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圈里的“国际刑警”—专访军信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学军

2016-11-26 00:24李丹编辑胡是飞摄影王大鹏设计孙星
留学 2016年22期
关键词:留学生学生

记者_李丹 编辑_胡是飞 摄影_王大鹏 设计_孙星

留学圈里的“国际刑警”—专访军信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王学军

记者_李丹编辑_胡是飞摄影_王大鹏设计_孙星

从国际刑警,到留学安全专家,王学军经历了什么?他的目标是什么?专注于留学安全的军信,有无未来?

王学军

北京军信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澳大利亚Wollongong大学跨国犯罪预防专业硕士,曾在公安部任职21年,原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成员,曾长期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留学、工作和执行特殊任务,2010年荣立公安部一等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海外安全防护体系的研究和互动体验式的海外安全培训。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国的出国留学人员数量正在逐年增长,2015年,出国留学人数更是首次突破50万人大关。飞速扩张的市场催生了众多的留学机构,从美高留学到硕博生访学,从留学住宿到归国就业,各种解决留学生需求痛点的业务不一而足。然而,与留学生关系最大、需求最迫切的留学安全业务,国内却少有人涉足。当然,也有眼光独到者,例如王学军。

2013年,公安出身,有着出国留学经历,作为国际刑警、维和警察掌握了国外执法经验的王学军,辞去公安系统的公职,将目光瞄准了留学安全,创办了一家专注于中国留学海外安全培训、发达国家社会风险研究与防范的机构—军信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军信”)

在留学安全这个细分领域,王学军的资质可谓得天独厚,而军信也一直扮演着行业领跑者的角色。这家机构首创“中国留学生海外安全防护体系”,致力于留学生安全意识和安全能力的培养。现如今,从北京发家的军信,通过深圳、广州、南京、长沙、江阴等地的分公司,已经将自己的影响力辐射到了全国。目前,在上海、成都、大连、西安四市,军信的分公司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中,而在留学生集中的地区,军信的海外分支机构也正在建设中,王学军距离他“唤醒大家安全意识”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从国际刑警到留学安全专家

现为军信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创始人的王学军,最引以为傲的职业经历—曾是一名维和警察和国际刑警。

大学毕业,受父辈影响,21岁的王学军进入中国公安部工作,之后成为了一名国际警察和维和警察。在此期间,作为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的一员,王学军协调中外警方处理警务工作、处理跨国重案要案。“作为警察,我们有两个职责,一个是抓捕、惩罚犯罪分子,另外一个就是保护人民,同时还要预防犯罪。基于我的经历,我发现80%的案件,当事人如果有安全意识和技能,完全可以避免伤亡。”王学军告诉《留学》记者。

工作期间,因为表现突出,王学军被组织授予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嘉奖近十次。“2010年,海地首都太子港发生7.3级地震,30万人死亡,其中包括中国8位执行任务的维和人员。地震之后,我们成立了一个救援队,我作为公安系统的7个代表之一,前往现场协调并且参与挖掘,最后把同事的遗体带回中国。”回忆起那段经历,王学军依然感慨良多。经历了枪击、爆炸、余震和流弹不断的地狱式的生活,王学军戏称自己“大难不死”。

“我不希望看到这个社会发生任何的安全事件,我希望全世界和平,但是我们只要活在这个世上,随时随地、每时每刻都会面临安全问题。”于是,总结经验教训,尽可能避免悲剧的发生,便成为了40出头的王学军给自己的新的人生规划。

“正是因为经历了极端的安全状况,所以我想把我的经历、经验、知识总结一下,能让国人,特别是一个特殊人群—留学生,能够受益。我希望通过我自己的努力,让他们的安全意识跟安全技能能够得到提升。”于是,这位有着国内执法、国外留学跟工作经验,经历过极端的安全事件的国际刑警,开始总结自己的经验教训,致力于提升留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

