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研究

2016-11-25 03:46修靖慧朱梦霞
东方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体育经济开发策略

修靖慧+朱梦霞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产业和体育文化产业概念的内涵进行辨析,通过比较体育文化产业在经营对象、经营方式、经营目标上与传统体育产业的区别,得出体育文化产业具有经济、文化和社会属性;在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象进行界定,立足于分析目前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五点策略。

关键词:体育经济;体育文化产业;产业开发;开发策略

1.前言

体育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兴力量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发展体育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多样化的体育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的体育文化产业发展长期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缺乏必要的开发和创新,对体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从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时代性和时势性出发,探讨加强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路径和策略,以期能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2.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产业辨析

虽然体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但体育文化产业并不完全等同于体育产业,尤其是狭义的体育文化产业。体育文化产业以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应与传统的体育产业相区别,首先体育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载体,是以满足人们的体育精神文化为经营目的的,其自身既是文化的创造者又是文化的传播者;其次体育文化产业经营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相结合,体育文化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承载着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丰富社会主义文化内涵的功能。其与传统的体育产业相比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①经营对象不同:传统的体育产业是以满足消费者的使用价值或者消费价值为内容的,而体育文化产业是以满足人们对体育精神文化的需求为主要经营对象的。②经营目标不同:传统的体育产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标,体育文化产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丰富社会文化内涵、传播文化价值。由此可知体育文化产业具有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等特征。当然,从体育的本质来讲,体育即文化,体育产业与体育文化产业也是一脉相承的,但本文主要从狭义角度探讨体育文化产业开发。

3.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对象分析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对象按层次可划分为:①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核心层:以传播体育文化为经营手段的产业,主要包括以体育文化符号(名称、标志、明星、特许专利等)为标志的体育无形资产开发、体育赛事转播(赛事体育赞助、体育赛事电视转播、赛事报道等)、体育媒体。②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外围层:以提供体育文化服务为经营方式的产业,其在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体育事业的发展、为体育文化的传播和丰富做出贡献。主要包括体育旅游、体育中介、体育经纪等。③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相关层:以提供体育文化创意为经营内容的产业,其具有文化所独有的高品位、高文化附加值为文化产业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体育广告、体育咨询、体育博彩等。

4.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4.1 体育本体产业开发力度不够,缺乏对体育无形资产开发和保护意识。

目前我国体育竞赛表演市场小,职业联赛水平不高,各职业联赛还未能建立有效的经营机制,几乎靠政府或企业“输血”。竞赛水平低,内容不精彩是制约我国职业体育联赛发展的主要瓶颈。另外对体育标志、体育名称及体育赞助权等无形资产缺乏必要的开发意识和法律保护意识。如许多体育场馆及优秀运动队名称的冠名权等还尚未开发,以及对侵犯体育知识产权行为缺乏法律保护。

4.2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结构不平衡,缺乏有效的资源分配机制

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结构的不平衡表现在:①从产业发展分析,首先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发展区域不平衡,东南沿海地区发展速度和规模远高于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其次产业发展的城乡不平衡,大城市体育文化产业比中等城市发达,中等城市比城镇发达,城市体育文化产业比农村发达。②从体育产业结构内部来看,不同层次文化产业之间存在着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反映为产业的效益差异等)。

4.3体育服务市场服务质量不高,缺乏必要的市场规范和法律保障

体育服务市场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体育健身娱乐业等以提供文化服务为经营方式的产业市场定位不清,很多经营者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体育精神文化的供应和传播,另外体育经纪市场也存在服务水平不高、经纪代理道德缺失等问题。

4.4 体育广告与体育咨询市场文化创意水平低,缺乏需求刚性。

广告与体育文化相结合已经不再局限于体育赛事中了,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开始注重打“体育文化”牌,这为体育广告及体育咨询等产业创造了广阔的市场潜力与机遇,但限于经营管理人员与创意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创意水平低而不能为体育文化市场“锦上添花”。

5.我国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策略

5.1 提高赛事质量,增强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保护意识

体育文化产业的核心是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和经营,而体育无形资产开发的主要承载者就是体育赛事文化,因此必须要重视对体育赛事文化的推广和传播,这就需要我国在体育文化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在提高赛事质量和精彩程度的基础上,重视对体育无形资产的开发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开发和保护的意识。如学习和借鉴国外职业联赛的成功经营模式,提高我国职业体育联赛的竞技水平和精彩程度,增强对体育场馆及优秀运动队的冠名权及特许经营权的开发以及加强对我国体育明星的包装和明星效应的推广等措施。

5.2 增强服务理念,建立健全体育服务市场规范及法律保障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决不能舍本逐末,必须要坚持“以人文本”的经营理念,增强服务意识,要以提供和传播体育精神文化为主要的营销手段。这就要求体育服务市场的发展必须要以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基础,建立健全市场规范及法律保障,为消费者提供诚实守信的服务和满意的服务质量,推动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5.3 完善分配方式,建立合理的体育文化市场资源配置机制

体育文化产业要呈现“百家争鸣”互利互补协同发展的局面,要求体育文化产业内部结构不能存在“木桶效应”,相关部门要建立体育文化产业内部合理的资源配置机制,扶持和保护新兴的、刚起步的相关产业,加强对薄弱市场的投资力度,促进体育文化产业整体结构的系统性,从而保证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平衡性。另外要特别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的资源投入和开发力度,体现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独有的文化特色,传承和保护我国的体育民族文化。

5.4 注重文化创意,加强对高素质的专门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

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创意的支持,文化创意能够也应该为体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而这种支持必须要以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文化创意人才为保障,这是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力量源泉,也是体育文化产业能够持续发展的“常青树,体育文化产业的竞争和发展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江和平,张海潮.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李辉.文化产业发展对体育的几点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

[3]陈飞飞.体育文化产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1

[4] 李阳等.对我国体育文化产业的学理审视及其策略探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7

猜你喜欢
体育经济开发策略
对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思考
论NBA对我国体育经济产业化开发的借鉴
我国体育产业低碳发展对策分析
如何有效利用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策略的研究
高中政治微课程开发策略研究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体验旅游开发ASEB分析
纳溪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策略分析
体育众筹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案例的开发策略研究
NBA联盟管理模式对CBA联赛发展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