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 溢油应急设备库问题探讨

2016-11-27 04:48史春林史凯册
新东方 2016年4期
关键词:溢油三沙岛礁

史春林 史凯册

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 溢油应急设备库问题探讨

史春林 史凯册

为保护南海生态环境和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中国有必要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而且设立这种溢油应急设备库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据和一定的现实基础。但当前南海复杂的地缘政治局势,使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也面临来自周边声索国及域外国家的舆论压力和挑衅干扰。因此,中国需对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类型、选址、方案、管理和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化解外部风险。

三沙岛礁;溢油应急设备库;生态环境保护

南海是西太平洋沿岸国最多、国际航运最繁忙和生态环境最多样化的半闭海,其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相当繁重,而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则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溢油应急设备库是海上油污清除的综合性平台,是溢油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溢油应急能力有效性发挥的前提和保证。由于中国目前在南海现有的溢油应急设备库布局不尽合理,因此中国迫切需要在三沙的有关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以满足南海中远端溢油应急的需要。

一、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既有必要性,又有可行性。一方面从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必要性来看,近年来南海溢油的风险在增大。溢油事故的发生常常与气象和海况有关,南海的通航环境复杂多变,不但台风和暴雨频发,而且暗礁和浅滩众多,因此很容易发生触礁、搁浅、进水、翻扣等事故,从而造成船舶溢油污染。除此之外,南海各种涉海活动频繁也增加了溢油风险。其一,南海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全球约有一半的商船途经南海,因而南海航线非常密集,船舶数量和密度较大,而且近年来船舶呈现多样化、大型化、高速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商船之间发生碰撞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容易发生溢油事故。特别是南海又是油轮航行繁忙的航线,我国进口石油大概有六成要经过南海运回国内,而油轮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其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其二,南海是重要的渔场,由于渔民安全意识、航行知识和驾驶能力不足,渔船的船况和技术条件以及通信导航设备较差,导致渔船与商船之间碰撞事故也经常发生,小型溢油事故接连不断。其三,南海特别是南沙是周边国家油气勘探较集中的海域之一,海上钻井平台溢油潜在风险较高。其四,随着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推进,南海海洋经济发展和各类涉海开发活动增加,各种溢油风险也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南海溢油应急工作面临严峻挑战,任务相当艰巨。

南海生态环境敏感资源特别多,包括各种自然保护区、海水养殖区、旅游娱乐区等很容易受到溢油事故的影响。一旦发生溢油污染事故,会造成无法估量和不可弥补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损害,而且影响较为持久。如1999年3月2日“闽油供2”号轮在南海的珠江口与另一艘船相撞造成600多吨重油溢出,致使1.4万公顷水产养殖场受到严重污染损害,35万公顷红树林死亡[1]。

近年来中国在南海虽然加大了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及其溢油应急装备的配置,但与当前整个南海的溢油污染形势相比,溢油应急设备库及其装备仍显不充足和不平衡。目前中国在南海设立的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有:一是在珠海设立了1个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可对抗1000吨溢油);二是在湛江、深圳、杨浦、琼州海峡等地设立了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可对抗500吨溢油);三是在茂名、钦州和海口等地设立了小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可对抗200吨溢油)。由此可见,一方面整个南海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较少,而且这些溢油应急设备库主要集中在大陆沿岸与海南岛,与三沙地区跨距较大。如南沙群岛距离西沙群岛约750千米,距离海南岛则有1000千米。在正常天气下溢油应急工作船从海口到永兴岛一般需20个小时,如果天气不好会费时更多,这与三沙海域溢油风险的应对还有很大的差距,因为海上溢油发生后最初的几个小时是应急最有效的时机,否则溢油扩散后很难清除。另一方面这些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器材配备也有一定的问题:一是设备种类不齐全,无法应对不同溢油情况处置的需要。二是设备数量不充足,无法应对较大规模的溢油事故。三是设备存放较为分散,不便于统一调度和组织协调。四是设备维护和管理不到位,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因此,中国需要在三沙的有关岛礁加强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这样就可以就近应急,从而达到快速高效和节省成本的目的,更好地保护南海的生态环境。而且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属于为地区提供公共安全产品与服务,能够体现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义务和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同时,在目前南海问题日益复杂的背景下,以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这种低敏感的措施为切入点,可强化中国在三沙有争议海域的实际存在,展示中国的实力、能力和影响力,增强中国对南海事务的主导权,形成更为积极主动地维护南海权益的新局面。另一方面从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可行性来看,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设备库既有法理依据,又有现实基础。