择校不光看专业和排名,也要考虑安全因素

提起为何将目光锁定在了留学群体上,王学军坦言,是因为自己有过留学经历,经历过跟普通留学生类似的问题,所以,特别能“感同身受”。参加工作之后,王学军先后三次前往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中外警方的高层交流,并最后在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英文名:University of Wollongong)取得了全球唯一的跨国犯罪预防专业的硕士学位。

北京军信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中国留学生海外安全培训和发达国家社会风险研究及防范的专业机构,首创“军信安全”中国留学生海外安全防护体系。“军信安全”体系特别针对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特有的社会风险,由军信专家团队自主研发完成,包括择校安全评估、出国前安全培训和出国后安全服务三个组成部分。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武汉、郑州等城市都已开班,服务范围涉及全国。

在他看来,留学生是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在刚成年或者更小的年纪就出国,这些人要面对的是全新的、完全陌生的世界,父母不在身边,不熟悉周边的人,法律制度、生活习惯都跟中国迥然不同。其挑战之大,不言而喻。尽管身处科技高度发达的世界,但人们面对的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小觑。”于是,王学军决定先“攻”留学生这一人群。“让他们受益之后,接着带动他们的父母,然后再传输到他们周边的人群,大家都能够增强安全意识,这样全民的安全意识能强起来。”王学军说。

2013年,王学军开始筹备军信,几经周转,研究出了“军信安全体系”,将择校评估、出国前安全培训、留学后安全服务囊括其中。而择校安全评估体系,正是“军信体系”中的首要内容。

据王学军介绍,国外的安全评估体系目前已经比较完备,城市犯罪率、地区犯罪率、校园犯罪率数据都有严格的统计。在王学军看来,学生在择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国家、专业、学校、排名等因素,还需要把安全也作为其中的一个指标。“如果有三所学校,专业、排名差不多,选相对安全点的那所学校。如果这个学校专业你非常喜欢,而且是唯一的,排名很高,专业最棒,就非他不可了,但是学校所在城市、区域犯罪率相对较高,你把安全弦崩紧一点,也是很有必要的。”王学军说。

在此,王学军提到了曾发生在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些留学生安全案例。“外界普遍认为,南加大是最不安全的学校,但是因为2012、2014年两起案件有三名中国学生遇害,校方、警方、外交方都很重视,采取了很多安全保障措施,学生晚上出行、离开学校、需要护送的时候,学校都会满足。而且那边的学生更加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夜间不会单独外出,安全意识这根弦崩得很 牢。”

提到安全意识,王学军指出,相比国外,国内的安全意识普遍较低。而在王学军看来,留学安全意识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定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再拿乘号关联,正确的人,乘以正确的地点,乘以正确的时间,乘以正确的事件,等于安全。”而由于这套安全意识公式的独创性,王学军还申请到了知识产权。

“做事情之前,拿这四要素衡量一下,然后再做,养成习惯了,安全意识自然就会上来。比如说参加一个国外的聚会,我看下时间,会不会太晚,因为晚上零点到两点是最不安全的时间段。然后再看地点,倘若是非常安全的区域,没问题。第三个,人—谁组织的聚会,一看乱七八糟的、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就打个问号。第四个,在参加聚会的时候,要做什么事情。还没到喝酒年龄我不能喝,然后不能吸毒,还要特别注意,不要被别人投毒或者往饮料里放东西,可以拿个啤酒瓶拧开了,不离开视线,参加聚会不要独行,要有伙伴,这样就没有问题了。”

南加大学中国留学生2起安全事件

2012年4月11日,美国南加州大学校园附近早晨1点钟发生枪杀案,两名南加大中国留学生在一辆宝马车中遭到枪击。据悉,二人均为南加州大学电子工程系研究生,情侣,男生瞿某,23岁,来自于吉林,女生吴某,23岁,来自湖南常德。做案动机为抢劫,案件发生在南加大校园附近的Raymond Avenue2700街区。

