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创设性思考

2016-11-27 22:35邱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休闲体育融合

邱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休闲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融合的创设性思考

邱雨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河南郑州 450000)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速度的加快,体育休闲化亦成为一种流行时尚,并逐渐与学校体育相融合,诞生了一系列全新的理论。与以往传统的学校教学体育模式相较,休闲体育内容更广泛,教学形式更多样,教学方法更多变,无疑,这在某种程度上于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十分有利。该文从休闲体育的内涵入手,深入分析了其与学校体育教育在融合过程中的诸多问题。

关键词:休闲体育 学校体育教育 融合

进入21世纪后,人们对“锻炼之于健康重要性”这一观点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因此,休闲体育项目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学校作为育人之所,在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意识方面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休闲体育因其自身的娱乐性、自由性等特性更容易引得学生的关注与喜爱,所以以“休闲体育”为引子对学生进行健康体育意识的培养必定会有意外之收获。

1 休闲体育的内涵

一直以来,国际上关于“休闲体育的概念”并未有一个统一的、权威的解释,不过大多数学者一致认为:休闲体育就是人们在闲暇之余所进行了一系列有助于娱乐身心、强健体魄的体育活动,具体表现为两方面:一是含有时间与活动的内容;而是带有积极态度的自由参与和体验。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我国古人则就“休闲”一词进行了精辟的解释,即“休”指人以木而休,从侧面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意;“闲”指娴静、思想的纯洁与安宁,二者组合在一起则充分表露了休闲所独有的文化蕴意和价值旨意。而在英语中,单词“recreate”常常被翻译为“休闲”,但追踪溯源,不难发现,其还包含“再创造”“再现”“复原”等意思。从这一层面上看,休闲活动实非一般的、普通的娱乐、休闲、消遣活动,而是为了重塑健康身心、创造全新生活所进行的一种充满正能量的活动。

2 现代休闲体育理论与学校体育教育的融合

如今,作为一种较为流行的休闲方式,休闲体育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培养国家未来建设人才的学校,应该尽快脱离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桎梏,积极与现代休闲体育理论相结合,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释放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娱乐、休闲、自由的环境中学习、成长,而这并不仅仅是完成学校体育教育任务的需求,更是加快国家体育教育事业的需要。

2.1休闲体育教育在学校休闲教育的实施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休闲体育教育的内容涉及面广,包含益智、健身娱乐、社交等诸多方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休闲体育教育的内容进行科学归类。当然,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从何种角度入手,都要以“有助于个人的发展”和“有助于社会文明的推进”作为划分的基本点。

学校作为休闲体育教育实施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地位之重要不容忽视。可以说,学校不仅仅是教导学生提升专业素质与能力的场所,还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的场所,望其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劳逸结合的人生道理,以便其在步入社会之后依旧可以在繁重的工作之余懂得享受生活的美好。

经过探究,不难发现休闲体育教育与体育教育在内容上存在很多交叉点,体育项目亦称得上是最常见的一种休闲内容。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学校休闲体育身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休闲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

2.2休闲体育教育是“育人”之良方

教育首要目的是“育人”。实施休闲体育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休闲体育意识,养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合理利用闲暇时间,以促进自身的身心健康,让其真正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领悟生活的真谛。

可以说,休闲体育教育作为休闲教育的重要组成成分,在“育人”方面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学生,特别是大学生,因为这时的他们正处于人生转折的重要阶段,在面对来自生活、情感、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时难免会出现心灵空虚,会觉得无所适从,甚至于有些学生因找不到宣泄的出口,最终积压成疾。而休闲体育教育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因为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休闲体育活动达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提升自身生命质量的结果。不仅如此,休闲体育活动还可以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生命得失与自我超越,感受到情绪的波动与转变,感受到合作与竞争的乐趣,而这些都对人的意志品质均具有很强的磨练作用。

2.3休闲体育对学校体育课程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长久以来,学校体育指导思想都处于固步自封的状态,无法超越,而休闲时代的到来则为其找到了突破口,然这一切均源于休闲体育理念的融入,因为它让体育课程的改革具备了“灵魂”。构建休闲体育课程亦成为学者和专家们争相研究的对象与方向。一时间,各种休闲体育项目脱颖而出,因为它们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个人需求,还能够满足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为了增强高校体育课程的吸引力,部分学校逐渐开展了诸多休闲体育课程运动项目,以让学生在学习休闲体育专科知识、体育专业能力的同时,并磨练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如定向越野、拓展运动以及户外运动等项目的开设,不仅让学生进行了户外生存体验,还对他们的意志能力等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磨砺。当然,只是运动项目的引入,还称不上是真正意义的休闲体育课程,还需要有体育课程理念的融入,并制定出一套相对完善的休闲体育课程体系,亦只有如此才能使体育课程得到实质性的创新与发展。

3 现代休闲体育理念与学校体育课程融合的主要路径

3.1 挣脱陈旧的体育课程教学理念的桎梏,认识到休闲体育的显著性优势

传统体育课程教学偏重的是对学生体育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的培养,并通过比赛的形式让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提升,这种过于死板的教学方式或许适应于过去,但在如今,其很显然是与实际脱节的。因为,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可供人们的选择生活方式更加多种多样,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也应有所转变,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做到以人为本,应从向学生硬性灌输体育知识转变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以让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让学生树立起“健康第一”的体育观念,让其在拥有健康的体魄的同时获得健康的心理,并以这样的姿态步入社会,更好地建设国家、开创未来。很明显,休闲体育在这一方面具有突出性优势,它一直秉承“学生第一”“兴趣教学”“人文关怀”的教育理念,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实施等方面更是将“休闲”一词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很容易受到学生的喜爱。

3.2通过不断丰富体育教学形式的方法,逐渐提升学生的体育意识

虽然休闲体育本身具有休闲、娱乐、健身等诸多特性,但是在运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时,欲将这些特质展现尽致,还需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运动丰富、多变教学形式的方式得以实现,先占领学生的思想领域,让其从意识上接受体育运动,然后再对其进行具体的、规范的教学,从而巩固其已“初具形态”的体育意识,并最终稳固。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先就体育项目进行简单介绍,以了解学生对体育项目是否感兴趣,如若学生感兴趣再进行深入讲解。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定期地组织他们参与到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进而促使学生逐渐树立起体育锻炼意识,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

3.3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本校开展的休闲体育项目

对体育项目进行恰当选择是进行成功体育课程教学的第一步,在实际的体育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受到来自不同方面的条件性限制(如人员、场地、环境、设备等),很多项目往往得不到实质性地开展,或根本不适合于该校开展。基于这一点,学校教师在开展休闲体育项目之前应先对该校的实际情况做适当了解,然后选择适合于该校开展的体育项目,向学生进行介绍,后再根据学生的反应对可开展的休闲体育项目进行进一步的筛选,从而最终确立教学项目。例如:在寒冷的北方应选择滑雪、滑冰等项目,在温暖的南方则应选择水上运动项目。很显然,这些项目的选择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密不可分。当然,与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相较,这些新颖的体育运动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湉.试论大学生休闲体育教学的发展[J].新西部,2013(Z1):228-229.

[2]冯蕴中.我国休闲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3]俞金英.运动、健康与休闲: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方向[J].体育科学研究,2010(1):103-106.

[4]罗康荣.运动休闲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79-8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c)-0007-0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007

猜你喜欢
休闲体育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破次元
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咸宁市休闲体育经济发展趋势研究
高职生休闲体育参与行为特征和优化管理结构体系的研究
媒体的五个融合和两个不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