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

2016-11-26 00:17毕诗成
读者·原创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斜杠乔治约翰

文_毕诗成



斜杠青年

文_毕诗成

约翰和乔治是一对孪生兄弟。约翰25年来一直是一家大银行的人事部主管,享有高薪和四个星期的带薪年假;乔治则是一名出租车司机,每天的收入不固定,因此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没有哥哥的稳定。直到有一天,约翰因为金融危机被辞退,而乔治这个“自雇人士”因为市场的需求,自己摸索着增加了订车等服务,收入还在增长。约翰想不通,这一切究竟是为什么。

这是以创造“黑天鹅”概念著称的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倾其一生研究不确定性和概率的专家——在其《反脆弱》一书中讲述的一个故事。他想表述的是,生活的秘籍之一,就是没有波动,就没有稳定。指望在一种超级稳固的格局中获得永久的安全感和稳定感,其实是非常靠不住的。实际上,约翰有一个大雇主,大雇主超级稳定的机制隐藏着巨大的风险,一朝爆发便无可收拾;而乔治有很多小雇主,为了生存,他需要不断地适应市场的变化并提供更多服务,由此反倒具备了应对生存环境变化的超强能力——表面上看来超稳定的其实很脆弱,而给人以脆弱表象的其实很稳定。

经常有人说,信仰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实际上,最根本性的表述应该是:生存才是最好的老师。为了生存,人会不断地调适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让自己强大起来。这个结论,也比较符合进化论的套路。

道理很明晰,但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把它丢到一边。尤其是在摆脱了生死存亡的危险,进入比较安逸的生活状态的时候,虚荣、自大、懒惰等劣根性会逐渐诱导你走向歧途。我们看到了太多这样失败的企业:本来10个人就能完成的工作,用20个人也无所谓,反正又不是没钱;本来开网络会议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偏偏要让大家天南海北地跑,反正财大气粗;本来要认真研究才可以上马的项目,一拍脑袋就上了,“哪个企业不得试错”,最终“忽喇喇似大厦倾”,落得个“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大道至简,大音希声。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如果回到“生存”这个原点,就会绷紧日益松弛的神经,放下很多无益的考量,明确前进的方向。我曾参与管理过一个150人的团队,当初由于想法纷乱,今天搞个项目,明天弄个小组,成本越来越高,直到站在企业生死存亡的边缘时,才算撞了南墙。回到“如何活下去”的基本点审视过往,你就不得不承认,自以为是,不顾用户与市场,关起门来想当然,都是不行的。很多纠结也就不存在了,你会发现做哪些事情是毫无价值的,增加哪些岗位是没有意义的……优化业务与调整人员后,目标更明确了,活力又回来了,效率也提高了。

最近看到一个来自西方的概念:斜杠青年。这个词源于英文“slash”,出自《纽约时报》专栏作家麦瑞克·阿尔伯写的一本书《不能只打一份工:多重压力下的职场求生术》。书中写到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满足于单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是选择一种能够拥有多重职业和多重身份的多元生活,这些人在自我介绍中会用斜杠来区分不同的职业,例如“律师/演员/制片人”“教授/作家/创业者”,“斜杠”成为他们的代名词。

如今在我们身边也出现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将自己定位为“自由职业者”,可能同时做很多不同“工种”的事情:早上写专栏,下午去给人做培训,傍晚开开专车。他们给自己画了很多“斜杠”,因为这种模式直接面向外部社会,能随时感知各种变化,所以他们能够很稳定地生存下来,甚至令很多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艳羡不已。这个时代,一个人、一个组织,恐怕都得考虑在自己的标签后面多画几条斜杠,为自己拱卫出真正的安全。

身居传媒这个行业,由于技术的革新、传播格局的重组,很多传统媒体人这两年面临转型的问题,很多人产生了强烈的失重感:按部就班的稳定生活没有了,可以预期的工资没有了,生活好像变得更残酷,唱衰情绪很浓,好多人无所适从。而纠结的结果就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当面临生存的问题时,很多矫情、伪饰都没有了。能否更好地生存于这个时代,取决于你能为自己建构起多少条“斜杠”,只有塑造出不可替代的核心能力,才能把生活的主动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罗辑思维”主讲人罗振宇说,担心未来的变化会让自己的利益受损的员工、管理者、企业家、政府官员,“你的名字是脆弱”。对于一名将自媒体做得风生水起的达人来说,或许,他有资格如此傲娇,而对于更多的人来讲,我们需要(或者说不得不)选择“反脆弱”的逻辑,因为事实已经残酷地证明,绝对的稳定只存在于人类的想象中。放眼未来,每个人周遭的变革之风只会越来越猛烈,在风中摇曳,还是借风势燃烧得更旺,取决于自己是一根火柴,还是凭核心能力聚起来的一堆柴火。斜杠青年“稳定”多,而只把自己放在一条轨道上,看似舒坦又安逸,其实最不安全。

猜你喜欢
斜杠乔治约翰
宋徽宗:“天下一人”还是“斜杠青年”
“斜杠”时代,请看江淮恺达X6轿卡全能版如何接招?
当青年加上“斜杠”——解析“斜杠青年”
“斜杠青年”的斜与不斜——“斜杠”实际是对青春宽度与广度的追求
游乐场(上)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
窗 前
乔治和他的斧子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