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探析

2016-11-25 16:46洪小萍
时代金融 2016年27期
关键词:不良资产成因商业银行

【摘要】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大量存在是金融危机爆发的重要诱因,为了确保金融体系安全就必须妥善解决不良资产问题。因为这些不良资产的存在,不仅会使银行经济效益下降,而且达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导致金融风险。本文通过具体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若干个解决途径。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不良资产 成因

一、引言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是全世界银行业都会面临的一个难题,它也是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比重过高,已经成为银行业首先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大量不良资产存在,会严重阻碍了我国银行业商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并且可能会威胁到金融体系健康运行。因此,研究不良资产问题,并探索符合我国国情不良资产解决途径就非常有意义。

二、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现状

(一)不良资产界定

银行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也说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坏账或死帐。对银行来说,就是银行发放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通常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三种情况。那么我国也是采用国际上通用分类,将银行未到期的信贷资产划分为五类,即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后三个叫做不良贷款。因此,本文所指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

(二)不良贷款数量

根据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按贷款国际五级分类标准,我国商业银行2015年不良贷款年末余额已经达到12744亿元,占全部贷款比重1.67%,较前几年相比上升幅度很大,而且从2011年到2015年这5年期间,每一年都比前一年均有所上升,特别是在2014年和2015年这两年上升幅度较前一年非常明显,具体情况详见表1。

数据来源:中国银监会网站。

从表1可以看出从2011年到2015年这5年期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具体情况,每一年都比上一年在增加,而且增加幅度还不小,可以看出不良贷款反弹压力在不断地加大,形势非常严峻,巨额不良贷款的存在说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势不容乐观。

三、不良贷款成因

不良贷款一直以来都是作为评价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指标,因而不良贷款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不良贷款原因做详细分析。

(一)企业本身存在一些原因

虽然国有企业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年,但是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营模式,这就造成国有企业承受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一时很难适应激烈市场竞争压力,从而就容易造成产品积压,进而使应收账款增加。而商业银行又往往想把款贷给国有企业,想着国有企业有政府作业后盾,于是其最终结果就是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加大。另外,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资金流失。不少企业对于会计相关制度不了解,缺乏一套完整地账簿,财务结算制度也不健全,资金去向不明,这就使得到期欠商业银行的债务还不起,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大量呆帐产生。

(二)金融监管力度不够

首先,监管目标模糊。当前金融监管目标不仅要保护相关财政政策的实施,还要防范金融风险的产生。由此可以看出,金融监管目标具有多重性,不能及时防范金融风险。其次,监管时机不恰当。一种好的金融监管,除了要有完善金融法律制度和强大金融机构外,还要求金融监督者在恰当时机进行干预和处理,及时地处理各种可以面临的风险。最后,监管人员素质不高。金融监管质量好坏更多时候取决于监督者本身的道德素质、业务能力和相关经验。目前,金融监管队伍当中经验丰富的人才较少,与之相关方面培训也存在不足。

(三)商业银行本身经营管理方面存在问题

首先,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大多数是采用粗放型经营方式,基本上是在不断扩大经营规模以及增设新机构。各种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因此在具体业务实行过程当中就很多难落实到位。另外,经营机制存在缺陷。一直以来商业银行并没有注重风险和效益意识,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对于那些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也不够重视,尤其对于那些都已经负债累累的国有企业却仍然给予了贷款支持,从而就会导致大量贷款呆滞。

四、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途径

存在太多不良贷款会使商业银行盈利不断下降,进而给经营活动带来巨大经营风险,当风险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起人们对经济发展失去信心,如此就会加重资产的流失,严重情况下导致经济危机。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寻求解决不良贷款的成因。

(一)企业要改善本身经营状况

目前,商业银行存在的大多数不良贷款,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一个国家体制产生,企业大部分负债都是向银行借款,而商业银行的贷款也都是贷给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首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需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改善本身的经营状况,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等现代化企业制度。其次,国有企业要加强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要不断开拓新产品市场。最后,要逐步解决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资本不足等问题,这就需要国有企业要大力地发展资本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渠道。

(二)加强金融监管力度,提高监管效率

首先,应该要充实金融监管人员,对监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提高监管人员整体素质水平。其次,金融监管应当以法治监管为主,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法律法规进行自主经营。再次,对金融业务的限制应当适当放宽,开拓金融业务创新,鼓励商业银行之间互相适度竞争。最后,金融监管部门应当对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存款和贷款比例等相关指标都要进行密切关注,还要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行考核,对于那些不符合要求的应当给予一定处罚。

(三)商业银行要完善信贷管理制度

首先,完善授信风险制度并对资产质量建立风险预警系统。这就需要商业银行在对外贷款时需要做到对于各个贷款环节实行分段管理,要相互制约,要加强贷款项目的调查评估过程,要注意对贷后款项密切跟踪。当贷款处于预警范围当中,就可以提示信贷人员需要高度重视贷款可能产生风险,可以尽早地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防止信贷风险发生。其次,建立有效不良贷款奖惩机制。这就需要增强信贷人员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员工整体能力和素质,培养员工控制信贷风险主观能动性和对待不良贷款洞察力,对于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应当强化,加大对责任人员的查处力度。最后,采取有效措施活化信贷资产存量。具体可以是针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策略,并分类清收从而可以达到降低不良贷款比例。

参考文献

[1]郭婧洲.浅析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及对策[J].统计研究,2010,27(8):96-98.

[2]张燕文.关于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4,(3):67-68.

[3]傅丽华.彻底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途径[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2,4(1):73-77.

作者简介:洪小萍(1982-),女,汉族,福建南安人,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会计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与会计。

猜你喜欢
不良资产成因商业银行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酒”类语符两个修辞场及其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