2014年7月26日,南加州大学一名24岁的中国留学生纪某某尸体在学校附近的公寓里被发现。据警方调查称,纪某某为南加大工程学研究生,在校园附近被3名男子袭击头部,事发后返回公寓身亡。

安全技能提升三部曲:远离风险、智慧避险、紧急脱险

除了安全意识的培养与提升,军信更加重视的,是安全技能的教授。“留学安全不仅仅等同于安全。”王学军告诉《留学》记者说,“由于我在国外留过学,并有着多年的海外执法经验,我知道留学安全首先是要教会孩子远离风险的能力,让孩子了解所在国家的法律制度,熟悉民情、社情、警情、匪情等多种情况以后,再去学习一些应对风险的能力,才能实现真正的留学安全。”

而学生安全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留学前安全培训获得。为了确保短期培训的高效,军信开设了12门课,聘用出过国、留过学、精通海外执法和海外安全问题的海外专家,致力于教授学生远离风险、智慧避险、紧急脱险这三种能力,通过短期实景培训、家长免费复训、学生多次免费复训,对学生掌握能力进行强化与提升。

在王学军看来,确保留学安全,应该是以预防为主,远离风险因此便成为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留学生在出国之前做好充分的安全准备。包括在择校时先了解到学校安全系数的排名,充分了解留学国的民情社情警情匪情、法律制度、风俗习惯。“告诉学生其他国家的法律制度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西方警察执法是什么样的,西方犯罪分子的心理,怎么实施犯罪,让他们掌握远离风险的能力。”王学军说。

然而,仅仅远离未必奏效,对于防不胜防的危机,王学军认为,仍能够通过冷静智慧应对,从而化险为夷。而这种智慧避险的能力,通过军信的实景培训,学生掌握起来,效果甚佳。“我们模拟很多场景,被绑架的场景,被抢劫的场景,被警察执法的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真实经历过一次非正常事件后,这辈子都会铭记于心了。”而针对安全习惯短期内无法真正养成的事实,王学军将自己的实景培训课程完善,演化为两个方面,给家长免费培训,并提供8次免费的复训课程。“让家长配合着一起训练,能够督促孩子不断练习。而像紧急自卫术等等一些需要实战实操的东西,需要反复的提升和强化,在培训之后的三年时间里,有8次免费复训的机会帮助学生不断强化所学知识。”王学军说。

“最后,你做出很多努力了,对方仍表现得穷凶极恶,依然要致你于死地的话,这时候你必须奋起反抗,所以紧急脱险,即所谓的防身术,就要派上用场了。”针对这种情况,军信聘请了专门的特警,针对不同类型暴徒教授学生相应的应对方法,让学生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一招制敌,尽快脱离危险。“即使在这个时候我们还是要以智慧避险为主、意识优先为要,尽量不要以身体或者武器来解决问题,建议女孩儿可以随身携带防身的东西,美国有一款非常棒的强光手电,其高电流会在短时间内迫使歹徒本能的保护自己的眼睛,从而为自己赢得逃跑的时机。”王学军告诉《留学》记者。

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

“安全是相对的,没有绝对安全的地方,也没有绝对安全的事情。唯一安全的,就是时刻知道自己并非安全,并依靠深入骨髓的安全习惯,让自己时刻处在安全环境之中。”对于留学安全,王学军的观点虽犀利但却令听者信服。

提及留学生在海外有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王学军将其划分为心理安全问题、性骚扰和性侵犯问题、法律风险和警察执法问题、信息安全问题、涉财暴力犯罪、枪击和爆炸类等六大类。“事件发生的频率递减但事件的危害性递增,留学生在进行安全学习的时候,也要按照这个顺序,对较容易发生的事件提起足够的关注,对较危险的事件学会必要的应对措施。这样,海外留学的安全系数就会大幅度提升。”

