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直接成分分析法角度浅谈英语学习

2016-11-26 16:31张景哲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元认知分析法英语听力

张景哲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从直接成分分析法角度浅谈英语学习

张景哲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发展,英语学习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然而,社会的发展以及大众英语水平的普遍提高对英语学习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英语学习方法的得当与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英语学习的效果。因此,本文结合相关的语言学理论-直接成分分析理论, 对英语听力学习和翻译学习进行探讨。

直接成分分析法;听力学习;翻译学习

1 引言

本文关注的焦点在于如何将直接成分分析理论运用于听力学习和翻译实践当中。直接成分分析法(IC分析法)是一种语法分析体系,是由美国结构语言学家,描写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field)创立的。IC分析法可以体现语言的创造性:通过对句子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进行直接成分分析,语言的递归性可以被进一步发掘。(章美芳,2009)IC分析法在揭示语言内部结构时,具有明确的层次感,同时也有助于揭示句法结构歧义。(于思湘,1996)听力和翻译在英语学习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它们在大学英语考试中所占的比重也不容小觑,而对于二者的学习策略的研究一直都引起很多学者的关注。基于此,本文尝试从直接成分分析法角度来探究该理论对于听力学习和翻译学习所起到的作用。

2 直接成分分析法

布龙菲尔德(2004:168-169)在《语言论》中首次阐释了IC的概念和切分方法,他认为句子不仅具有线性结构,而且同时具有等级结构。后来语言学家威尔斯(Wells)称此方法为“直接成分分析法”。(1947:5)它有力地揭示了语言的层级结构。

罗宾斯(Robins)指出:句子是由连续的成分组成,这些成分包括邻接的和不邻接的词组和单个的词,称之为构成成分(constituents)。当它们被当作是句子的连续的,不可分解的一部分时,就叫做句子的“直接成分”(immediate constituents)。直接成分分析是句子的基础,也是本族人创造的和理解较长句子的手段之一。(2000:215)直接成分可以把最长的,最复杂的句子分析成简单的几个基本句子结构之一的扩展,这虽与传统语法有些类似,但却在方法上更明晰,操作上更规范。(Robins,2000:227)

胡壮麟(2004:97)认为:“直接成分分析法进行成分切分的依据是成分(词或词组)之间联系的紧密程度,其判断标准是成分的可替代性,即看某一词语序列是否可被某一单词替换且结构不变。”

例如:Young boys play happily

在线性结构上,这个句子由四个单词构成,分别为Young,boys,play和happily。然而从层级角度上看所有的单词彼此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不尽相同。Young和boys的关系更密切一些,play和happily则具有更为密切的关系。而“Young boys”这一结构则可以被“boys”一词替换,类似地,“play”一词可对“play happily”进行替换。由此可见,IC分析法注重对语言形式上进行划分。

3 直接成分分析法在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3.1 听力学习

听力是二语学习者最为挑战性的任务和技能之一。正因为听和说密切相关,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听是说的基础。日常会话的目的就在于正确地传递说话者的信息,同时信息能够正确地被听话者接收。然而,听力学习一直是师生很头疼的而且亟待解决的问题。听力水平的提高势必会对英语学习产生诸多积极的影响,不仅会提升学习者的自信心,而且会促进其它方面的学习走上正轨。

目前,很多学者对听力学习也进行了诸多研究。林琼(2002)从元认知的角度对大学英语听力理解部分作了初步研究;李栗(2007)从图式关联理论角度对如何提高大学英语听力策略进行了探索;陈晓茹,吴少跃(2007)讨论了元认知策略培养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的关系,提出将元认知策略运用到外语听力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IC分析法提倡学习者在练习听力时,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每个单词身上,这样得到的信息是片面的,分散的,不利于信息的整合,不仅不能全面理解句子所传达的意思,甚至会对整个语篇产生误解。相反地,学习者应该着眼于句子整体,尽可能扩大句子片段,以一个或者多个词组为单位对信息进行捕捉。事实上,学习者捕捉的信息越多,句子片段越长,其对于整个句子或者语篇正确理解的可能性就会越大。

例如:The meteorological authority predicts that 78 percent of the mountain areas will witness a fierce storm which may last for seven to nine hours.