第一,从法理来看,《1990年国际油污防备、反应和合作公约》要求各缔约国确保具备有关的技术,设备和设施,为此就要首先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再从国内法来看,2008年7月1日交通部综合规划司制定了《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试行)》,明确要求应按照原油运输网络和敏感资源区的分布,建设船舶溢油应急专用设备和器材储备库。同时,要求以船舶溢油应急设备类型选择和数量配置为重点,以提高溢油应急设备库清污能力为核心,制定了符合2020年发展需要的溢油应急设备库分类、性能、数量配置标准。另外,2007年4月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国家水上交通安全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2005-2020)》、2009年5月1日交通运输部施行的《JT/T451-2009年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2010年3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2011年6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污染海洋环境应急防备和管理规定》、2012年1月1日施行的《交通运输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规定》、2013年2月1日施行的《港口危险货物安全管理规定》、2016年1月28日颁布的《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5-2020年)》、2016年3月22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行管理的指导意见》等法规、文件和标准等也都对溢油应急设备库的设立做出了相应的规定。

第二,从现实基础来看,为了维持三沙驻守人员的基本生活,中国在20世纪80-90年代就曾在驻守的礁盘上进行过一些简易设施的建设,如在永兴岛修建了飞机跑道,在永暑礁建成了海洋观测站,在美济礁修建了渔民避风设施。另外,还在渚碧礁、华阳礁、赤瓜礁、东门礁、南薰礁等礁上建立了第三代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高脚屋。近年来中国为了完善驻守岛礁的相关功能,又开展了一系列以民事用途为主的建设活动,在永暑礁、赤瓜礁、华阳礁、东门礁等通过陆域吹填等途径扩大了部分岛礁的实际可用面积,兴建了机场、灯塔、气象观测站等基础设施,这就为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另外,中国目前基于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能力,在三沙岛礁建设溢油应急设备库也具备了相应的资金保障和技术条件。

二、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面临的困难

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南海复杂敏感的地缘政治局势的影响。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首先需要进行码头和库房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此就要填海造陆扩充岛礁。对此,南海周边与中国有争议的国家以及美日等域外国家不但进行无端指责,而且还肆意干扰。

一方面,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会面临一定的舆论压力。近年来南海周边的声索国和域外国家对中国的岛礁建设恶意炒作。如2014年5月菲律宾外交部对中国兴建人工岛屿的行为提出抗议,称其是“带有挑衅性的行为”。2015年4月初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在澳大利亚发表演讲时声称,中国的岛礁建设是中国“对小国采取挑衅政策的持续行动的一部分”,目的是在南海建起“一座沙土构成的海上长城”[2]。6月17日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对中国单方面改变现状的行动表示严重和极大关切,这种行为必定会加剧紧张局势[3]。

南海周边的声索国和域外国家不仅对中国的岛礁建设无理批评,而且还蛮横地提出所谓的“冻结”倡议进行阻挠。如2014年7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福克斯全面抛出所谓“冻结”的倡议,即各方不再夺取岛礁与设立前哨站;不改变南海地形地貌;不采取针对他国的单边行动[4]。9月菲律宾在东盟区域论坛上也明确提出停止一切“扩岛”行为[5]。2016年2月中旬澳大利亚外长毕晓普在访华时公开表示希望中国停止岛礁建设[6]。

