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话语权实现机制和策略国内研究综述

2016-11-28 16:24张瑜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人间 2016年15期
关键词:研究策略

张瑜(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网络话语权实现机制和策略国内研究综述

张瑜
(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由于当今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网络话语权实现机制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主要通过文献阅读法对国内网络话语权进行分析研究,来探索网络话语权实现机制和策略。笔者对网络话语权的定义、目前国内对网络话语权的研究方向、网络话语权实现机制和策略方面的文献阅读发现,对网络话语权研究最多的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方向。总的来说,虽然我国对网络话语权研究很多,然而在实现机制和策略方面的研究还不够透彻,仍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网络话语权;建构途径;研究策略

我国关于网络话语权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针对本研究的主题及基本框架的需要,笔者对当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大致的梳理,以“媒介话语权”和“网络话语权”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发现,这一主题的最早研究起于2004年,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祁林的《以BBS为例论网络话语权的有限性》,毛旻铮、李海涛的政治文明视野中的网络话语权》,候竹青、范铁中的《网络话语权与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论文。然而在国内对网络话语权研究一直比较少,基本不成规模。至2005年之后,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增多以及平民权利诉求得到关注这一问题日益显现,这方面的研究也开始日益增多,然而由于期刊的篇幅比较有限,大部分论文仅仅是对自己观点的简单陈述,没有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就事论事者较多,整体把握研究却捉襟见肘。2007年之后,教育领域(包括高校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学者逐步加入研究行列,特别是出现了一些硕士生与博士生以此作为学位论文选题,对该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

一、针对网络话语权的相关概念进行研究

我国学者对网络话语权概念的理解大体是基于对国外概念的引介。网络话语权,顾名思义,意味着民众话语权的实现环境在网络上。按照上文话语权的定义,可将网络话语权定义为:在网络上的民众所拥有的以话语(网络上的话语除了书面文字和口头上的言论外,还包括图形音像等)为媒介、以获得现实影响力或其它利益为目的的表达机会。

网络话语权同样包含两层涵义:网络话语权利和网络话语权力。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进步,在网络上发言的门槛一再被降低,民众参与网络言论已成为可能,可以说任何人都拥有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看法的权利。但是话语权利的获得只是虚拟权利,并不会对现实产生什么影响,也无法获取实实在在的利益,而要获得现实影响力和利益,网民要努力去争取,如通过实践的方式、改变现状的方式去获得。因而在网络上获得了说话的权利并不代表获得了说话的权力,权力与话语相伴相随,而主体的话语规则、言说境遇与身处的社会地位即拥有的权力是相互支撑、彼此确认的,所以想要拥有网络话语权力就先要掌握一定的社会资源,占据让别人听到你的声音的位置,进而发声。

二、关于对网络话语权的建构路径及策略研究

目前对网络话语权的建构路径与方法的研究日益增多,但大多是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

如安仲森《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中从倡导与大学生共境的网络生活、倡导使用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网络话语、倡导与大学生平等对话的教育理念、倡导大学生网络话语引导的开放和人文特质、倡导立体化引导提高网络话语的管理水平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的建构策略。

《论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及其变化》(商懿秀、肖新发)中认为在网络环境下,高校政治思想教育的话语权不再只为教育者所独有,学生也有了自己的话语权,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权不再只为教育者所独有,学生也有自己的话语权,从高校学生的话语权建构途径来增强高校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网络话语权与舆情引导策略之思考》(汪超)中倡导高校工作者应熟练掌握微信平台功能及特点,结合高校学生发展特征和思想教育教学规律,将微信平台用于高校网络话语权维护和舆情引导方面,转变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模式,提升思想教育工作成效。基于微信平台的显著特征,高校可以建设并运营专门的微信公众平台,用于高校网络话语权维护和舆情引导,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拓展平台、延伸手臂、扩大影响。

三、其他方面的研究

随着网络发展带来了网络话语权的变迁,如《关于网络传播时代话语权问题的思考》(王彦、任春晓)从反面的角度对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对网络话语权平民化的观点产生了质疑;《中国媒体话语秩序的重构》(黄晓钟)文中以中国的媒介发展为切入点对媒介话语权变迁进行梳理总结,其中也重点提到了网络媒体的发展所带来的话语权的变化。通过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的检索,其中包含少量研究其对政府问责影响的文章。通过书籍检索也未发现以网络话语权为视角对政府问责研究的专著,因此,目前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还比较少。

四、对当前国内研究的评价

通过对主要文献的梳理发现,国外对网络话语权的研究比较多,我国在其影响之下研究队伍迅速壮大,已经由传媒界扩散到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不断丰富,总体说来,目前的研究存在优点与不足:

第一,网络话语权的研究具有历史短不成熟的现实问题,而当前的研究主要是引介国外的理论,并就网络话语权的系列相关概念、本质与特征进行了澄清与界定,但却为后续的研究者扫清了概念上的障碍。

第二,目前我国的研究缺少较为全面的专著,且学术论文力作寥寥;对网络话语权的探索大多偏向于现状描述与宏观对策研究,而极少对网络中人们使用媒体的心理动因及机制作深入的挖掘,并且不能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举措。通过对已有文献的分析,发现研究还存在方法单一,定性研究方法过多,文献资料梳理为主,科学规范的实证研究过少的特点,有“不接地气”的倾向。

参考文献:

[1]王蕾.网络话语权对政府问责影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

[2]陈淑娟.民主治校视野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3]申荟.论网络话语权及其法律规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4]闾兰.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话语权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5]吕美香.走进网络话语权[J].现代企业教育,2009,16:165 -166.

[6]肖蓉.从网络舆情看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实现与引导[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66 -70.

[7]孟宇,俞香顺.论网络话语权的作用形式[J].今传媒,2014,06:25 -27.

[8]魏晓文,李晓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话语权建构的策略探讨[J].思想理论教育,2014,10:90 -94.

[9]石凤.从网络媒体发展看网络话语权变迁[D].中南民族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D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864X(2015)05 -0182 -01

作者简介:张瑜(1989.02 -),女,汉族,南京邮电大学思想政治与公民教育专业。

猜你喜欢
研究策略
农村商业银行效率分析
现代经济下的企业管理创新性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建构研究
试论如何使高中学生能够更好的学习物理知识
初中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快乐图画书 娓娓晨间谈
图书出版的选题策划研究
基于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课堂评价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