很明显这是一个宾语从句,在宾语从句当中又套了一个定语从句,其中句子的主干信息在从句当中。这个句子可以被分成“the meteorological authority predicts”,“that 78 percent of the mountain areas”,“will witness a fierce storm”,“which may last”和“for seven to nine hours”几个部分。正确运用直接成分分析的原理,学习者可以捕捉到如下词组“the authority”,“78 percent”,“mountain areas”,“a storm”和“7-9 hours”。它们都属于句子的直接成分,因此,整个句子就得到了简化,同时重要信息又没有得到遗漏。可以说,IC分析法在听力理解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同理,我们可以把“Millions of people in Asia starved to death during the severe drought”拆分成“people”,“in Asia”,“starved to death”和“during the drought”四个部分。虽然捕捉的信息并不完全,但是句子整体意思却保留了下来。

3.2 翻译学习

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产物,它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往紧密相连。翻译不只是两种或者多种语言之间的简单转换,它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深刻体现。翻译有很多种规范,如严复的“信达雅”,它讲求忠实原文,表达通顺,用词古雅。然而,这三字标准却是难倒了诸多翻译家。诚然,不同的翻译家又都有各自不同的标准,但大家都追求一种对等(equivalence)。这种对等不是机械的逐字逐句的一一对应,而是一种动态对等,或者说功能对等。

由于英汉文化存在着诸多差异,英汉互译时存在着诸多困难。我们都熟知,英语是形合语言,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汉语是意合语言,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其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连淑能,2012:73)

IC分析法提倡学习者在英汉互译时,注意把握英汉语言的各异性。处理英译汉时,应该把复杂的英语长句进行拆分,分别进行整合,进而形成通畅的,精炼的汉语表达。同理,处理汉译英时,应该把分散的汉语短句进行拼接,运用连接词进行整合,进而形成一个结构完整,衔接紧凑的英文句子。

例如:In the US, it is an obligation that salaried people that earn more than a few thousand dollars must pay a certain percentage of their salaries to the federal government.

这个句子是一个表语从句,句子的主干信息在从句当中。正确运用直接成分分析的理论,整个句子可以拆分成“an obligation”,“salaried people”,“earn more than”,“a few thousand dollars”,“pay a certain percentage”,“of their salaries”和“to the government”几部分。这是第一层面的拆分,到了第二层面的等级关系,需要把这些信息的相关密切程度加以区分并进行整合。我们注意到:表语从句当中存在着一个定语从句,因此,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这些限制性词汇应该置于中心词之前。通过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译文:在美国,工薪在几千美元以上的人必须将工资中的一定百分比交付给联邦政府,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义务。

例如:他吹嘘说,任何奴隶一踏上英国的土地就获得自由,而他却出卖穷人家六岁的孩子到工厂干活,每天十六小时,受尽鞭打责骂。

这个汉语句子的主要人物是“他”,“六岁的孩子”则是次要人物;同时句子中主要运用了动词来进行组织。按照IC分析法,此句可以拆分成“任何奴隶”,“踏上英国的土地”,“获得自由”,“出卖穷人家的六岁孩子”,“工厂干活”,“每天十六小时”和“受尽鞭打责骂”等若干词组。英译时,应把握:汉语的句子如竹节般组合在一起,英语的句子如树杈般参差。首先在第一层面上将这些直接成分进行英译处理,然后在第二层面上对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进行归纳和分析。按照英语的表达习惯,句子多使用介词等小词。通过一系列分析,可以得到如下译文:He boasts that a slave is free the moment he sets foot on British soil and he sells the children of the poor at six years of age to work under the lash in the factories of sixteen hours a day.

4 结语

综上可见,直接成分分析法对英语学习起着积极作用。IC分析法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对句子结构进行剖析,从而提升他们对于句子理解的程度。一般英语复杂长句都可以按照该理论进行层层分析,这样,主干信息一览无余。听力训练中,大部分句子并不是由发音人杂乱无章得说出,事实上,他们的停顿也符合直接成分分析的原理。熟练地掌握这个理论的精髓可以让听力学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翻译练习中,英语句子也可以如法炮制,将复杂的句子逐层剥离,得到最重要的主干信息,再进行信息整合即可;而汉译英则是将主干信息不断丰富,使其不断丰满,这是一种“倒行逆施”的过程。直接成分分析法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听力和翻译学习当中,许多其它方面的应用也是下一步需要研究的重点。

[1] Bloomfield,L.Languag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4.

[2] Wells,R.S.Immediate constituents [J].Language,1947,(23): 81-117.

[3] R.H.Robins.General Linguistics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4] 胡壮麟.语言学教程(修订版)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5] 陈晓茹,吴少跃.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18,(6):99-101.

[6] 李栗. 图示关联理论视角下的英语听力策略探索 [J].外语教学研究,2007,(5).

[7]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8] 林琼. 第二语言听力理解不成功者的元认知研究 [J]. 外语界,2002,(2):40-44.

[9] 于思湘. 结构主义语言学及其直接成分分析法评述 [J].淄博师专学报,1996,(3): 55 -60.

[10] 章美芳.论直接成分分析法和转换生成语法对语言创造性的体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8,(8):102 -103.

张景哲(1993-),男,汉族,辽宁沈阳人,硕士,单位: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G712

A

1672-5832(2016)03-0074-02

猜你喜欢
元认知分析法英语听力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趣味英语听力 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How to Live a Greener Life
趣味英语听力Smart Home Devices◎
基于DEA分析法的全国公路运输效率分析
趣味英语听力:Top 7 Most Common Types of Bread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智慧城市得分比较
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糖尿病相关二肽
元认知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