另一方面,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会遭到南海周边声索国和域外国家的各种挑衅、干扰和破坏。如2013年9月18日菲美两国在南海进行了代号为“Phiblexl4”的两栖登陆演习,此次演习地点距离黄岩岛只有135海里。2014年6月26日菲美两国又在距离黄岩岛只有137海里的苏比克湾附近海域启动了“战备与训练合作”的联合军事演习。特别是2015年以来美国不顾中国一再警告,借口维护航行自由,多次派舰机到中国在建的岛礁附近耀武扬威,如2015年5月11日美军派濒海战斗舰“沃斯堡”号进入南威岛附近水域。5月20日派一架最先进的P-8A“海神”反潜侦察机飞临永暑礁、渚碧礁和美济礁上空。10月27日派驱逐舰“拉森”号非法闯入渚碧礁12海里范围之内。12月19日派2架B-52战略轰炸机飞临南沙群岛上空,其中1架飞进华阳礁上空2海里范围内。2016年1月30日派“柯蒂斯·威尔伯”号军舰闯入中建岛12海里范围内。4月底派军机在黄岩岛附近进行3次空中巡逻。5月10日派“劳伦斯”号导弹驱逐舰非法进入永暑礁邻近海域。截至目前,美军舰机已分别在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进行了各种冒险的挑衅活动。

除了上述南海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之外,中国在三沙所拥有的岛礁客观条件也有不足之处。一是中国目前在南沙进驻的永暑礁、渚碧礁、南薰礁、赤瓜礁、东门礁、华阳礁、美济礁等7个礁盘均属于暗礁或环礁,地域面积狭小,有些岛礁遇到台风或大潮会被淹没,需要通过填海扩大面积,增加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成本。二是这些岛礁远离大陆,如永暑礁距我国大陆约740海里,距海南岛榆林港也有约560海里,不利于溢油应急设备库所需器材的配置和补充。三是这些岛礁地理环境较差,生存条件恶劣,溢油应急设备库建成后运行和维护会面临诸多困难。四是目前岛礁驻扎的人数较少,部署的军事力量也不强,难以有效应对周边声索国和域外国家的各种挑衅行为。

三、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对策

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应在国家溢油应急能力建设的总体框架内,结合三沙海域溢油的风险,按照统一规划、综合协调、优化布局,强化关键、合理分工、资源共享、循序渐进、分布实施、责任共担,保障有力的原则来进行系统规划和设计。

第一,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类型。根据《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2005-2020)》和《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的溢油应急设备库可考虑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库房面积不小于1600平方米,可对抗1000吨溢油,应急服务半径为350海里。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应配置10艘溢油应急工作船和3艘储油船,总储油能力要大于2100吨。另外,还需配置1架飞机用于喷洒溢油分散剂。二是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库房面积不小于1000平方米,可对抗500吨溢油,应急服务半径为160海里。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应配置8艘溢油应急工作船和2艘储油船,总储运能力要大于1100吨。三是小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库房面积不小于600平方米,可对抗200吨溢油,应急服务半径为60海里。小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应配置6艘溢油应急工作船,2艘溢油回收船,总储运能力要大于500吨。四是溢油应急设备配置点,库房面积不小于400平方米,可对抗50吨溢油,应急服务半径为100千米。溢油应急设备配置点应配置溢油应急工作船5艘,储油船1艘,总储运能力要大于200吨。但由于三沙岛礁地域狭小,基础设施薄弱,在目前情况下还无法满足建设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条件,因此应根据三沙海域溢油的高风险区,利用三沙岛礁现有的基础设施适当设立一批中小型溢油应急设备库,以弥补现有三沙海域溢油应急设备库的空白,优化整个南海溢油设备库的布局。待将来条件成熟后,再对三沙有关岛礁的溢油应急设备库进行改造升级,争取设立1个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按照系统化和重型化的要求配置技术含量高、投资大的关键设备,以防止重特大溢油事故造成三沙海域的重度污染。

2344 在△ABC中,以BC中点M为圆心,BC为直径作圆交AB、AC于F、E,连接FC,EB,其交点为D,FE交AD于P,BP、ME交Q,求证:QA∥BC.

