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陈出新
——故缘夜话六十七弹

2016-11-26 07:06■熊
中国诗歌 2016年10期
关键词:专号卓尔书店

■熊 曼

推陈出新
——故缘夜话六十七弹

■熊 曼

八月,浓夏,知了声声。办公室灯火通明,打印机、复印机、电脑键盘在人们的指尖下劳作着。2016武汉诗歌节的消息刚刚对外发布,一些咨询电话便打进来了。其中,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八旬老人,她用颤巍巍的声音,在电话里一遍遍地求证北岛的消息,她想看看曾经的偶像。

下班前,谢克强打来电话,遥控指挥,“今晚开会,老地方……”云云。

2016武汉诗歌节

桌面上除了最新一卷的《中国诗歌》,还堆着厚厚的文字资料,分别是:诗歌节活动指南、拟邀请嘉宾目录、诗歌节LOGO等等。

“今年的武汉诗歌节规模较去年更大,邀请嘉宾也更多。如何办出新意和影响,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多多献言。”阎志道。

“我前段时间去内蒙参加一个活动,叫‘诗歌那达慕’。下飞机后,从机场到市区的途中,随处可见关于诗歌节的消息,更令人震撼的是,路边广告牌上展示的不是商品,而是一张张诗人的脸,整个市区都洋溢在诗歌的海洋中。当地政府部门对诗歌的重视,令我们感动。所以,我建议咱们也要做诗人展。”车延高热心推荐道。

“越是大规模的活动,越需要各方的协作。路边悬挂诗人展示牌,想法很好,但需要得到相关部门的支持才行。”阎志笑道。

“卓尔书店场地也挺大,不行就放在卓尔书店展出吧。为期半个月,对武汉市民开放。”车延高建议道。

“可以。卓尔书店在市中心,地理位置很好。明天你就联系广告公司。”阎志对刘蔚道,“本次诗歌节一共邀请九十九位诗人,每位诗人配照片和一首代表作。”

“配个简介吧?力求完整。”谢克强补充道。

“不要,尽量干净、纯粹,以文本来吸引人。”阎志道。

关于诗歌节的一些细节问题,在大家的讨论下逐渐水落石出。可关注本卷卷首的“2016武汉诗歌节侧记”,这里不再详述。

微信诗歌

读屏时代,借助微信这一工具,诗歌走到了大众面前。公众号的出现,改变了人们对诗歌的印象。以前诗歌的读者非常小众,现在几乎非常普遍。

“我最近在微信中,相继推荐了一系列我喜欢的诗人的作品。”阎志喝了一口茶,不无得意道,“转发到朋友圈后,引起了很多不写诗的朋友们的关注和讨论,留言拍砖者有之,喜爱转发者有之,这倒令我没想到。”

“呀,你还挺与时俱进。”车延高道。

“物质生活好起来了,人们需要精神生活的充实。读读诗,怡情养性,挺好。”邹建军摇头晃脑道。

“微信的转发与传播功能,确实强大,但人人可成自媒体的年代,信息来源渠道难免良莠不齐,需要甄别。”谢克强淡然道。

“对于诗歌利大于弊。我经常在微信上读诗,前天还读了一组咱们小熊发在《长江文艺》上的诗,写得好。”车延高说着,突然目视前方,一本正经道,“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他模仿毛泽东的湘潭普通话再次逗乐大家。

2017,《中国诗歌》将全面改版

“我有一个想法。”阎志转动着手里最新一卷的《中国诗歌》,胸有成竹道,“本书自2010年创立,至今已经七年了。七年,我们坚持了我们该坚持的,但接下来也需要一些创新。”

“说来听听。”邹建军饶有兴趣道。

“虽然不少诗人读到《中国诗歌》,都说是目前国内办得最好的诗歌读物之一,但我们不能固步自封,要时刻警醒,敦促自己进步。”阎志喝了一口茶,清清嗓子道,“我们目前的问题是,一,内容偏饱满,阅读量大,读起来有压力。二,板块多,但不够突出,且当月过后容易被遗忘。这也是所有诗歌读物面临的问题。”

“你说详细点。”谢克强眯缝着眼,若有所思道。

“目前,我们一年出两个专号,一是每年第六卷的网络诗选专号,二是每年第十二卷的民刊诗选专号,这两卷书销量最好。我的意思是,剩下的也可以这么出。”阎志解释道。

“我明白了。”车延高道,“除去这两个专号,还剩下十个专号。可分别出什么好呢?”

“目前已有网络专号,民刊专号,新发现特辑,建议增加实力诗人专号,女性诗人专号,大学生诗歌专号等等。每人发十首左右,一本书发30-40人,重点推,推精品。”阎志说着,因为兴奋,脸颊闪着亮光。

“可以。建议增加一个爱情诗歌专号。”谢克强不失时机地补充道,引来大家一阵善意的调笑。

“别笑。”谢克强敲敲桌子道,“一切的创新,都要尽量具体化,要有可操作性。今晚确定下来后,就要开始约稿了。已是8月份,一年又过去了三分之二。”

是啊,时间如流水。君不见,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又白了少年头。窗外,夜色渐渐深沉下去,如杯中茶水,而关于诗歌的讨论还在继续。欲知后事如何?请关注2017新版《中国诗歌》。

猜你喜欢
专号卓尔书店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我的报刊·我的童年”有奖征文
孤独星座上的光芒
最美书店
卷首语
一抹白
一抹白
在书店
轻松阅读,备战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