革命活动中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并开始参与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编辑党的刊物《曙光报》。1927年大革命失败,沙可夫受命离开巴黎,辗转到莫斯科,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了四年。在这四年的时间里,他系统了马列主义理论,主编过党的机关刊物《赤光报》,这为他成为一名优秀的红色戏剧家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还担任学校俱乐部负责人,是合唱队的指挥。在莫斯科期间,沙可夫开始有意识进行创作,写出了话剧《明天》,并担任话剧导演,获得了广泛好评。沙可夫看到了戏剧的力量,坚定了信心,积累了经验。

1931年,沙可夫回到上海后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遭到敌人严刑逼供,但他坚贞不屈,经多方营救后才获释。这时正值中央革命根据地巩固、发展时期,沙可夫受命调往中央苏区工作。1932年,沙可夫乘船前往福建,经厦门、漳州、龙岩、汀州一路辗转,5月来到瑞金。26岁的沙可夫初到中央苏区就被委以重任,担任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的主编、中央政府教育部副部长兼艺术局局长等职务。在任职期间,他以巨大的热情领导了苏区文艺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沙可夫担任《红色中华》主编后,除了他本人,李伯钊、任质斌、韩进等红色戏剧家都参加过编辑工作。当时,苏区众多报刊中最早设立文学副刊版面的便是《红色中华》。1933年3月3日,《红色中华》创办了副刊,4月23日将刊名定为《赤焰》,此后上面刊登了大量戏剧。1932年秋工农剧社成立后,沙可夫负责领导编审委员会,审查各地创作的剧本和歌曲,编辑印刷给各地蓝衫剧团、俱乐部和红军部队。1933年4月4日蓝衫剧团学校(后改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成立,设在瑞金城外十几里的赖屋村,沙可夫经常步行到这里与校长李伯钊商讨办学事宜,他还在《红色中华》上发表评论指出学校的成立“无疑开辟了苏区文化教育的新纪录”,并亲自到学校讲授戏剧课程,深受学生欢迎。这一时期,沙可夫的工作虽然忙碌,却没有放弃创作。当时苏区的生活十分艰苦,沙可夫因为工作太忙,只能利用夜间写作,常常点煤油灯忙碌到深夜。当时的纸张条件也不好,大都用马兰草制成的粗纸,质地粗糙,可是他克服了这些困难,创作了大量有影响力的剧作,有力推动了苏区红色戏剧运动的发展。

沙可夫的剧作主要有《北宁铁路的退兵》,是1932年为纪念“9.18”事变而写的,讲述了东北军撤回关内后,士兵反对国民党投降主义,返回东北抗日的故事;《纪念三八》,是1933年为纪念“三八”写的话剧,发表在3月3日的《红色中华》副刊上;三场话剧《谁的罪恶》,是1933年为纪念“八一”写的剧本;《武装超来》是1934年在上海写的独幕剧,在全苏第二届工农兵代表大会时演出,主要写游击队在白区的发展,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农民,见他的女儿都是游击队员,他也要武装起来;《最后胜利归于我们》是描写广州起义由胜利到失败全过程的四幕话剧;《我们自己的事》是1933年创作的三场话剧,反映了平汉铁路工人在共产党领导下,破坏敌人铁路交通,避免他们运送白军“围剿”苏区,并宣传鼓动策反白军官兵参加红军,配合红军粉碎敌人反“围剿”的故事。这些剧作,从不同的角度选材反映了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领导的革命斗争,戏剧冲突都非常尖锐,人物性格也在矛盾冲突中得到了突出体现。

沙可夫最负盛名的剧作是《我——红军》,这是由沙可夫、赵品三、胡底、钱壮飞、李伯钊等集体讨论,最后由沙可夫执笔创作完成的多幕话剧。这种集体讨论、个人执笔的创作模式也沿袭到了延安,在歌剧《白毛女》的创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我——红军》是一出反映反“围剿”的戏剧,讲述了工农红军在粉碎敌人第四次“围剿”的决战阶段,东黄陂附近的白区工农劳苦群众及赤色游击队、便衣红军战士隐蔽在农民家里紧密配合,响应红军反“围剿”的军事行动,消灭了敌人的52师、59师、11师,活捉敌师长的英雄事迹。剧作展现了红军部队、赤色游击队、红区和白区的革命群众、白军内部的动摇与暴动哗变的士兵及凶残的白军反动军官、地方反动势力等多方面的人物形象,多层次反映了当时的军事和社会生活,是一部优秀的现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剧。话剧完成后,于1933年4月4日在蓝衫剧团学校开学典礼之际演出,其速度之快,质量之高,效果之好,在现代戏剧中实属罕见。这部戏剧演出后,受到了苏区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在苏区产生了极大影响。

据《红色中华》“第二次全苏大会特刊”报道:“剧中李伯钊饰小妹,胡底饰靖卫团总,赵品三饰赤色游击队长,王普青饰红军代表,钱壮飞饰反动师长,王|饰士兵,李克农主演土豪。这几名演员都是当时苏区的“名角”,再加上他们的出色发挥,让演出真正达到了尽善尽美的效果。1934年1月28日《青年实话》、《红色中华》等报刊都刊文高度评价了《我——红军》的表演,说它“是工农剧社公演的第一声炮”,“开辟了苏区文化教育的新记录……是苏维埃文化与工农大众艺术的开端”。颇有戏剧性的一幕是,当年工农剧社演出《我——红军》,该剧最后一幕是被红军俘虏的白军师长被押解上场,演员战士们从幕后牵出的竟是在反“围剿”战斗中俘获的货真价实的国民党军师长。观众的意外顿时让整个剧场沸腾起来。

沙可夫不仅创作剧本,也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演员。在苏区,许多党和军队的领导干部都是戏剧演出的骨干,如方志敏、何长工、李卓然、罗瑞卿、伍修权、李克农、赵品三、潘振武、蔡畅、邓颖超、肖华、童小鹏等。新中国诞生后摄制的反映抗日斗争英雄的电影故事片《赵一曼》,扮演主人公的石联星1932年时刚好18岁,先后出演了沙可夫的戏剧《武装起来》《我——红军》等,展现出了优秀的表演天赋。她与李伯钊、刘月华一起被誉为“中央苏区的三大红星”,沙可夫对她的指导和影响无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中央苏区戏剧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传统戏剧——木偶戏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戏剧评论如何助推戏剧创作
论戏剧欣赏与戏剧批评
传播春天信息的好特稿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
正视差距 急起直追
戏剧就是我们身边凝练的生活
金属戏剧——焦心涛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