第二,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选址。溢油应急设备库的选址应考虑三沙岛礁的地理区位和环境以及现有码头的情况,尽量与监管救捞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

一是在西沙群岛,目前可在永兴岛设立一个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永兴岛面积为2.13平方千米,在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永兴岛作为三沙市政府所在地,到目前已基本完成人工建设工作,并修建了机场、码头、避风港等基础设施,初步具备了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条件,只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完善就可以。除此之外,在西沙群岛还可选择其中较大的东岛、中建岛、金银岛、珊瑚岛、甘泉岛、赵述岛、晋卿岛等设立2-3个溢油应急设备配置点。待将来条件成熟后,可将永兴岛的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改造升级为大型溢油应急设备库。

二是在中沙群岛,将来可在黄岩岛设立一个小型溢油应急设备库。一方面从地理位置来看,黄岩岛位于北纬15°07′、东经117°51′,处在中沙东侧,不但扼守着南海国际航道的要冲,而且掌控着整个中沙群岛的海域。另一方面从地理环境来看,黄岩岛是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礁,礁石四周为距水面0.5-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周缘长55千米,面积约150平方千米。环礁内是一个面积约130平方千米的潟湖,水深10-30米。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水道与外海相连,这条水道水深9-11米,宽360-400米,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避风[7]。如果在其周边垒起长堤就是天然的深水码头,便于溢油应急工作船和储油船的停靠。

三是在南沙群岛,目前可在永暑礁设立一个中型溢油应急设备库。永暑礁位于北纬9°37',东经112°58',在南沙群岛的西部,既处于南海的中心位置,又位于南海中央航线(香港至新加坡)和南华水道交汇处,在此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能够最大地发挥其功效。永暑礁的礁盘长约14.5千米,宽约4千米,礁间水深14-40米,永暑礁目前已建好的深水港口可停泊溢油应急工作船和储油船。另外,还可在目前大陆控制的和基础条件较好的渚碧礁、美济礁、赤瓜礁、华阳礁这几个岛礁上选择设立2个溢油应急设备配置点。待将来条件成熟时应开展海峡两岸合作,在台湾控制的太平岛设立1个小型溢油应急设备库。太平岛位于南沙群岛北部,南海西侧航道东部,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面积为0.49平方千米,岛上现有台湾驻军和一个飞机场以及气象站、卫星通信和雷达监控等相关设施[8],拥有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较好的基础条件。

第三,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方案设计。溢油应急设备库设计方案内容非常丰富,但总的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溢油应急设备库的清污能力方案设计。该方案设计应建立在三沙海域溢油风险预测的基础上,可通过统计历史事故的溢油量,计算单起重大溢油事故的溢油量,再结合三沙海域船舶通行密度变化的特点来设计溢油应急设备库的清污能力。

三是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器材配备和装卸工艺方案设计。根据《国家船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备配置管理规定(试行)》和《JT/T451-2009年港口码头溢油应急设备配备要求》的有关规定,再结合三沙岛礁的实际,器材配备和装卸工艺方案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集装单元包装。这样能够整存整取,装卸过程简单,便于船舶携带,满足溢油应急快速高效的需要。同时还应具备模块化组配的功能,这样不但能够简化溢油应急设备的运行和维护的环节,而且能满足不同任务的需要,从而能够积极主动地做好各种应变准备。其次,要做好全方位的准备。合理预储各种应急器材,以保证设备种类齐全。同时在设备的类型、规格、结构、性能等方面要统筹考虑,使之能够相互匹配,有效衔接,优势互补,增强设备的系统性和适应性,使其能够发挥整体功能。特别是由于三沙岛礁面积较小,目前设备库建设应以中小型为主,这就要求溢油应急器材回收能力和适应性要强,能具备外海作业的能力,在5级海况下能够出动,在4级海况下能够有效作业。最后,储备的数量要充足。由于三沙岛礁远离大陆,应急器材不可能随时补充,因此在初始配备一次动用所消耗器材量的基础上,针对有可能出现的任务延续或二次突发任务,应适当增加一定的储备量,以满足二次应急行动的要求,做好持续应急的保障。

