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创新探讨

2016-11-28 01:28路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4期
关键词:联赛考核职业

路伟

(长治医学院 山西长治 046000)

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创新探讨

路伟

(长治医学院 山西长治 046000)

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需结合社会实际人才需求制定相应的职业人才培养方案。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还不完善,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体育教学的实际需求,影响教学质量。所以要求体育教学在教学中根据学生实际体能条件和社会职业需求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对策。多数学生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已具备成熟的心理特征,可将体育教学工作重点倾向于对学生体能训练,进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该文则从教学体系、学生职业体能需求、创新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创新高效体育教学。

高校 体育教学 体能 职业 创新

高校教育是为社会培养在服务、技术、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其中高校所开设的体育教育课程是德智体美培养中重要组成部分,尤其随着人才竞争的加剧,如何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高校教育必须考虑的问题。体育课程是为了满足人体健康而设立的课程,因此需要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同时要求现阶段高校应围绕学生体能与职业创新体育课程体系,从而更好地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1 结合职业对体能需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

当前我国不少高校体育教学受教学大纲影响,仍采取传统方式进行教学,部分教学内容处于缺少状态,并没有深刻认识到在体育教学中提升职业体能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未能使学生体能达到社会岗位需求,更没有提升职业体能。此外,还在教学中过度提升学生整体体能,忽略对相关专业所需具备的职业体能训练,使学生在未来职业发展中有所欠缺。因此高校体育教学要根据专业所对应的职业体能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有侧重点,以高校现有的软硬件设备决定教学开展形式,同时结合学生实际身体素质制定其训练强度和密度,确保体育课程教学顺利实施的同时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需强调的是,所选择教学内容要经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使教学有理有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根据教学目标设置课程,不断完善体育课程教学的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例如职业类型强调静态站姿美的,未来就业方向则为空中乘务员、营业员、酒店前厅接待,主要选择体育舞蹈、形体训练、有氧健身操、瑜伽辅导等教学内容。职业类型强调静态坐姿美的,未来就业方向为行政办事员、会计、IT行业及文秘等,选择体育舞蹈、拓展训练、球类等。职业类型强调流动变姿美的,未来就业方向为导游、营销员、物流工作人员等,选择太极拳、体育游戏、健身、拓展训练等教学内容。

2 构建合理教学体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高校体育教学应结合职业发展需求采用灵活教学方式,根据专业不同在具体体能教学中设置相应的体育锻炼形式和锻炼强度。创设体育教学需结合学生未来岗位需求,以学生专业设置体育锻炼,建立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质。开展教学体系中要充分体现高校教育特点,不断培养学生适应力,完善教学课程的能力标准及分析课程、体育部分及就业单位相关要求,模拟职业情境设置教学课程和教学大纲,营造良好的体育学习氛围。如可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提高体育教育教学效果。一般大学课程较为轻松,有时常常受师资和教学时间等因素限制影响教学效果,如何使学生掌握相关职业病预防知识和体育理论知识是高校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对此在创新体育教学方式中可通过构建相应的网络课堂为学生提供体育理论知识交流平台,让学生根据自身学习时间在课后选择学习体育理论内容和学习时间,体育教师也可在网络课堂上解答学生疑问和辅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所以高校在教学实践中可将构建网络课堂作为构建合理教学体系的重点内容,进一步保障学生体育理论知识得到强化。除此之外,为使学生更加明白今后的工作,在创新高校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开展职业情景模拟,根据学生专业特点开展符合学生专业发展的生活体验活动,目的在于让学生切身体会未来职业生活,从而毕业后能更快地融合社会。

3 借助学生联赛教学框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习惯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受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指导思想影响,以致于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严重阻碍高校体育的完善和发展,更不利于提升学生社会适应力。对此高校可开展“学生联赛”教学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生联赛教学框架类似于实习企业和实习基地功能,即利用学校资源组建学生联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此教学模式是由学校举办,教师引导和学生参加并在联赛中完成教学任务,整个过程有效结合学生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某种程度上高校实施的学生联赛和传统师徒式手工作坊相似,两种教学方法都注重学以致用,相互验证学生知识和技能。但不同之处则在于学生联赛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和实用技能构建,即符合高校体育教学要求,为让学生明白合作的重要性,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学生联赛将课堂定义延伸到教师之外,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所以高校可多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前往企业实习等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适应力。

4 创新课程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热情

体育课程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和教师教学成功的重要方式,也是验证教学效果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评价标准和形式决定学生学习方式,参与热情和重视程度。当前高校体育课的考核评价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掌握和竞技成绩,忽视学生提高幅度、学习态度、心理健康、运动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评价,考核内容方面评价成绩方式和标准也缺乏科学性。高校院校的必考项目之一为体育课程,应全面评价体育教学,即考查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兼顾学生心理健康、学习状态及职业体能储备等方面,对此可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运动参与、社会适应、心理健康、职业技能6个方面着手。根据学生所学不同专业对职业体能需求确定考核所占总分数比例,改革传统只从竞技成绩和运动技能对学生体育成绩评定的方式,从各个方面调动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从而真正提高学生职业体能。在具体考核方面,对于运动参与型,主要考核内容为学生是否参加课外体育俱乐部或参与校内体育活动次数,考核形式为上课参与运动积极度和出勤率。对于运动技能型则考核田径、球类、基础力量、体操、体育舞蹈类及其他运动项目,考核形式为学生在学习期间进步幅度和对运动技术水平掌握等。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类主要考核内容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考核形式为通过课上观察评出成绩或通过完成团结协作任务评出成绩。职业技能类主要考核内容为上肢灵敏协调性和手指灵活性测试等,考核方式为根据会计职业特点设计与岗位需求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考核。

5 结语

总之,高校体育教育工作对加强学生职业体能和提升人才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因而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立足于行业,以学生体能和职业技能为核心创新体育教学。在创新中结合职业对学生体能需求科学选择教学内容,借助学生联赛帮助学生树立终身运动健康习惯,构建合理的教学体系,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同时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使体育课程充分发挥提高人才素质的作用。

[1]王访清.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模式创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1):144-146.

[2]陈贵春.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探究[J].科学与财富,2015(10):150.

[3]吴慧超.基于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体育教学模式创新[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1):98-99.

[4]张恩才.高校体育教学在体能和职业双需求下的创新[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3):148-150.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138

G807

A

2095-2813(2016)12(a)-0138-02

猜你喜欢
联赛考核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表里不一”如何识别——富平增强考核洞察力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职业写作
发挥考核“指挥棒”“推进器”作用
一道联赛题的推广
2018年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加试题另解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