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企观察录

2016-11-26 10:16文_三
读者·原创版 2016年2期
关键词:计划性逻辑性电车

文_三 田



日企观察录

文_三田

/论欺软怕硬/

有人说日本人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你要毕恭毕敬,他就得寸进尺。但这只是个表象,因为“软”和“硬”的定义在中日语境里并不相同。中国人的“硬”是一种情绪上的强势,有时候表现为“凶”;日本人理解的“硬”更多是思维观念上的固执和绝不动摇的坚持。

/日语的逻辑性/

经常跟欧美企业打交道的日本中小企业比一般的中小企业业绩更好,据说是因为逻辑性高的英语替代了啰唆的日语,而意见表达更直接,便于下结论,使得经营效率更高。

/跳电车/

跳电车自杀那么惨,为啥大家还要跳?我和同事分析的结论是“非计划性自杀”。据说早前日本人的自杀方式多是跳楼,后来房地产业主对办公楼的管理变严,人们基本到不了楼顶,而且现在的办公室多是中央空调,没法开窗跳,所以若有人想自杀得另辟蹊径。投湖、跳火山之类需要计划和勇气,而周一早上的满员电车绝对能触发“绝望一族”的原始冲动和决绝。

/五月病/

“五月病”患者的卧轨自杀是日本城市交通的致命伤。因为四月是日本公司新年度的开始,新人入职,老员工转岗,一个月下来,适应还是不适应自见分晓。五月初,休完黄金周长假一回来,无论是原本厌烦工作的,还是刚刚养成厌世情绪的,遇见铁轨就一下迸发出来了。

/工作方式/

日企领导喜欢“万事先报告、没事多联系、小事也商量”的下属,我这样什么事情都想自己解决的特吃亏。现在我学“奸”了,遇到什么问题先报告给上级,让他定夺,等他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再说出自己的意见。

/黑企业/

被职场人列入黑名单的日本企业有三种类型:1.筛选甄别型:营造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适者生存;2.消耗使用型:强迫员工长时间工作,榨干最后一丝精力;3.秩序崩坏型:人手不足,雇员无证上岗。

/计划性/

日本人喜欢按部就班,强调计划性,深信秩序即效率,什么都打好提前量。比如,去赴约最迟也要提前5分钟到,出地铁时在车厢里就拿出月票,小便时快进厕所前就拉开裤子拉链等。

/白领群像/

你用iPhone,穿青山洋服,泡星巴克,玩Facebook,宅在家租DVD看大片,听歌上Youtube,看新闻去日本雅虎,对综艺节目了如指掌,对吉本剧场的艺人如数家珍,牛肉盖浇饭只吃吉野家的,约饭局去和民,喜欢渡边谦胜过莱昂纳多,喝酒便讲黄色笑话……如果上述条件都符合,你应该还在日本挤电车。

/论效率/

据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日本人真的很没效率,3个日本人的工作量都比不上2个美国人,这还没算日企里不给钱的加班工时。不过,韩国人的效率更低。

/医药/

上周认识几个医药公司的朋友,闲聊中得知,日本很多制药公司喜欢招中国医生做新药研究,特别是外资企业。究其原因,据说是因为中国医生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相对较低,而日本药厂研究人员的年收入都是千万日元以上的,这吸引了不少挣外快的中国医生。反观日本,对医生的过度膜拜也是个问题。

猜你喜欢
计划性逻辑性电车
逻辑性
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小学生个性化学习
浅谈法律解释的重要性和方法
巧引路轻点拨,豁然开朗
变电技改大修项目储备工作的管理探索
由电车引出的故事
大班幼儿计划性培养的体验式活动策略初探
电车奶奶
要有计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