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涩年华的写真

2016-11-26 01:14
唐山文学 2016年6期
关键词:米兰时期小伙伴

周 烨

《阳光灿烂的日子》:青涩年华的写真

周 烨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主人公是一群青春年少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激情奔放,敢想敢为,顽皮孟浪,一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模样。他们怀揣理想,生龙活虎地前行,但路上的坎坷令他们始料不及;他们敢于探知,但未知大门中理当忌讳的并不清晰;他们情感丰富,友情爱情在纠纠结结中继续;他们从少年走向青年,如同从花蕾含苞到绽放为花朵,需要挣扎,需要奋力,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需要园丁的培育。当他们走向成熟向少年时期回眸时,发自内心地感慨是:哦,那时的我们是那副模样,那时的我们怎么会是那副模样。是啊,一个人必定会从少年走向青年和成年,人生轨迹所呈现的一定是从青涩期到成熟期的过渡,有着太多的人生经验需要品悟。

一、小荷要露尖尖角的镜像

少年时期的孩子们眼中什么都是新鲜的,什么都想试一试,他们觉得自己已经有主见有能力,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了,他们毫无顾忌执拗自信地想要走自己的路,即使他们的所想所为会被成年人限制、呵斥,但他们会逆反,他们会暗中较劲地趟一趟自己的路。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初入观众眼帘的虚实相间的画面伴随着主人公的画外音:“我的故事发生在夏天……太阳总是有空伴随着我,阳光充足,太亮了,使我眼前一阵阵发黑……”画面的基调是梦幻的,梦幻中打开了主人公少年时期“文革”时代北京城的记忆大门。

中学生马小军一脑子的英雄情结,他想到战场上与敌人浴血奋战,做保家卫国的英勇壮士;他结交朋友,重情重义;他争强好胜,和别人较劲;他贼大胆,天不怕地不怕;他显摆特长,觉得自己就是有能耐,他甚至敢于品尝早恋的果子。

确实,马小军的英雄情结是有英雄举动为例证的。马小军是一群小伙伴的头头,小伙伴们都心甘情愿地跟随他,他行侠仗义般地向眼中的“敌人”交战。小伙伴中无论谁受到点委屈,他都会毫无畏惧地冲上前去打抱不平。他甚至学会了不用钥匙就能开门的本事,可以随便进出别人的家门,看看别人的家中生活是什么样的,他还学抽烟,学打枪,和比自己年龄大的“梦中情人”谈恋爱。在非常时期的文革时代,孩子们的学习负担不像当今同龄孩子那样沉重,所以客观上为马小军和他的小伙伴们提供了充足时间去做自己自由世界中想做的事情,尽管有些事情做得很离谱。

少年时代马小军的成长让观众看到了这个年龄孩子的天性,这样的天性尽显幼稚天真的个性,是活泼奔放的天性,是能够在人生经历的白纸上尽情泼洒笔墨作画的年龄段,这个时期尽显生命长成时期的旺盛活力和张力,这种生命活力和张力正如杨万里的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讁的寓意

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更何谈缺乏人生阅历的年少之人的人生。在这段需要摔打历练的人生中,马小军收获了对与错的尝试和启迪,收获了人生历练,走向了理智和成熟。同时,更让观众收获了年少的孩子们尤其需要关爱的道理,鲜明地感受到这个时期的孩子特别需要人生导师的教诲指引,就如同成长中的一株株小树苗需要园丁修枝打杈一样,帮助他们摆脱成长中的困惑和迷茫,能够鲜亮茁壮地成长。

马小军年少时的成长迷茫是在幻想与现实中的莽撞,他以自己的青涩自恃成熟,用自己很幼稚想法去框定他人,得到的结果自然是适得其反。譬如马小军喜欢米兰,迷恋米兰,他想让比自己大了好几岁的米兰做自己的恋人。马小军对米兰的迷恋是错把姐弟之情看成了爱情。大姐姐的米兰喜欢马小军,关心马小军生活中的一些事情,还和马小军合过影,一起热烈交谈,一起穿泳衣游泳,一起跳舞,一起到郊外夜游,这些都被马小军看成涌动两性相爱情感的缘由。因而,马小军特别愿意在米兰面前表现男子汉的魄力,在米兰面前他狂躁粗暴地打架,他很有烟民的架势地吸烟,他跟随米兰的朋友到野外打枪,他将自己压抑不住的爱情表达给米兰,让米兰感到幼稚可笑,并没有当作成一回事时,他甚至对米兰施暴。马小军对待米兰的作法让唯他是尊的小伙伴们生疏了他,甚至要教训下他。在一起游泳时,一个小伙伴一脚将他踹进泳池中。是不是自己的行为确实是错误的,马小军开始了对自己行为的审视和反省。

其实,剧情展示出的少年们从幼稚向成熟人生成长的镜像绝对不是个例,仅仅表现在马小军身上的,观众们照样看到了米兰、刘忆苦等剧中主人公的幼稚与成熟。米兰是个特别追求另类和时尚的女孩,每天都要精心打扮自己,让出现在众人之间的自己被人瞩目。她时常戴着一副墨镜,走路时让自己的姿态很性感。刘忆苦特别喜欢玩枪。觉得男人和枪是联系在一起的,能玩枪的男人最有“范儿”。这些年少时期的认知和言行曾经那样支配他们的言行,可当他们在青春长成时期回头再看时,都觉得那时那事是年少不经事的笑谈了。

三、结语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虽然讲述的是文革时期少年成长的故事,但反映的是永远的人生少年时期向成年成熟时期成长的道理,对于今天正处于相同年龄阶段的我们,是一幅自画像,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通过对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品味,当引起我们对品格和行为的自警,家长和学校对这个阶段的孩子们应多些理解关怀和引导。

作者单位:东北师大附中高二(2014)20班

周烨(1999—),女,满族,现就读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二(2014)20班。

猜你喜欢
米兰时期小伙伴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米兰·昆德拉的A-Z词典(节选)
文艺复兴时期的发明家
开心一刻
一战时期蛰豪战(10)
“小伙伴”等十七则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2017春夏米兰时装周
河里的小伙伴
致远方小伙伴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