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温庭筠《菩萨蛮》中看唐五代的服饰妆容文化

2016-11-26 21:07胡晓旭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8期
关键词:鹧鸪温庭筠远山

胡晓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从温庭筠《菩萨蛮》中看唐五代的服饰妆容文化

胡晓旭

(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本文主要分析了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这首词中的服饰妆容元素,其中“蛾眉”“鬓云”“罗襦”乃至“金鹧鸪”绣样都是晚唐时期服饰妆容文化的典型。故本文拟以该词为中心,再结合同时期其他词人的作品及相关的史料文献,来考察这一时期女子服饰妆容的基本面貌。

温庭筠;菩萨蛮;唐五代;服饰妆容文化

温庭筠是晚唐著名词人,下面的这首《菩萨蛮》是温词的代表作: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这首词以秾丽细腻的笔调,描绘了一个慵懒娇媚的女子晨起梳妆的情景。从古代服饰文化史的角度看,《菩萨蛮》虽是一首只有四十几字的小令词,却涉及了唐五代时期女子服饰妆容的一些重要方面。

1 面部装饰

1.1 “蛾眉”所指。沈从文先生《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说唐开元天宝年间妇女“眉分二式,一细长,一较浓阔”,前者即远山眉,细长而舒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柳叶眉,自汉代便有司马相如描写卓文君的“眉如远山含黛,肤若桃花含笑”的诗句,远山眉也因此沿袭到唐代,有韦庄“一双愁黛远山眉”的诗句,直至现在也常被提起。

这里重点要说的是后者,“浓阔”的眉样,即蛾翅眉,也就是温词中的“蛾眉”了。对于蛾眉,唐代周昉的名画《簪花仕女图》中对其形态的反映最为直观。从图中看来其眉型与蛾翅的形状十分相似,短而厚重,与远山眉形成极大反差,但同样以黛色描摹。温词《菩萨蛮》(竹风轻动庭除冷)中的“两蛾愁黛浅”也简单描绘了其色彩与形状,韦庄词《清平乐》(莺啼残月)中的“妆成不画蛾眉”也是用了这一意向,李后主词《长相思》(云一緺)中的“轻颦双黛螺”,“黛螺”即“黛蛾”。以其在同时代诗词中的出现频率,蛾眉在当时妇女中的受欢迎程度便可见一斑了。

1.2 “照花前后镜”句中的饰物“花”。温词“照花前后镜”中的“花”为何物,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下面几种:

一种说法是指花冠,沈从文先生在品评《簪花仕女图》时说道:“花冠多有一定式样,多为罗帛作成,满罩在头上,和发髻密切贴合……发髻首饰已完整配套,头上另加花朵,不大合实际情形” 。虽然画作中有这一饰物的原型,却没有确切的史料能够证实这种妆扮曾出现于现实生活中。

另一种说法是发间簪花,而“北宋时,花冠样式大为发展,才流行戴真花或仿真花”,这和作者所处年代是不符的,因此这一说法也不确切。

沈从文先生粗略的提到过这一饰物:“至于面部装饰如贴脸的‘茶油花子’,到五代时且有大的发展,弄得满脸大小花鸟,为中原所少见。”温庭筠在《归国谣》(双脸)中同样写道“粉心黄蕊花靥”,也是指这种面饰。

面部贴花始于胡地,唐末大肆效仿少数民族妆容,因此被引入,并以其精细制作和考究的保存方法,一度在富贵人家中盛行。贴花的高昂成本使它成为一种小众的奢侈生活的表现,和主人公的身份相吻合。

1.3 “鬓云欲度香腮雪”句中反映的发式。“鬓云欲度香腮雪”一句中的“鬓云”,指如云的鬓发,它一方面是写女子未梳洗时发髻的散乱形态,在温词中另有“蝉鬓”、“鬓轻”等描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从唐末开始流行的女子发髻的基本样式。

