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高校体育与思政工作的有效融合策略

2016-11-26 16:31刘杨洋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思政融合大学生

刘杨洋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试分析高校体育与思政工作的有效融合策略

刘杨洋

(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以人的全面素质为决定因素的竞争也更加尖锐了。由此引发了笔者对于高校体育与思政工作相融合的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这种融合的必要性,然后简述了高校教育的现状,从而提出了一系列有效融合的策略。

体育教育;思想政治工作;必要性;融合策略

1 引言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和个人自身对人才整体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再仅仅停留在学历方面,更要求人才的综合全面发展。不仅要求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体魄,又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如团结友爱,乐观积极向上,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等。而高等学校的教育处于一个人可塑性相对较强的时期,地位和作用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课程中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恰恰是两个重要的教学内容,下面笔者就在高校教学中如何实现体育和思政工作有效融合谈谈自己的看法。

2 高校体育与思政工作相融合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与思政工作相融合是非常有必要的,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直接导致以人的全面素质为决定因素的竞争也更加尖锐了,使得复合型人才炙手可热。所谓复合型人才,就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一特征决定每个人都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德”和“体”作为其中两个方面,重要性显而易见。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和储备军,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实施着,其政治素养,身体健康和道德水平对大学生以后的作为有着直接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很多大学生都缺乏吃苦耐劳、勇敢,顽强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因此在高校教学中实现体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融合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形势所趋。

2.2 是高等教育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即更高一个等级的教育,它不仅仅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同时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素质、道德素质、政治素质等,更多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作风。其中体育教育与思政工作相结合,既提高了大学生身体素质,而且通过各式各样的训练和运动不仅增强其体育知识和技能,同时又塑造了大学生积极向上、互帮互助和团结协作的人生态度和做事原则,使大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寓教于乐的方法不仅是大学生乐于接受的,且效果明显,也为高等教育的全面发展和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揭开了新的篇章。

3 高校体育教育与思政工作的现状

虽然社会普遍认识到体育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相融合的必要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两者却是被完全割裂开来的,无论是课上还是课余生活二者都没有充分的结合起来:对于前者,体育教师比较重视;对于后者,班主任即辅导员是直接的引导着。这就直接导致在实际教学中,体育教师常常认为思想品德教育是班主任的工作,和自己关系不大,在教学中也仅仅是按照课程安排,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和身体技能,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各项运动,却完全忽视了体育教学中思政工作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现行的思政工作以课堂教育为主,且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多数教育也是流于形式,辅导员也仅仅为了完成教学课程任务。而且在高校一般辅导员工作也比较多和琐碎,很难抽出太多的时间来关心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素质的变化。大学生活相对比较自由,却也是学生可塑性相对较强、对学习以外的事物接触较多的的时期,很容易被事物表面的现象所迷惑。长此以往,体育教育与思政工作的融合一直停留在理论层次,没有正确的灌输和引导,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和后果不可预料,如若出现意外状况,就悔之晚矣了。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并没有同思政工作有效结合起来,没有对二者结合重要性给与足够的认识,这对体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开展是非常不利的。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关注,加强体育教育和思政工作的有效融合,从而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

4 体育教育与思政工作有效融合的策略

体育教育与思政工作的融合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层次,更应该积极地付之于实践,通过实践来进行检验并不断地创新。就此,笔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4.1 活学活用,善于挖掘体育中思想品德教育题材。大学生活相较于之前的学习生涯,课程更加丰富多彩,而且更加注重学生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此时,高校应充分利用这种自主性,提供尽可能多的体育设施和活动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将思政工作不知不觉的融入教学活动中。比如举办班级之间、院系之间,甚至各大高校之间的篮球或者足球等各种比赛,不但可以锻炼身体、磨练意志,而且比赛的全程还能够培养大学生团结协作、顾全大局、牺牲小我的团队精神,改善人际关系。

4.2 灵活多变,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对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体育项目中增加更多思政工作的内容。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真落实好以人为本是关键;(2)注重灌输与引导相统一是捷径;(3)重视感情投入, 耐心细致交流是实质;(4)因材施教、注重大学生个性发挥。这方面的例子如通过多媒体组织学生观看篮球比赛或者历届奥运会,让他们自己去感悟体育精神和奥运精神。

4.3 以身作则,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榜样作用。在进入社会之前,除了家人以外,教师可谓是与学生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潜移默化的模仿老师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觉的作为自己的学习榜样。因此,在体育教育和思政工作相融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用自己的教学态度和实际行动来对大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5 结语

总之,体育教育和思政工作相融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这是一场持久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共同努力,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把思政工作的内容一点一滴的渗透进学生的心理和日常行为。使大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学校资源中得到更加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在获得健康身体的同时,获得健康的心理,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德育和体育多方发展的优秀人才。

[1] 陈成文.论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过程[J].思想政治教育, 2003, (3).

刘杨洋(1988.01-),女,汉,湖北荆门人,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G807

A

1672-5832(2016)03-0080-01

猜你喜欢
思政融合大学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大学生付费实习“天坑”必须提防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