对于军信的未来,在海外进行业务延伸、完善军信的服务体系,是王学军一直以来的一个心愿。“我们在中国留学生的主要聚集地,例如美国东西海岸,加拿大多伦多和温哥华,澳洲的悉尼墨尔本,英国的伦敦,正筹建军信的海外分支机构,同时也会跟优秀的合作商合作,继续推广跟安全有关系的后续跟踪服务,包括学生在海外期间的安全咨询。只要是我的学员,安全咨询是终身的免费提供,可以随时咨询。”王学军说。

在此之上,王学军还有更宏大的愿望图景。他对《留学》记者谈到,自己“想要唤起全民的安全意识,因为出不出国都需要有安全的概念”。而眼下,尽可能多地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安全意识,设立更多的培训点提升学生的安全能力,正是王学军所致力于做的事情。“我很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我觉得出不出国,安全问题都很重要。但目前短时间内,我更关注留学安全这个领域,希望在全国各地都有我们的专业培训,让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认识到留学安全的重要性。”

快问快答

在王学军看来,目前的中国,全民安全意识太差,安全意识推广和普及,还会是一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为此,王学军奔波在全国各地,不断地到大学、中学、国际学校、银行等地现场宣讲。“我把这些当成很开心的事情去做,有无成效,并不着急。我相信只要慢慢讲下去,就能唤醒大家的安全意识,安全意识唤醒了,我觉得留学安全这件事情,就有谱了。”王学军说。

Q=《留学》记者 A=王学军

Q:最近留学安全事故频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A:整个世界现在并不是很太平,这都跟利益有关系。各国为各国利益,民族为民族利益,自己为自己的小算盘利益。各个国家不同地区不一样,越穷的地区相比来说,安全问题越复杂,越突出。富裕地区纳税人多,相对来说配置社会资源、警力、治安力量就强,控制就会好,物价地价上涨,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反之会形成恶性循环,就是马太效应。这两种循环造成了不同地区,犯罪率不一样,治安情况不一样,所以出现这些情况。

Q:有种观点说,外国的治安环境不如中国,你同意吗?

A:不同意。安全是没有绝对的,安全是相对的,不能一下绝对说,外国还包括伊拉克等高危地区,我们如果去了那里就待在基地里头,不乱出入是完全没事的。如果说这里好太平,我哪都敢去,不管时间点,大大咧咧,你说安全吗?再说中国的问题,城乡结合部,肯定相对治安比较乱。另外我们统计数字没有国外统计的这么清楚,而且我们对青少年犯罪,惩罚措施并不严厉,其实在国外的话,青少年是一样要承担责任的,就校园暴力来说,国内不比国外少。

Q:其实跟国外相比,国内安全意识和安全习惯还是比较缺失的,是吗?

A:实话实说,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来说,中国的公民和学生,我觉得相当多的人,不发生在自己身边,甚至不发生在自己身上,他对安全问题的重要性就没有深刻的认识。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出国前的时候,家长会把安全放在第三位或第四位,然而有意思的是,在孩子出国后,再来做统计的话,90%的家长就会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Q:针对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安全问题,你会给出哪些建议,他们留学期间如果真遇到了危险,应对方法有哪些?

A:我希望留学生在出国前,真正地全面地了解更多信息,并培养自己的安全习惯,出国前有安全习惯,我认为是最重要的事情,防范于未然。出国后,隐蔽好自己,融入社会,别露富,这样的话,其实才最好的保护自己。万一遇到问题了,遇到抢劫了,智慧应对,紧急脱险。当然我们手里面应该常备学校校方电话、警方电话、外交方面的电话,准备一些应急的东西,包括防身强光手电等。这样的话,就可以全方位立体化地保护自己。

猜你喜欢
留学生学生
缘何“问道扶桑”?——留学生如是说
快把我哥带走
留学生的“捡”生活
第一章 天上掉下个留学生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留学生郑睿:我是奶粉“小买手”
学生写话
北京外国留学生的规模与结构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