《新唐·五行志》称贵妇以假髻为首饰,曰“义髻”;又说唐末,妇人梳髻以两鬓抱面,为“抛家髻”,形容为“密鬓拥面,蓬蓬松松”。在传世名画《捣練图》和《虢国夫人春游图》中便如是反映了。这种发髻,开元、天宝以后开始盛行,因两鬓虚发加大,远不如初唐女子发式利落美观,好尚者却赞美备至。

2 服饰

2.1 “新帖绣罗襦”句中的“罗襦”反映的上衣款式。“罗”为唐代上层人士的常用布料,按照官服的制作等级,通常用于五品以上官员官服的制作。“三品以上,大科绸绫及罗,其色紫饰用玉。五品以上小科绸挤罗,其色朱,饰用金”,唐代又有春罗、孔雀罗等,名目不下数百种,又各分等级。

“襦”即上襦,其特点为小袖,即紧袖口,是便于妇女活动的常服,唐代又衍生出了“半臂”,外观类似于现在的半袖。“本是隋式小袖长裙衣,加一由上襦发展而来的半臂,罩在上面,长齐腰部,把上升到胸部最高处的裙腰掩去一部分,也有着在衣下如硬衬衫的”。

罗襦作为整个唐代最常见的女装式样之一,款式并无绝佳的美感,却因为更加符合日常工作需要的特点,各阶层的妇女都会选择这种穿着方式。因此,这种服饰只是在布料上区分女子地位高低。唐代到五代时期,罗襦经久不衰,始终贯穿在文人对于女子装束的描述中。李后主词《长相思》(云一緺)中也提到的“淡淡衫儿薄薄罗”也是“罗”的一种。

2.2 “双双金鹧鸪”句中的“金鹧鸪”绣样。结合上一句来看,“绣”即刺绣,此技法最早可追溯到西周,然而历经战国,乃至西汉时期,刺绣样式仍然以集合图案为主调,风格质朴,少变化,欠活泼,配色艺术也较为单纯。直至南北朝,刺绣专用于宗教迷信的绣佛和供养人像时才得以发展。唐代的主要刺绣方法有五色彩线绣和金线绣,且已流行用金线平金、盤金及簇金法。

“金鹧鸪:用金线绣的鹧鸪;鹧鸪,鸟名,性畏霜,形似母鸡,叫声像是‘行不得也个哥哥’”,《花间集注》中也有类似的解释:“以金线修成之鹧鸪也,言鹧鸪只双双,喻己身之不偶,则怨在其中矣” 。温庭筠正是运用了鹧鸪这一意象,将闺中女子的寂寥之感表达的丝丝入扣,而“鹧鸪”、“鸂鶒”等也成为温词中常见的意象,以雀鸟之成双,兴闺人之独处,如《菩萨蛮》“宝函钿雀金鸂鶒 ”一句也是运用同样的手法描写了“鸂鶒”这一服饰绣样。

服饰妆容文化自从上古时期便存在,后又经历朝历代逐渐完善,随着大众审美和道德观念的转变不断变化,到晚唐时期已经形成相当完善的体系。服装从选材、配色、制作到搭配都形成了鲜明的风格,配饰和面妆也花样繁多,温词似乎是一面镜子,反射出了最确切真实的一面,然而也只是整体之下的零星表述,还有更多方面等待着被发掘。

[1] 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

[2] 赵崇祚.《花间集注评》[M]. 江苏:凤凰出版社,2008.

胡晓旭(1992-),女,汉族,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研究生在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艺学。

I207

A

1672-5832(2016)06-0164-01

猜你喜欢
鹧鸪温庭筠远山
《愚公移山》新传
鹧鸪
鹧鸪
去普洱,寻找远山树林的味道
诗的倒装(外一篇)——温庭筠的《碧涧驿晓思》
诗的舞蹈(外一则)——温庭筠《商山早行》
鹧鸪爷
考场上的免费『枪手』温庭筠
咸阳值雨
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