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应谨防“习惯偏差”拉后腿

2016-11-27 07:10秦风明
支部建设 2016年19期
关键词:普惠性偏差贫困人口

□ 秦风明

精准扶贫应谨防“习惯偏差”拉后腿

□ 秦风明

笔者在农村基层走访中发现,有些地方对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到位,办法不多,招数不实,效果也不明显,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习惯性偏差问题,严重影响到精准扶贫的效果,应当尽快纠正,否则,精准扶贫只会是一句空话。

一是习惯于搞“高大上”项目。对精准扶贫理解不透、认识不深,导致扶贫政策措施难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一些领导干部认为,搞精准扶贫难以显现政绩,可搞可不搞,只要把地方经济搞上去了,依靠“涓滴”效应,贫困村的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问题也就自然而然解决了。于是,他们往往把主要精力和投入放在大项目和财源建设上。具体表现,县级干部希望搞工业项目和财源建设;乡村干部希望搞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条件好的家庭希望搞不分贫富共享扶贫资金的项目;贫困家庭迫切希望提高素质和发展产业。一些干部习惯以“大多数群众要求”的名义反映他们个人的意愿,结果就是在贫困人口缺少话语权的情况下,导致“帮人掏了穷人的腰包”。

二是习惯于搞“粗放型”管理。精准扶贫项目涉及千家万户,程序复杂,工作繁琐,需要做大量思想政治工作和具体的组织实施工作,工作量非常大。再加上现有的到户项目成功率低,而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搞精准扶贫是对相关部门权力和利益的剥夺,是一种自我加压,基层干部普遍认为搞精准扶贫吃力不讨好,存在着较为严重的畏难情绪。一些驻村帮扶工作队对贫困户的扶持,依然停留在一般的如春节“送温暖”上,忽视了对贫困户的项目支持和能力建设。再者,扶贫系统编制设置没有到乡镇,使得实施精准扶贫关键的管理层出现了“空档”。一些人员还没有从项目管理的固定范式中解脱出来,习惯于将项目分出去,不知道项目应当监管什么、如何监管,对乡村实施项目处于放任状态,这样一来,项目资金出问题就难以避免。

三是习惯于搞“普惠性”扶持。过去我们习惯于搞“普惠性”帮扶、“漫灌式”扶贫,现在的精准扶贫政策明确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为扶持目标,整村推进项目、扶贫搬迁、“雨露计划”、互助资金、小额贷款扶贫贴息等政策均直接到达真正的贫困户。而一些地方却在执行时放宽了条件,将一些非贫困户纳入政策范畴。还有就是,目前国家对“三农”的补贴政策较多,其中以普惠制补贴为主。由于我国农业人口庞大,农业补贴普惠制造成国家财政压力较大,但补贴分到每个农民身上数量又比较少,对真正需要补贴的人群效果不明显。因此,政府要对确实需要补贴的人群与补贴方向进行科学分析,把补贴经费集中起来使用,向真正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倾斜,彻底解决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重点解决那些农民无法投入、也投不起的问题。

(责编:张灵霞)

猜你喜欢
普惠性偏差贫困人口
50种认知性偏差
如何走出文章立意偏差的误区
把普惠性学前教育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
加快破解普惠性学前教育难题
加固轰炸机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北京:发布普惠性幼儿园认定新规
隐形贫困人口
真相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