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店楚简谈楚国儒家思想

2016-11-27 00:09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儒家思想治国楚国

闫 丽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从郭店楚简谈楚国儒家思想

闫 丽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00)

在楚国的重要出土文献《郭店楚简》中通篇体现着先秦时期的楚国儒家思想,主要以“仁”为主,强调人性解放及相互的关爱,并讲求将仁爱推己及人,形成泛爱众。注重仁礼结合,以礼治国。以及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等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郭店楚简;楚国

1

《说文解字》曰:“‘仁,亲也,从人二。古文仁,从千心,或从尸”“此处所说的‘从千心’正是我们从郭店楚简上看到的从身心的字”[1]据研究仁字在中国古代出现较晚,显然它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自我认识的产物。孔子主张仁是一种心态,是人与人间的相互关爱。主要有两个说法:一为“爱人”,二为“克己复礼为仁”。此二者在郭店楚简中都有明显的记叙。楚国历时八百余年,吸收中原文化并别具独裁的发展为楚文化,其中以儒家仁政文化对其影响最为深远。

“仁者爱人”为治国之核心。“仁”作为儒家思想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语从一》中云:“爱善之谓仁。丧,仁之端也。”[2]又在《五行》中曰:“仁形于内谓之德之行,不形于内谓之行。”[2]表明仁包括孝、悌、忠、恕、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其中孝悌是仁的基础,主张对人和善,相互关爱。此处与孔子的仁爱思想不谋而合,从根本上定义了“仁”的含义,阐明了“仁”的实质。简文《语丛三》载:“丧,仁也。义,宜也。爱,仁也。”[2]将爱人和仁爱对等,主张人与人的彼此关爱。

克己复礼,仁内礼外,规范行为。孔子讲求仁的第二层含义为克己复礼,仁是相对于统治者而言,讲求自身的戒律和与人的友善;而礼则更多的对于百姓而言,是其爱人的准则。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又曰:“人而不仁如礼何?”。前者是用“礼”来规定“仁”,后者用“仁”来规定礼。由此可见,儒家提倡先仁义而后礼。楚简《语丛一》云:“仁生于人,义生于道,或生于内,或生于外。[2]”说明了仁内礼外的思想。《六德》中记载:“仁,内也。义,外也。礼乐,共也[2]”。对这一思想阐释的更加明确。虽然礼是外在的,但儒家更讲求通过外在的礼寻找内心的思想倾向。《五行》篇记载:“仁,义礼所由生也[2]”指出仁对礼的决定作用。而仁礼关系的明确界定,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孟子·离娄上》)指出“礼就是对仁义之道的节制”[3]。此处“孟子所说的仁义之道,也就类似于儒家所谓的德与刑,它们是既对立,又相统一在一起的。”[4]如此便构成了儒家的仁内礼外的思想,儒家以“仁”为核心,要求以仁作为行为准则,而礼作为仁的外延,则更多的要求百姓以礼为准,规范自己。

2

以礼治国,以身作则,感化他人。西周末年,礼崩乐坏,孔子把复礼寄托于人的道德修养,主张恢复周礼来树立君主的权威。儒家认为,无论人性善恶,都可以用道德去感化教育他人。所谓“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即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仁治”。这种教化方式,是一种心理上的改造,使人心良善,知道耻辱而无奸邪之心。简文指出只有仁、义、礼、智、圣集齐才可谓之天道,谓之德。德治思想应率先以身作则,竹简《缁衣》篇中说道:“子曰:上好仁,则下之为仁也争先。故长民者,章志以昌百姓,则民致行己以悦上。”[2]也就是说,统治者在管理人民时,必须身先士卒,为百姓树立榜样,积极关注人民、响应人民,那么人民才能听命、服从于你,才能为统治者所使,竭尽全力对统治者效劳,以达其国富民强的蓝图。此外《成之闻之》中云“君子之於教也,其道(导)民也不(浸),则其淳也弗深(矣);是古(故)上句(苟)身(服)之,则民必有甚安(焉)者。”[2]也主张身教重于言教,强调统治者应加强身教,以身作则,对百姓有榜样作用。德治,贵在持之以恒、善始善终。简文《成之闻之》提到:“古之甬(用)民者,求之于(己)为恒;古(故)君子之立(蒞)民也,身(服)善以先之,敬(慎)以肘(守)之,其所才(在)者入(矣),民(熟)弗从?”[2]又提出“言信于众之可以(济)(德)也”[2]。说明民皆有性,而理解不同,因此统治者在以德教民以治国时,贵在持之以恒,善始善终。只有了解人民、以德治国并持之以恒,才可使百姓心悦诚服,才能使民为君所用。正如楚大夫子文指出“夫从政者,以庇其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

3

私人讲学,教育为重。简文《六德》云:“既生畜之,又从而教诲之,谓之圣。[2]”此处将圣人之道和教育相结合,说明教育的重要性。儒家重视教育思想,《论语》载:“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因而学之,又其次也;因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又见《论语》以《学而》开篇主讲学习,足以看出对教育的重视。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他将教育作为对民众传播伦理道德等相关思想的途径,究其本质就是一种政治。故而可知他讲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学习,而是与治国、仁政相联系的。同时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并主张有教无类,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简文《性自命出》曰:“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2]完美的阐述了教育的作用,提倡教育的公平。

教育重视因材施教。《论语·颜渊》记载:“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说明教育的内容影响教育的结果,而以德治治理国家,教育要比刑罚更加有效。简文《尊德义》记载:“是以为政者教导之取先。教以礼,则民果以劲。教以乐,则民弗德争将。……。教以权谋,则民淫昏,远礼无亲仁。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2]对不同的教育内容进行分析,也阐述了教育内容对结果影响的重要性。

总之,楚国重要出土文献《郭店楚简》承接了孔孟之间的学术思想,在学术、文字等方面对当时楚国思想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归纳了儒家的仁礼治国之道和教书育人之道,表明儒学南传入楚,并在楚国发展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1] 庞朴.“仁”字臆断[J].寻根,2001(1).

[2] 陈伟著.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十四种].[M]北京市: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 刘丰.从郭店楚简看先秦儒家的“仁内义外”说[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4] 庞朴著.儒家辩证法研究.北京市:中华书局,1984.

闫丽(1994—),女,甘肃兰州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佛教美术研究。

K877.5

A

1672-5832(2016)09-0224-01

猜你喜欢
儒家思想治国楚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儒家思想是否扭曲了人性
《自相矛盾》扩写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
小燕子
浅析儒家文化对老年社会工作的影响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老莱子娱亲
美玉和氏璧
Why Lear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