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最美的相遇

2016-11-26 16:31李燕清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曾几何时衣裳汉服

李燕清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1)

今生最美的相遇

李燕清

(云南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91)

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到底经历了几世的等待与轮回?三年前的一个傍晚,我独自走在学校的红枫道上,突然眼前闪现一个身影,仿佛从古老的《诗经》中走来,“青青子衿”、“绿兮衣兮”,广袖罗裳、轻罗小扇,步摇流苏。晚风拂过,裙裾飞扬,衣袂飘飘,那是一种灵动之美,一种飘逸之美,古色古香,典雅韵致。当我与之擦肩而过的那一瞬间,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这便是我一直以来苦苦寻觅的如梦霓裳一汉服。她便是我今生最美的相遇。

这么多年过去了,原来我一直不知道,世上竟会有如此美丽的衣裳。她,穿越了数千年的晓雾晨霜,从历史的深处款款走来,虽然姗姗来迟,但只一眼,便再也无法忘掉她的容颜。只一眼,便明白了,什么叫做瞬间倾城。只一眼,便被她的美深深折服。只一眼,她的美连同她所承载的文化韵味便深深地刻进我心里,再也挥之不去。只一眼,便对来自历史深处的她生出一种莫名的情愫。透过那一眼,我仿佛看到了千年前的盛世霓裳。老子曾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而此刻,我想深情地说一句,“汉服有大美而不言”。多么难得的相遇,多么地相见恨晚,与汉服相遇是我今生最美的缘。自从遇见了汉服,我的世界里便多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更多了几许古雅与诗意。

其实,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就在古老的诗词中遇见过她,只是那时的遇见是从文字的描绘中想象她的模样。依稀记得许多古老诗句里她的身影。文字世界里的她,是汉乐府中的“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是阮籍笔下的“被服纤罗衣,左右佩双璜”;是曹子建笔下的“罗衣何飘摇,轻裾随风还”;是李贺笔下的“越罗衫袂迎春风,玉刻麒麟腰带红”。后来,我在电视剧里看到了她,广袖翩跹,裙带飞舞,穿越千年的岁月,恍然如梦。那时我就在想,这如此美丽的衣衫,如此富有文化底蕴的裙裾,为何会埋没在历史的尘沙中,为何不让她在二十一世的今天焕发光彩。那时,我常幻想着有一天,我能身着古典的裙裾,在桃花深处,寻一小屋,沏一壶清茶,焚一炉香,设一台古琴,琴棋书画,诗酒花茶,静守流年。或是着一身绿罗裙,约几位闺中好姐妹,来一段长安水畔的丽人行。抑或是着一袭飘飘大袖衫,模仿古人的样子,体验一回曲水流觞。那时,我以为,她只属于过去,属于历史,就像来自上古时期的甲骨文一样,只属于遥远的昨天,终究是遥不可及,只是梦里一个美丽的倩影,不会在现实的世界里与她邂逅,甚至相识、相知。而我只能隔着漫漫时空,想她的倾城之姿,想她的绝代芳华。

曾几何时,当你陶醉在荧屏中那些美丽的罗裙中时,你是否也有过梦回长安的时候?曾几何时,当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从你身旁走过时,你是否也有过一丝丝的羡慕与失落?曾几何时,当你登上古老城墙的那一刻,你是否也会感叹秦砖汉瓦犹在,而昔日华裳今在何方?曾几何时,当你吟诵“有美一人,清扬婉兮”之时,你可曾想过那伊人所穿的是何等美丽的衣裳?曾几何时,当你独自撑着油纸伞走在雨中的小巷时,你是否会为如今优秀传统文化的落寞而帐然若失?

直到后来,我终于在生活中遇见了她,遇见了汉服,原来她一直未曾走远,一直存在,从那时起,我才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来自西方的服饰在我的世界里掀不起任何涟漪。原来冥冥之中,我一直在等待她的出现,等待一件真正属于我们的传统服饰,等待一件凝聚了数千年中华礼仪与文化的衣裳。

自从遇见了汉服,我便开始深入了解她,了解她的过去,她的曾经。我翻阅了关于她的所有古籍简册,于是,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穿起西装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为什么我们识得扶桑衣装却不识汉家衣裳;为何我们高唱外文歌曲却不识角徵宫商;为何中国自古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也明白了,她和我们之间,究竟隔了多少岁月,其实我们之间相隔不过三百年。然而,就是这三百年,让当今的我们不识她的绝美容颜。或许有人会问,一件衣服能代表什么。事实上,汉服不仅仅是一件衣服,而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外在象征。一人一衣才是“依”,如若丢了衣裳,那就宛若浮萍,身无所依了。我们常常骄傲地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从未曾知道“华夏”一词典出何章。《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云:“中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这便是“华夏”,汉服与礼仪,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就像有一首歌词写到的那样“看我华夏礼仪之邦,仁义满怀爱无疆;看我泱泱礼仪大国,君子有为德远播”。千年的华美衣裳,千年的礼仪之邦。

衣袂翩翩,若轻云之蔽月;广袖飘飘,似流风之回雪。如此美丽的衣裳,怎能不让人一见倾心。五千年华美的衣裳与悠久的礼仪,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我始终深信不疑,有文化底蕴的东西,有生命力的东西,不管隔了多少岁月,也不管历经多长时空,终究是会永远散发迷人魅力。

汉服之美,美在哪里?历代文人墨客用文字吟咏她的美丽,画家们更是把汉服之美发挥得淋漓尽致,“曹水出衣”、“吴带当风”。只想低语一声,汉服之美,无与伦比,独一无二,不可言说。在我心里,她是世上最美丽的服饰。在远久的时代,当他国文明还只会用兽皮树叶遮风避雨时,我们的祖先已创造出了美丽的衣裳。他们用古老的织布机织出美丽的衣衫。他们用古朴的色彩,浸染美丽的罗裙。他们用细小的绣花针绣出精美绝伦的图案。汉服的历史与中华文明一样久远。她有秦之古朴,汉之大气,唐之飘逸华丽,宋之淳朴淡雅,明之端庄雕饰。款式繁多,各有千秋。来自历史深处的汉服,处处渗透着祖先的智慧,凝聚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蕴。

她的美,动人心魄,一眼万年。当我在自己十八岁成人及笄礼那天第一次穿上汉服的那一刻,是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刻,那是“汉家有女初长成”的时刻。

花,是春城一年四季不变的美丽,而汉服是我春夏秋冬不变的守候。“华夏有衣,霓裳如梦。”她,穿越数千年的风雨一路走来,她从未曾离去。“千年的端仪,今日仍美丽。”她,是我多年来内心深处的呼唤与期盼,是我苦苦寻觅的一件衣裳。是上天的眷顾,让我与之相逢,蓦然回首的一瞬间,便注定了我们此生剪不断的情缘。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与汉服一生相随,有何不可?纵使荆钗布裙,便也笑靥如花。

李燕清,女,汉族,云南人,云南大学文学院15级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

G01

A

1672-5832(2016)03-0044-01

猜你喜欢
曾几何时衣裳汉服
动物穿了粉衣裳
汉服新“江湖”
曾几何时
上台说汉服
治麻为布 民着衣裳 潞绸的岁月扎记
漂亮的七彩衣裳
汉服有礼
汉服有礼第一篇:
黑夜是一件衣裳
“曾几何时”:常被误用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