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狼篱笆”不能只靠羊来扎

2016-11-27 10:47林永芳福建武平
清风 2016年11期
关键词:山竹防线篱笆

文_林永芳(福建武平)

“防狼篱笆”不能只靠羊来扎

文_林永芳(福建武平)

移动互联网时代,网购早已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即使像我家八旬老妈一样不会操作电脑,也曾怦然心动,委托他人代购过棉拖鞋。而与此同时,电商失信、网购陷阱,也随之成了每一个消费者喉咙里那根拔不出、咽不下的鱼刺。

国家发改委发布的《2015年“双十一”综合信用评价报告》显示,2015年11月11~15日,电商失信案例数同比增多57.49%;在750多万件促销商品中,过半产品出现了事先提价、当天降价等价格欺诈;售假已成“头号毒瘤”,伪造网店销售业绩则位居第二。记者调查发现,申通、圆通、韵达等“四通一达”五大快递公司全部沦陷,帮助淘宝、天猫等电商“刷空单”完成大量虚假交易,伪造“好评如潮”的假象,联手坑消费者。几乎每一环节都能设置陷阱,还有层出不穷的钓鱼网站“潜伏”在各角落,这让我们的网购之路“步步惊心”,也连累了合法经营者。

电商领域“狼出没”,我们还能相信谁?该如何在电商“丛林”里扎起靠得住的“防狼篱笆”,确保“狼”们只能在划定的圈子里合法“捕食”?

最省事的防线,当然是“从业者的自觉”。可问题是,靠道德谴责,靠做思想工作,是不可能让所有的“狼”在所有时间里都放下屠刀的。无数惨痛教训证明,无论“业者自觉”还是“业界自律”,都只能防君子,不能防小人。一套只能约束君子、不能惩处小人的机制,注定要失败。归根结底,还是得靠科学、严密、有效的法治体系、管理体系,才有可能让每一个市场从业者血管里都流淌“道德的血液”。

于是,有了第二道防线:电商平台对入驻本平台从事交易者的监管。比如淘宝客服,就扮演着仲裁者的角色。当买家和卖家产生纠纷时,由它来裁决是非,惩处违规者,保护守法者。按理说,有这些“法官”,已足以遏制“狼吃羊”的冲动。可事实告诉我们,没那么简单。作家六六遭遇的“烂山竹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拥有千万粉丝的《蜗居》《双面胶》作者六六在京东的“天天果园”购买山竹,收到的山竹已经腐烂了。按照客服要求退单并上传照片后被告知不予退款。六六愤而将此过程发到微博,一举把京东推上了新闻头条。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不到五分钟就接到天天果园的致歉电话,半小时后接到京东的客服电话,接着各路亲朋好友替商家求情的电话纷至沓来,甚至许以每月送500元水果卡等“利诱”。

如此前倨后恭,使得六六感慨更深:“我作为普通百姓的生活,举步维艰,每每要靠大V身份和粉丝帮助才能讨回本该拥有的权利。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大多都得不到任何回应。”“我希望我的孩子,未来也许不如我有名望,不如我成功,但他不必靠着我的面子和人脉才能过上不堵心的生活。”的确,我们绝大多数人在遇到欺诈时,根本无力引发关注,很难对抗一些电商平台与有的无良商家所结成的利益同盟。

所以,还得有第三道防线,去解决“谁来监督电商平台”的问题,那就是工信部、市场监管局这样的机构。他们可以约谈,可以课罚,可以查封,可以将冥顽不灵的不法者拉进黑名单永久封杀,……办法很多,就看用不用。所以,必须有第四道防线,确保公共权力机构不敢不为民护航。这“第四把剑”的剑把子,最好握在消费者自己手里,让“监管链”首尾相接,成为一个闭合的“压力传导环”,商家和平台才会尊重消费者,令电商不敢失信,失信必被罚。对于电商而言,欺诈横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监管机构不作为的成本太低、以致商家违法的成本太低。“成本低”主要不是体现在处罚得重不重,而是“被处罚”的概率太低。假如只有惹了六六那样的名人才会被处罚,欺诈者何必担心那样的小概率事件会被自己撞上?

电商失信,只不过是现实世界各种商业诚信问题在电商领域的折射。公共机构完全可以并且必须作出比“友情提醒”更多的努力。毕竟,“防狼篱笆”不能只靠“羊”来扎。否则,要猎人干吗?!

猜你喜欢
山竹防线篱笆
美味山竹
河南:严守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
世界关注中国迎战“山竹”
花篱笆
中国山竹价格增长30%
哼,我比你想象的还要重要!
牵牛花
篱笆那边
过元宵节啦
筑一道抗“毒”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