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主的形象
——以亨利五世为例

2016-11-26 16:31屈卫锋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5期
关键词:五世王权历史剧

屈卫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论莎士比亚历史剧中君主的形象
——以亨利五世为例

屈卫锋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山东 济南 250014)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诗人、剧作家,共创作十几部历史剧,其中取材英国历史的有十一部。该历史剧塑造了身世、性格、命运迥异的君主形象。本文以莎氏历史剧中亨利五世为例,浅析其历史剧中君主形象。

莎士比亚;历史剧;亨利五世;君主形象

1 前言

莎士比亚,一颗悬挂于天际的指明星,跨越时空界限,照亮中西大地。其才情渊博,创作丰厚,至今仍为世人瞻仰。其创作生涯以历史剧开始,又以历史剧结束。他一生共有三十九部剧作,历史剧数量约占其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而取材英国历史的历史剧有十一部。该英国历史剧以拉菲尔·霍尔西德的《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编年史》为素材。十一部英国历史剧均以历史上真实存在君主的名字命名,关注了八位英国君主的命运,进而展示莎士比亚的君主观念。

《亨利五世》塑造了一个理想君主形象。亨利五世前期放浪形骸、沉迷酒色,与福斯塔夫等下层人厮混。后改掉恶习,打败叛军,成为历史上一位贤主。登上王位后,出兵法国,但为了使两国人民免受苦难,与法国联姻和解。在位九年,创造了相对安定的环境,促进国家发展,将英法两国的王冠戴在襁褓中的亨利六世头上。

2 有钱任性的纨绔子弟

查理二世于1377至1399年期间执政。在位期间,加强王权,以征战为名没收约翰公爵的财产,并流放其子——亨利·波林波洛克。后其统治尽失人心,波林波洛克率军攻回英格兰,夺取王权,成为亨利四世,即亨利五世之父。亨利四世自1399至1413年期间在位,执政期间,经历着疾病折磨。政治上,在可信赖朝臣辅佐下,在不受有血缘关系大臣干预下,努力治理国家,[1](P67)而此时哈尔亲王(即后来的亨利五世)与福斯塔夫混在一起,喝酒调情,甚至打劫过道钱财。“举个例说,星期一晚上出了死力抢下来的一袋金钱,星期二早上便会把它胡乱花去;凭着一声吆喝‘放下’把它抓到手里,喊了回‘酒来’就花得一文不剩。”[2](P187)有钱时付账,没钱时就刷自己亲王的身份。一个亲王甚至随口问道:“杰克,我们明天到什么地方去抢些钱来?”[2](P189)对于强盗局中局的设计使亲王夺取了钱财。此举导致了其在登位后,仍被大法官提起乃至影响其声誉的后果。这一陈年恶习并不会因为国王身份而被人冲淡,只会降低他在民众中的权威。身为一国之子,他选择和低微狡猾的福斯塔夫一行人胡闹,甚至:“在七八十只酒桶之间,跟三四个蠢虫在一起。极卑躬屈节的能事,跟那批酒保们认了把兄弟,能够叫得出他们的小名,什么汤姆,狄克,和弗兰西斯。”[2](P212)但他并非冥顽不化。霍茨波叛乱唤醒他的良知,对亨利四世说:“请陛下恕免我这一向放浪形骸的过失;否则生命的终结可以打破一切的约束,我宁愿死十万次,也决不破坏这誓言中最微细的一部分。”[2](P242)

3 有勇有谋的真性情战士

亨利四世在起兵征讨霍茨波叛乱前,与亲王促膝交谈。他认为霍茨波有充分跃登王位的资格,而哈尔亲王继承大位的希望只是个幻影。而且福斯塔夫也认为:“国王本人(亨利四世)才是应该像一头老狮子一般被人畏惧的,你想我会怕你(亨利五世)像怕你父亲一样吗?不要是这样的话,求上帝让我的腰带断了吧!”[2](P248)虽然亲王“惭愧地承认,我在骑士之中曾经是一个不长进的败类,”[2](P265)他在战场上救助陷入困境中的国王,将曾经的污名重重踩在脚下,用自己的利剑结束了以作战英勇威名的霍茨波的生命。亲王用这场胜利否定了父亲的预言,也证明了自己的勇猛刚强。父亲病重时,他收起一切悲哀外貌,因为对父亲深情的爱没必要表现给任何人看,而真正的关心与着急,只需自己知道。

4 悲与喜同在的王位荣誉

赫士列特说:“亨利五世是莎士比亚最钟爱的人物,他努力将他写成‘好人国王’。[3](P118)”“亨利五世这位英王似乎最符合莎士比亚的君主观,不像约翰王那样无能,最后落得可悲的下场;不像理查二世是个极端的利已主义者;不像亨利六世是个假圣人;也不像亨利五世本人的父王亨利四世那样是个奸诈的篡位者。”[4](P122)完美的圣人也食五谷杂粮,品酸甜苦辣。身居高位的君王,享有无限荣誉,作战勇猛,也会有反对其统治的叛军。面对内臣叛国,他说:“涉及我本人,我并没有报复的打算;可是我们祖国的安全,我们却必须万分珍重,你们企图破坏它,我现在就把你们交给了祖国法律。”[2](P424)维护国家统一,捍卫国家权力是君主和臣民共同义务,但位高权重的亨利五世,征战途中,竟不知“忠贞”臣子已将他的生死与敌国金钱作了交换。君王纵然一人之上,万人之下,但仍处处提防,看似无尚荣誉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危险。

“莎士比亚历史剧字里行间同时存在着对威胁王权政治(‘颠覆’)和捍卫王权稳定(‘维护’)这两种因素。威胁王权稳定的是马基雅维利式的政治人物,他们依仗自己的军事和政治实力觊觎王位,全然置封建的王位继承法于不顾,而捍卫王权稳定的是传统的‘君权神授’思想,一日为君,权为天意,臣下若反叛即为大罪”。[5](P195)亨利五世统治时期也面临着这种悲喜交锋。他与法国公主凯瑟琳合亲,签订英法合约,创造了史上绝无仅有的和平,却英年早逝,将英法两国的王冠留给还在襁褓中亨利六世。

5 结语

亨利五世用他的故事诠释了从浪荡任性的登徒子到勇猛开明的圣贤君的过程,同时得失利弊相补相习,君居其位谋其事。羡慕表面的荣耀,不要忘却背后的心酸。身为一名普通人,尽人事,而不妄求越出本分。

[1] [中]宁平.莎士比亚.英国历史剧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英]威廉·莎士比亚.莎士比亚全集[M].朱生豪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3] [中]张泗洋.莎士比亚引论[J].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4] [中]陆谷孙.莎士比亚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 [中]张冲.莎士比亚专题研究.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屈卫锋(1990-),女,汉族,籍贯:山东临沂,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I106

A

1672-5832(2016)03-0207-01

猜你喜欢
五世王权历史剧
吐蕃王权研究海外学术史钩沉①
革命历史剧的“共同体美学”建构路径——以电视剧《觉醒年代》为例
论五世达赖喇嘛对西藏绘画发展的影响①
元代中后期历史剧家国观念的复归与重构
元中期历史剧对社会稳态的皈依与维护
如果历史是一群喵
流散、杂糅与英格兰身份焦虑:爱尔兰战争中的《亨利五世》
历史剧的春天来了吗?
真实或想象
从中世纪欧洲文明到近现代西方权力制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