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2016-11-26 21:07罗舒贤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子女家庭传统

罗舒贤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新时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问题

罗舒贤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 太原 030000)

孝道作为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部分,本身包含着很多内容,主要体现的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中的家庭关系,子女与父母的关系规范与原则。传统孝道有精华所在,有规范家庭成员的积极方面。然而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不再是传统的上令下效,它更自由平等,因此作为规范家庭关系的孝道也要与时俱进,需要更为丰富的内容与形式。

新时期;孝道;继承与发展

1 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

中国传统孝道文化既有文化理念,又有制度礼仪。从敬养上分析,主要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中国传统孝道的精髓在于提倡对父母首先要“敬”和“爱”,没有敬和爱,就淡不上孝。对待父母不仅仅是物质供养,关键在于要有对父母的爱;中国传统孝道的物质基础就是要从物质上供养父母,即赡养父母,这是孝敬父母的最低纲领。儒家提倡在物质生活上要首先保障父母,如果有肉,要首先让老年人吃。这一点非常重要,孝道强调老年父母在物质生活上的优先性;老年人年老体弱,容易得病,因此,中国传统孝道把“侍疾”作为重要内容。侍疾就是如果老年父母生病,要及时诊治,精心照料,多给父母生活和精神上的关怀;做子女的要“立身”并成就一番事业。

2 传统孝道的作用

一方面,传统孝道对社会的发展有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修身养性。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

融合家庭。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报国敬业。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凝聚社会。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 传统孝道也有一定的消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愚民性。中国历史上的孝道文化强调“三纲五常”等愚弄人民的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行愚民政策。历代统治者也正是在孝道思想的掩盖下,实行封建愚民政策,利用孝道思想的外衣为其封建统治服务。

不平等性。儒家孝道思想渗透着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这利不平等的关系表现为上对下、尊对卑的单向性服从,无论是家庭生活、政治生活还是社会生活,充斥着扼杀平等的价值观念。

封建性。儒家思、想在本质上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思想体系,并成为几千年来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的意识形态。在封建阶级处于上升趋势过程中,相对于奴隶制来说,具有进步性。但是,在资本主义开始萌芽、封建阶级处于没落趋势时,儒家思想几乎成为封建阶级的最后避难所。

保守性。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从政治上来说,在封建社会后期演变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扼杀创新力量,强调对圣贤的思想理念的守成;在文化上就是文化守成主义,不思进取,给中华民族文化蒙上落后的色彩,而且,根深蒂固,即便是在今天,仍然难以肃清其保守性的影响。

3 新时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

对传统的孝道,我们要用敏锐的眼光来剖析其利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新孝道的建立与发展,要在继承传统孝道的基础上,适应当今中国社会的经济形势,社会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教育环境。实现又传统孝道向新时期划时代的新孝道的转化。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践行新孝道:

第一,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道观。新的孝道观不是凭空产生出来的,它首先来自于传统孝道观的历史继承。当今,我们应当抛弃那种不论对错“无违于父母”的愚孝。

第二,营造家庭内部良好的伦理道德氛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每一个家庭都能和睦美满,整个社会就会安定祥和。一个家庭的和好美满,必须要建立在充满亲情的基础之上的。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对当代人新孝道观的确立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要处理好四个原则性的关系。这是构建现代“新孝道”的指导思想。其一,“新孝道”应体现义务性。孝敬和赡养父母及老人子女有义务。但养不能是建立在父尊子卑、父主子从的人格不平等关系上的,而应是产生于父慈子孝的平等双向基础上的。子女孝敬父母老人不应是因为律条的规定和社会舆论的压力,而应是出自对父母老人的亲情和感恩的自觉行动;子女除了在物质生活上满足老人的需求外,更要注重“精神赡养”。从另一个角度上说,赡养老人仅仅依靠其子女也是不够的,社会也应承担其责任,“老有所养”应该有社会保障。其二,“新孝道”应注重感情性。传统的旧孝道只是爱与敬并重,但是在以父权为基础的权威主义下,父母的管束甚为严苛,子女对父母双亲往往是敬畏多于亲爱。但自进人现代社会以后,权威主义逐渐势微,父母管束日渐宽松,子女对上亲的畏惧渐少,亲爱的感情自觉滋生。其三,“新孝道”更应强调自律性。在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孝道的他律性是很强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独立自主的倾向很强,他律的孝道虽为子女接受,也难以产生预期的效果。比较明智的办法,只有代之以自律的孝道教育。在这种教育过程中,父母应该放弃以权威的方式训练子女盲目的服从和外表的恭敬,改以理喻的方式教导子女理解善待父母及其他人的重要性。其四,“新孝道”还应提倡互益性。这是人格平等的具体兑现。传统孝道本身有明显的“重孝轻慈”倾向,从人际互动的观点看,这种单方面的观点和做法在传统社会中有必要,但在现代社会中却难继续有效。也就是说,父子良好关系必须是双向的互动,父母与子女之间在互相关爱、互相尊重、互相帮助、互相理解的关系中互相受益,相得益彰。

[1] 张明义 ,讨传统孝道的继承与发展[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年02期

[2] 卢智增, 论传统孝道及其现代意义[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朱大锋, 新孝道:现代家庭养老的伦理和道义支撑[J];桂海论丛;2009年03期

罗舒贤(1991.01-),女,汉,山西运城,山西财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G621

A

1672-5832(2016)06-0143-01

猜你喜欢
子女家庭传统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从《无声告白》看边缘人家庭及其子女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