四是溢油应急设备库的环境保护方案设计。溢油应急设备库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物,如回收的废油、污水和含油的吸油毡等以及设备清理、维护产生的含油污水等。这些含油污水和固废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环境污染,因此在溢油应急设备库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有关环保的要求。

第四,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管理和运行机制。溢油应急设备库设立后还要做好相关的管理与运行工作,确保其在关键时刻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是要加大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和维护资金的投入。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维护和运营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应根据多方投资,共同参与的原则,不断拓宽资金来源的渠道。首先,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和维护属于社会公益事业,因此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原则上应以中央溢油应急设备库专项建设和维护资金为主,同时海南和三沙市地方政府可在其预算内的建设和维护资金中拨付,如可从地方分成的港口建设费中列支。其次,鼓励社会资本及相关部门参与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和维护。如可借鉴国外成功运营模式和经验,通过政策引导和打造平台,设立海上溢油防污行业预备金或信托基金,完善油污环境责任强制保险和污染损害赔偿机制,鼓励石油勘探开发、运输储存等行业、溢油事故责任方以及保险公司等社会力量集资参与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建设和维护。最后,针对溢油应急装备的类型可差别化安排维护资金。如对于公益性强、没有直接经济效益的装备应落实专项维护资金;而对于部分可用于市场经营和收益较好的装备可考虑由管理方自行负担维护费用。为此,一方面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使用,建立运行管理机构与溢油污染清除单位资源共享机制。另一方面由政府投资购置的设备属于国有资产,政府可与专业清污公司签订合同,通过租赁的方式将一般常用的国有应急设备交由清污公司负责管理、使用和维护并允许其参与应急服务市场的活动来获取一定的报酬,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四是通过各种慈善活动来争取社会有识之士的捐助。

二是要规范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机构的设置并完善相应的运营协作机制。一方面应按照国家海上溢油专业力量建设的要求,参照专业清污公司的运行管理模式,合理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管理机构,如可在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办公室,并均衡配置相关专业人员。在此基础上还要强化有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操演习,不断提高溢油应急设备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还要完善溢油应急设备库运营的协作机制,即以溢油应急设备库为依托,根据救捞系统各自业务特点和工作性质,实现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提高溢油应急设备库使用的协同性,共同形成海南海事局和三沙海上搜救分中心负责决策指挥,建立起南海救助局早期快速围控,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空中大面积监视监测,广州打捞局水上水下溢油有效清除的应急体系。

三是要建立健全溢油应急设备库建设、管理和运行的制度。首先,溢油应急设备库在建设的过程中要实行严格的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落实建设主体,分解建设任务,有序推进项目实施,确保工程质量、环境保护和节约成本。其次,溢油应急设备库建成后要制定《三沙岛礁溢油应急设备库管理和运营制度》及其相关细则,明确溢油应急设备库职责和功能定位,确保溢油应急设备库能够高效运行。最后,要专门制定溢油应急器材使用和维护制度。溢油应急器材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对于设备库的有效运行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沙岛礁属于高温、高盐、高湿的地区,对溢油应急设备维护的要求较高。另外,由于这些应急器材只在发生溢油事故时才使用,如果长时间不用也会导致设备老化,在应急行动中不能立时可用,从而影响清污行动的进行。同时由于溢油应急设备长时间不使用,其出入库情况会疏于管理。因此,必须制定三沙岛礁溢油应急设备的使用、维护和补充制度、规程及标准并做出如下主要规定:在设备配置方面,应从正规厂商进货,严把质量关;在设备维护方面,应每月至少进行一次设备保养,有关主管部门每年至少安排一次维修保养效果检查,而对于有储存期要求的器材要定期轮换和更新;在设备用后补充方面,由于在溢油应急行动中一般是先调配使用、后补充补偿,为此就要完善用后清查盘点和及时补充制度,以保障溢油应急设备充足和随时可用。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资源浪费,充分发挥应急设备库的功能。

