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2016-11-26 11:04
决策与信息 2016年32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劳动岗位

汪 燕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550025

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 打造实践育人新平台——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

汪 燕

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550025

本文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探讨了在勤工助学工作面临育人困境的形势下,通过将勤工助学与岗位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结合,从而强化了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打造出了勤工助学育人新平台。

勤工助学;岗位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在当前高校学生工作背景发生变革的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渗透至管理、服务、实践中,实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而勤工助学工作不仅是济困助贫的资助手段,更是行之有效的育人手段,是实践育人的新平台。现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对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强化与实践育人平台的打造进行些微探讨。

一、勤工助学工作育人困境

以贵州师范大学为例,勤工助学工作尚存在以下困境,其育人功能未得到充分发挥。

(一)对育人功能认识不足。在高校勤工助学工作中,仅仅将勤工助学落脚在“济困”上,忽略了“育人功能”的发挥,将学生参加勤工助学或仅仅视为一种提供经济报酬的手段,没有注重对学生责任感、奉献意识、敬业精神的教育,没有挖掘勤工助学在团队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德育资源,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没有较好地实现学生的经济和精神的“双解困”。

(二)岗位设置不足。在校外勤工助学岗位的拓展方面,由于学校搬迁至远离市区的花溪校区,校外兼职机会较少,且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在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的设置上,存在岗位数量少,岗位类型单一的问题,勤工助学岗位多集中在打扫卫生、收发信件、整理资料等劳务型,服务型岗位,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知识优势和潜在的创造精神。

(三)心理关怀不够。在学校勤工助学工作中,参与勤工助学活动的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由于面临着比同龄人更大的经济、学业及就业等方面的压力,这些学生更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更容易出现焦虑、精神压抑等不良心理状态。在我们的工作中,更多地倾向于为贫困生提供经济资助,而忽略了对贫困生的精神激励,仅仅关注了贫困生的物质诉求,而忽略了对贫困生的心理关怀。

二、勤工助学工作育人新平台

(一)与岗位教育结合,提高敬业精神。在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背景下,我们将勤工助学工作与岗位教育相结合,积极拓展校外勤工助学市场,科学合理设置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既为学生提供劳务型、服务型岗位,又为其设置技能型、助研型岗位,既有先试后聘要求,又有竞争淘汰机制,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同时我们注重开展岗位技能培训,以帮助学生顺利融入角色,教育学生在勤工助学工作中加深对社会的认知,加深对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了解,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心态,增强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在工作过程中,我们号召勤工助学指导老师切实践行服务育人、管理育人、实践育人的理念,注重言传身教,热心扶持、真心鼓励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成育人目标。

(二)与感恩教育结合,培养奉献精神。在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背景下,我们将勤工助学工作与感恩教育结合,创新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学会奉献爱心,回馈社会。在我校持续开展15年之久的“爱心家教”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爱心家教”即由贫困学生为困难家庭进行免费家教服务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良好思想品质,增强学生劳动意识,达到在实践中锻炼能力和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爱心家教”工程自2001年7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15期,千余户贵阳市低保、残疾家庭受到帮助,近两千余名师大学子加入了爱心行列。“爱心家教”活动,不仅拓宽了勤工助学的渠道,其“以贫帮困”的理念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同,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影响深远。

(三)与劳动教育结合,增强劳动意识。在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背景下,我们将勤工助学工作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增强学生劳动意识。我们将劳动教育经费划拨至各学院,由各学院组织学生开展学院楼及校园公共区域卫生打扫和文明监督工作。班级、个人参加劳动教育的情况是评选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重要依据,学院要从劳动教育经费中拨出一部分用于奖励表现突出的班级及个人,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劳动教育活动拓展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渠道、丰富了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形式和载体,缓解了部分学生生活困难问题、培养了学生自食其力能力和自强奋进精神,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干净、优美的校园环境,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四)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提升心理素质。在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背景下,我们将勤工助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将经济资助与精神“脱贫”结合,在勤工助学过程中把对学生的心理关怀放在首位,丰富和充实他们的心理资源,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在岗位招聘过程中,同等条件下,我们会优先录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温暖和关怀;在岗前培训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增强其心理素质;在工作过程中,我们会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悉心指导,热情关爱,及时鼓励、肯定他们的工作成绩,让其体验到自我价值感,树立起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通过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榜样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其他同学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在强化勤工助学育人功能的背景下,我们将勤工助学与岗位教育、感恩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心理素质,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扶贫更扶志,济困更育人,丰富了勤工助学育人方式,打造了实践育人新平台。

[1]王庆华,刘振球.坚持三个统一,强化勤工助学实践育人功能[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4):11.

[2]薛浩.高校勤工助学工作的育人功能[J].江苏高教,2004(2):113:114.

汪燕,女,教育学硕士;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劳动岗位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作品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彩版作品(1)
热爱劳动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