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制中渲染并营造情境的江湖本色——兼论陈广德诗性的自我定位

2016-11-26 12:59刘振坤江苏
连云港文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广德吕剧含苞

刘振坤/江苏

在克制中渲染并营造情境的江湖本色——兼论陈广德诗性的自我定位

刘振坤/江苏

毫无疑问,自从走进诗人行列的那一天起,广德兄便有意无意地为自己确立了诗歌的创作方向,那便是渲染并营造属于自己的以抒情、轻灵、唯美为风格的诗歌江湖。用著名评论家沈建先生的话来说,“广德兄一直在写着这种本土化的小诗……”我想,沈建先生于此所谓的小诗在某种意义上所指的仅是诗歌的体量,是与宏大的叙事诗相对而言的。就广德兄创作的量和质来看,这些“小诗”决不能等闲视之。相反,其在诗歌文本美学风格的塑造上,呈现出一种“……诗行步步有情,诗段步移情异,篇幅虽小却境界阔大,物象古奥却诗意鲜活”的大气象。而《聆听草色喂养的江湖》这一组诗歌,再一次强化了笔者对其美学风格追求的判断。

如在《吕剧:在想象中遇到的知音》中,诗人成功地将我国八大剧种之一的吕剧以诗歌的形式予以解构重现。在这首诗歌里,有吕剧唱腔的苍凉,舞台上表现人生坎坷步伐的踉跄;有吕剧“四大件”乐器的组合,亦有传承已久的曲牌的一一浮现……所有这些,都在指证一件事情,那就是诗人对于吕剧艺术的烂熟于心。不仅于此,这首诗歌还借用经典剧目《李二嫂改嫁》的背景,表达了诗人悲悯人生、对弱者同情的善意情怀,和对美好事物的极力维护与赞美。“门外有雨犀利。”这雨显然是李二嫂内心飘洒的悲凉之雨,毕竟寡妇门前是非多,想爱却不能爱,况且又是在那样一个新旧思想严重对立的时代。尽管只是简单的六个字,却传递出极其丰富的信息。接着,诗人“在雨外推敲那页唱腔中的留白,让烈性扶起一条泥路,搭救心底的那朵明亮。”在此,诗人并没有将自己完全置身事外,他似乎看到了李二嫂内心深处的苦苦挣扎,唯以“烈性”的举止方才能够把人生原本逆来顺受的“泥路”给踏破,进而将心中如月亮一样美好的爱情予以拯救。

当然,在这首诗歌里,作为主体的“我”表现为时隐时现的状态,诗人时而作俯视状,时而浸染其中,或通过场景变换展示吕剧艺术自身的特点,或通过自己或浅或深的进入将现实与理想、丑恶与美好的现实冲突艺术地表达出来。

诗歌质量的高低以及独特性常常表现在诗人进入诗歌的角度,否则便是互相之间的重复与琐碎。本组诗歌之一的《含苞:发芽的才情》便表现出了诗人不俗的眼光。作为生物学意义上的“含苞”,是自然竞择的结果,但作为形而上的存在,无疑有着引而不发的哲学味道。从含苞到发芽,作为春天里再自然不过的短暂过程,在这里极具象征意义,那便是意味着某种事物的开启、一些事件的开端。“开始融化的是梅在春风里的红,如同晴空在一缕云的飘逸中露出的广阔。”红梅报春,开启了春天的新时代,一切是那样美好,心潮广阔。但由于事物间存在的本质上的客观差异,“在春水暴涨之前的那些潜伏,不动声色。”一些枝丫尚在沉睡,发芽对于这些植物来说时间显得还早,只好在“黑黢黢的疙瘩”里继续酝酿冲破黑暗的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首篇幅较小的诗歌中,诗人对于桃花在春天行进的过程有着极其唯美的拟人化的艺术塑造。“一个踉跄,把桃花搓着衣角的那一声哥哥,堵在喉咙的拐弯处。”农谚有三月桃花雪之谓,是说春季的变化无常。在这里,诗人则用“踉跄”、“搓衣”、“哥哥”、“喉咙”等意象将诸如倒春寒、阴晴变化等自然现象,以及对桃花迎接春天、盼望开放的内心世界一一表达了出来。而一旦阳光灿烂,则峰回路转,于是,人们看到了“回暖时,在墙角的那边,咕噜噜,吐出了一芽羞涩。”纵观这些语句,如此自然、信手拈来,若不是驾驭语言功夫至深者,是难以企及的。

将美好、纯洁的事物呈献给读者是作为一个诗人必须具备的天职,此点,在《金桥荷园:清香点燃的相思》中有着十分充分的表现。“是炊烟里透明的爱情,把风在相约时的柔润一点一点掰碎,一点一点,用在错落有致的光斑上,银子一样的掌声,此起彼伏。”还有如“躲雨的伞,正把游鱼的梦把握出修炼的细节,阳光下,是谁晾晒了可以飘飞的曲子,就有芬芳醒来,把迷恋瓦蓝成倒影。”等句子,不着雕琢之痕,却呈精致之美。另外,在这首诗歌里,广德兄显然表现了一定的克制,“此起彼伏在溪水濯洗过的词语里,欲说还休。”这不仅是文本的克制,亦是诗人内心的克制。

很显然,《风中有树:伸展鸟语的天堂里》这首诗,有着诗人对于人生命运和事物间相互关联的哲学思考。“树是山在风中的响应。风的每一次弯曲,都磨亮难以逃离的光阴。”“每一片曲子都有一个和爱情一同长大的春天。”这些物象之间的内在关联,充分揭示了事物的本质,那便是没有任何事物能够独立地存在。换作人生,意味着没有谁可以逃离时间的魔咒,人生应且行且珍惜。

诗人写桂花,也在写自己。在诗歌《桂花村:张开用太阳镶嵌的臂膀》里,朦胧与绚丽交织,韵味与灵性相拥,情感与理性互动,既有桂花的热烈和醇香,也有人间的真情与挚爱。“把村头丢在时光之外的香收进如花的心境。桂花村以不会凋谢的清丽,向你张开,用一天中最好的太阳镶嵌的膀臂。”在这首诗歌里,最后结尾的一段,极具自足圆融的妙义。“桂花村的香,就这样四散在可以照亮自己的光芒里。就这样,把你托付给未来的日子,不见不散。”生活是如此美好,未来充满希冀与光辉,作为灵魂的“香”,怎么可以丢弃这大好人间呢?此岸与彼岸,统统交给未来。

事实上,正如诗人少年时所居住的古镇窑湾一样,每当于拐角处停留,前面的一切虽皆是未知,但冥冥中又会给你抛来许多如一阵风一片光影或者一声笑语的线索来引领着你。经过多年探索,广德兄的诗歌写作正呈现出了这样的状态,这种内在的艺术关联性,让他的诗歌虽然跨度较大,但却毫无突兀之感。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本文题目中所谓的“江湖”,是指那些最接近自然状态的河流及湖泊。江流的清澈激荡与明确的方向,湖泊的宽阔与接纳百川的胸怀,共同形成了诗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唯此,才能不断抵近诗人为自己所确立的更遥远的方向。

猜你喜欢
广德吕剧含苞
瓜田篱下系列二十七——家乡的吕剧
吕剧进乡村
含苞的小花
一生
浣溪沙·莲
吕剧进校园 唱响家乡戏
浅论黄河口吕剧的传承与保护
朱瑾花
较真
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