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馨》中的意象分析

2016-11-26 16:31韩杨杨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贝茨炉火劳伦斯

韩杨杨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菊馨》中的意象分析

韩杨杨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70)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界英国现代主义文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诗人和评论家之一。他的长篇小说极具代表性,他的短篇小说更是世界短篇小说中的出色佳作,在内容与风格上特点鲜明突出,其中《菊馨》更是脍炙人口。劳伦斯在《菊馨》无比自然的意象运用,描绘了工业文明下人们的生活现状。本文特地将《菊馨》中的主要意向做分析,通过列车、“黑暗”与“阴影”、炉火、菊花以及花瓶,向读者剖析一个更为深刻的小说主题,表现了意向对主题的作用。

《菊馨》;象征;意象;作用

1 《菊馨》中的意象运用

这篇短篇小说不足两万字,但劳伦斯多处运用意象的象征性:列车、阴影与黑暗、炉火、菊花、花瓶,这些意象有力地表达了整个小说的主题。以下就来分析《菊馨》当中的5个意象。

1.1 列车。在小说的一开始劳伦斯就为读者展现了一副沉重死气的画面,“那辆小火车头,第四号小机车,拉了七节满载的车厢,颠颠簸簸地从塞尔斯顿一路驶来,当啷当啷,响声连天。出现在弯道口上……芦苇荡那边,井口出车台高高隆起,在薄暮的阴霾里,活像红色伤疤的残阳,舔舐着出车台灰褐色的表面。紧挨着的是布林斯利煤矿尖尖耸立的烟囱和粗笨乌黑的井架。井架上的两只轮子,在天幕的映衬下快速地旋转上升,绞车发出一阵阵短促的嘶吼……”[1]。这气势汹汹的列车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它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而它的刺耳的笛声,冒出的黑烟,掠过之处的红色残阳,这些都直观表现了工业化社会中的冷酷机械化的可怕形象,只有工业的机械生产。

1.2 “阴影”与“黑暗”。“阴影”与“黑暗”在《菊馨》中也多次被运用,它象征着工业化社会下的冷酷与阴暗。“…鸡群也随着黑暗的到来而结束了嬉闹。机车喷出滚滚浓烟,黑乎乎的烟尘向四处散去。”在这段中,劳伦斯渲染着因黑暗而显得死气沉沉的景象,暗指工业文明下的污染、破坏和恐怖。

1.3 炉火。“下午四点半时,小小的厨房洋溢着火光,火红的煤块一直堆到了烟囱口,熊熊燃烧。这房间里的全部生命似乎都在那洁白温暖的壁炉里, 钢铁的围炉映出红色的火光。”[2]这时的炉火代表着一副温馨的画面:妻子等待着丈夫,孩子盼望着爸爸的回来。

然而,随着时间的向后推移,沃尔特并没有回到家中,炉火也变了样子,“屋里的炉火在减弱,房间变成了暗红色。”炉火这时似乎代表着人类生命之火的减弱,而暗红色也代表着人类血液的颜色,种种迹象都在向读者暗示不祥的事即将发生——死亡。炉火在某中层面上就像是人的生命一样,在大的社会环境下,在机械冰冷的工业化环境下显得那么微弱,风一吹就会灭去。

在小说中,十点半传来了消息,沃尔特由于井矿塌方被困井下窒息而死。这一噩耗挤垮了贝茨,炉火这时仿佛是她心中的最后一丝希望之火,却因丈夫的死去而彻底熄灭,房间里最终变得又湿又冷。

1.4 菊花。菊花这一意象的第一次出现是伴随着女主人公贝茨太太一起的,“小路边.粉红的菊花乱纷纷地挂满枝头,宛如晾在灌木丛上的粉红布料。一个女人弯着腰从园子中心盖着油毛毡的禽舍中走出来。”,这一景象在读者脑海中形成一副画面:一位长相可人的女性在自然的美景与菊花的衬托下悠然地生活着。然而往下读,则会感到这是那么突兀。而同时,菊花通常作为丧花出现,丧花和伊丽莎白贝茨的联系,仿佛是预示了一个不幸的结局。

