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前夕的密报

2016-11-28 17:17刘岸
党员文摘 2016年11期
关键词:四本铁桶化名

刘岸

松毛岭下的文坊村,旧名温坊村,位于福建省连城县朋口镇。

文坊村是红军福地。1934年的血色中秋“松毛岭战役”之前,红军就在这一带发动了著名的“温坊战斗”。

像闽西的大部分村庄一样,文坊村看上去平淡无奇。

其实,这是个人杰地灵、钟灵毓秀的地方。1934年,就是出生于这里的一个共产党员,以他的赤胆忠心,写下了长征序曲中生死攸关的一笔。

这一笔,六十多年后还有人记得——1996年,习仲勋同志为纪念此人的文集《山路漫漫》作序,依然称赞这是“他最为辉煌的一页”——在红军实行战略大转移的前夜,把关系到革命全局的重要情报及时送到了瑞金,亲自交到了周恩来手中。

这个人叫项与年。

项与年(1894—1978),原名项廷椿,化名梁明德,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央“特科”成员之一。

项与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长期负责上海与苏区的秘密情报联络工作。1932年接受组织安排,化名梁明德打入江西省第四保安司令部任机要秘书。1934年10月携带重要情报乔装前往中央苏区……

以上是正史记载。

项与年是位传奇英雄。他的故事令人唏嘘,后来还有人把他写进了小说。

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军事会议,部署进攻中央苏区的“铁桶计划”。计划以150万大军、270架飞机和200门大炮,用“分进合击”“铁壁合围”的战术围歼中央苏区的红军主力。为防止红军突围,还计划配备1000辆军用卡车快速运送部队实施机动截击……

中央苏区和红军正面临着巨大危险。而当时中共中央的“左”倾领导却还在命令红军处处设防,以阵地防御结合“短促突击”应对国民党军的进攻。

军情十万火急!庐山军事会议一结束,已从事我党地下工作的国民党高官莫雄便连夜赶回,向项与年等地下党员通报情报,并将整套绝密计划交给地下党研究。

项与年等人连夜用特种药水将绝密文件的主要内容密写到四本学生字典上。之后,项与年扮成教书先生,把字典装进布袋,急赴中央苏区。为减少与敌人关卡接触,项与年白天休息,晚上利用夜幕的掩护,避开大路,穿山越林。项与年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他形容憔悴、浑身乏力,几乎走不动山路了。

离瑞金越近封锁越严,山上布满铁丝网和暗堡,山下更是岗哨林立,四处盘查。如何继续闯关过卡,成了大难题。项与年反复思索,别无良策,决定化装成乞丐——他找到一块石头,对着自己的嘴巴连砸几下,砸掉了四颗门牙!

项与年忍着剧痛,将四本密写字典藏在满是污秽的袋子里,上面放上讨来的发馊食物,赤脚下山了。

此时的项与年,蓬头垢面,衣衫褴褛,俨然一个地道的叫花子。再加上他脸色苍白,嘴肿腮胀,面部变形到狰狞吓人,身上还散发着酸臭味,沿途敌军士兵见了,很远就捂住鼻子将他赶走。

一路上,项与年饿了就跟人乞讨,渴了就喝山泉水,实在困了就倒在树下睡一会儿,发现四周无人就努力疾走快跑。

10月7日,项与年到达瑞金。

当他见到周恩来时,周恩来都很难认出这个面目全非的叫花子就是项与年,不由泪湿眼眶。

项与年送来的情报使临时中央负责人充分意识到了红军危在旦夕,必须抢在敌人的“铁桶”尚未合拢之前,迅速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于是,临时中央一致决定,以中革军委名义发布行动命令,加紧进行战略转移。

于是,国共两党的历史上就有了这样的记载——“铁桶计划”尚未布置完毕,中央红军即突然实行战略大转移,果断突围撤离中央苏区,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

项与年随部队长征没几天就接到新的特殊任务,继续使用化名,潜入了白区。之后在被捕、越狱的过程中,他又创造了一系列传奇……

(摘自2016年8月24日《人民日报 》)

猜你喜欢
四本铁桶化名
铁桶与圆木
用心浇灌,静等花开
朱熹“四本”齐家思想的当代价值
落实“四本”理念,助推复习课堂
新基建与企业文化的“四本”原理
铁桶烙饼(大家拍世界)
初三女生出书四本,剑桥大学图书馆悉数收藏
与铁桶做游戏
神秘的“茅十八”
新闻报道中的化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