四是要建立健全溢油应急设备库信息管理和运行系统。由于三沙地区远离大陆和海南岛,基础设施薄弱,再加上溢油应急处置的紧迫性。因此,三沙岛礁溢油应急设备库必须依托先进的通信及网络技术,建设畅通的应急通信系统和高效的应急信息服务系统,以及快速的溢油应急响应、决策和处置系统,包括监视与监测系统、预警与报警系统、信息收集和加工系统、险情分级评估系统、指挥与控制系统、现场调度系统、资源支持与技术保障系统、溢油清除控制系统等,确保三沙海域一旦发生溢油事故后,溢油应急设备库能在第一时间启动和运行,从而保障溢油清除的快速有效性。

第五,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外部风险化解。对于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面临的来自周边声索国以及美国等域外国家的舆论和军事压力,中国应做好两手准备。

一方面中国应更多地从政治和外交上去化解,坚持和平对话与合作主线。首先,对于美国等域外有关国家的无理指责要进行有理、有利、有节的应对,同时要把握好分寸,科学管控潜在的危机和冲突。特别是要充分利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进行沟通,避免“擦枪走火”等“偶发”事件的发生和冲突升级,维护南海整体局势的和平稳定[9]。而对于南海的声索国,中国应做好增信释疑的工作,抱着坦诚和自信的心态就岛礁建设和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定位及功能进行耐心解释和说明,使其能够理性看待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的问题,并在将来条件成熟时以溢油应急设备库为依托,加强与南海周边国家开展溢油应急联合演习等国际合作,共享这种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让这些国家充分理解和真实感受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对于推动南海合作的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在军事上要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充分准备。中国海军司令吴胜利在同美国海军作战部长理查德森的通话中曾旗帜鲜明地表达过中国的立场:“我们绝不会谋求岛礁军事化,但也绝不会不设防。防御设施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我们受到威胁的程度。”[6]因此中国应在拥有无可争辩主权的三沙相关岛礁上打造适度的军事存在,部署必要的防御性自卫装备,同时要加强常态化的维权执法,而且还要敢于直面应对菲律宾和越南以及美国等国家的各种冒险挑衅并及时反击,为三沙岛礁溢油应急设备库的顺利建设和将来的运营提供安全保障。

总之,中国在三沙岛礁设立溢油应急设备库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将其尽快建成并运行,以进一步完善南海溢油应急设备库的合理布局,实现南海中远端溢油应急及时、快速、高效的目标,为美丽的南海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做出应有的贡献。

[1]阎铁毅.救捞应急管理[M].大连: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3:99.

[2]Josh Rogin.U.S.Misses Real Threat ofChina’sFakeIslands[EB/OL].Bloomberg,April 2,2015.http://finance.yahoo.Com/ news/u-misses-real-threat-china-10015256.html.

[3]New Chinese islands don't settle sea disputes:Japan[EB/OL].Thanhnien News,June 17,2015.http://www.thanhniennews.com/world/new-chinese-islands-dont-settle-sea-disputes-japan-46779.html.

[4] 楼春豪.美国南海政策新动向及其政策两难[J].河海大学学报,2015(1):73.

[5]ShannonTiezzi.WhyIsChina Building Islan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EB/OL].The Diplomat, September 10,2014.http://the diplomat.com/2014/ 09/why-is-china-building-islands-inthe-south-china-Sea/.

[6]张旭东.南海波澜考验中国的战略定力[J].今日中国,2016(3):38-39.

[7]秦燕.黄岩:炎黄的聚焦[J].海洋世界,2012(7):18.

[8]陈昊.海峡两岸南海合作前景分析[J].新西部,2013(23):51.

[9]周伟.南海岛礁建设:中美的较量与暗战[J].唯实,2015(8):94.

(作者单位:史春林,大连海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史凯册,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管理学院)

D67

A

1004-700X(2016)04-0035-06

2015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参与海上搜救国际合作研究”(15YJAGJW003)的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溢油三沙岛礁
船舶溢油评估模型研究
海底输油管道溢油输移扩散特性
海上溢油监测系统综述
清平乐·祈愿
在三沙的海面上升一次国旗(二首)
中国电信南沙七岛礁4G基站光传输接入全面完工
Cyeco BWMS配套国内首艘大型溢油回收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