第二和第三次都是在伊丽莎白同她自己的孩子们相处中出现的。一个是在小儿子约翰摘下一簇凋零的菊花的时候,约翰将花瓣撒了一路,伊丽莎白贝茨上前阻止。之后她却心头一动,“突然怜悯地折了一个细枝,上面亦三四朵枯萎了的花,并把花贴在自己的脸上”[3],他们回到小院后,伊丽莎白没有扔掉花朵,而是“别在自己的围裙上”。这一连串的细节都表明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即使是在工业化的这个大背景下。

菊花的再次出现是伊丽莎白得知丈夫死亡的噩耗时,“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阴森森的,死一般的菊花的幽香。”此刻的菊花象征了沃尔特的死,暗示了伊丽莎白婚姻的不幸死亡。

菊花的最后出现是在其他矿工将沃尔特的尸体搬回家时,“有一个人碰翻了一瓶菊花”[4]。从常理上讲,此时的伊丽莎白应该是沉浸在丈夫的死中,无暇顾及打翻的菊花,而她却顾不上看丈夫的尸体,上前捡起散落一地的菊花。这凌乱的菊花本是象征着女主人公对生活的幻想和慰藉,甚至比丈夫还重要,但它的散落,破灭了她的所有希望。

1.5 花瓶。花瓶是伴随着菊花的最后一次出场而存在的,它的一出现就被打翻,碎了一地,正如同生活中美好的一切被打碎了一样,女主人公的希望寄托在菊花身上,而菊花同花瓶一起跌落,散在花瓶的玻璃碎片中,菱角突出刺手。菊花失去往昔的美感,也没了依赖的瓶身,一切的希望都碎了。

2 意象对主题的表达作用

2.1 烘托氛围,增添情感。生活的艰辛和重压使得夫妻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越来越紧张,菊花此时是两人之间关系的载体,从一开始菊花所代表的温暖回忆,女主人公向自己的孩子交谈自己的过往,到菊花代表她的命运,婚姻生活的变质,丈夫的死亡。菊花与伊丽莎白有着紧密的联系和交织,增添了她这个处在工业化大背景下的女性的悲怆感。

2.2 传达言外之意,升华主题。《菊馨》中劳伦斯将男女主人公的两性关系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在平等和互动的基础上做出了有益的探索。故事的高潮处,妻子拾起被打碎的花瓶碎片和散落了一地的菊花,最后一次审视丈夫的躯体。此刻在她内心深处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感悟,她的爱情原来早早就逝去了,婚姻也在丈夫的死中结束,她和他的开始只是自然界千百年来人类对繁衍后代的需求,是两性的驱使,她从未真正了解过他,更从未真的走进过他的生活,他对于她而言就像是个陌生人。在这最后时刻,女主人公终于明白了她对生活的渴望和对婚姻的诉求,但却太迟了。她的顿悟,揭示了是机械的工业文明造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摩擦和冲突,也暗示了人类应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人与自然共存的美好愿望。

[1] 刘恒,章德宁主编. 菊花的幽香[M]. 同心出版社. 2005

[2] 主万,朱炯强译. 劳伦斯中短篇小说选. D.H.劳伦斯著[M].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3] 王勋,纪飞编译. 劳伦斯中短篇小说精选. 劳伦斯著[M].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4] 罗婷,劳伦斯研究——劳伦斯的生平,著作和思想[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6

韩杨杨(1990—),男,汉族,山东省烟台市人,武汉理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英美文学方向。

J50

A

1672-5832(2016)03-0057-01

猜你喜欢
贝茨炉火劳伦斯
属于冬日的褐
40年后《阿拉伯的劳伦斯》片头为编剧正名
他者与自我重构:劳伦斯《羽蛇》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炉火
十二月十九夜
英国大臣因迟到1分钟辞职获留任
午后
《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每次上升一厘米
詹妮弗·劳伦斯大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