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视摄像记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2016-11-28 16:24张永超河南省鲁山县广播电视局河南平顶山467000
人间 2016年15期
关键词:会议

张永超(河南省鲁山县广播电视局,河南 平顶山 467000)



浅谈电视摄像记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张永超
(河南省鲁山县广播电视局,河南平顶山467000)

电视是声画艺术。电视画面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在电视艺术诸表现因素中,画面是第一位的、是最基本的。作为摄影记者,怎样才能拍摄到优秀的电视画面,出色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前提就是要具备扎实深厚的摄像基本功。经常翻阅关于新闻摄像的各类书籍,不断巩固所学的慑像知识和学习新的摄像知识,对各种镜头的运用要心中有数,对拍摄中应注意的事项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全面而熟练的掌握摄像机的各种技术性能。

摄像无定法,画面亦无定规。电视节目节目种类繁多,对摄像工作的要求各异,电视画面的取材要求很难有什么言之凿凿的规范,摄像记者要根据节目的主题及创作要求,根据工作环境和现场情况的不同,择善而从,择优而摄。何为善?何为优?这就要求摄像记者在熟练掌握摄像技术技能的基础上还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新闻业务素质。按理来说,电视业本应是分工明确、高度职业化的行业,记者和摄像本应属不同工种,但是在县级电视台,人员少,文字记者和摄像记者基本上是二合一,这就给摄像记者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摄像记者做一个具有方方面面知识的“杂家”,包括政治、经济、科技、工业、农业等与人们工作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加之新闻现场一切不确定因素都有,摄像记者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积累更多的知识,在现场拍摄采访过程中就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现象,可以从容的把握时机,采访拍摄到清晰准确,技术上合格,艺术上到位而又几倍充足信息量的电视画面。

摄像记者拍摄时要用心。新闻要故事化,故事要情节化,情节要细节化。一名优秀的摄像记者在平时除了要嘉庆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之外,在具体的新闻采访中,还要有捕捉典型细节的强烈愿望。新闻细节指作品中那些能有效增强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表现力的细枝末节,是新闻中最微小、最生动、最传神、最具引力和感染力的事实。

摄像记者拍摄会议报到要“会”出新招。会议新闻对摄像记者来说似乎是最容易拍摄的,其实也是最难“出彩”的一种报道形式。目前,会议新闻在不少电视台的新闻节目中,特别是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中所占比例比较大。会议新闻普遍报道过多,观众厌烦,不少记者也因为没有会议报道的新招数而感到头疼,甚至把会议新闻当成了甩不掉的“包袱”。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记者在做会议报道时,惯用老套的一剂“药方”。拍摄会场全景,每位到会领导以及发言人中近景的固定镜头,参会人员全景的固定镜头和运动镜头。画面干巴单调呆板,没有视觉感染力。报道的角度和内容也没有强化与观众的贴近性,这类会议新闻观众自然不爱看。

对于怎样改进会议报道也引起了很多相关部门的重视,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了《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会议和领导活动新闻报道的意见》,对电视会议报道提出了具体要求。很多业内人士也发表了许多关于改进电视会议报道技巧的文章。但是会议是新闻媒体和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新闻源,同一切新闻一样,不是要不要报道,而是怎样做精、做细、做活、做好的问题,以达到领导满意、群众乐意、社会欢迎之目的。先不说应该改进方式,突出贴近性,充实信息。就摄像而言,怎样能够增加可视性,不是说不用原来的处方下“药”,而是应该对症下“药”,对于现在的观众来说应该有比原来好的“疗效”。在做会议新闻时,以下几个阶段,在实际拍摄中可以根据不同报道角度选择侧重点。

会前拍摄(背景交代)。会前拍摄的内容可以有:之前相关会议的文案资料以及会议的背景材料,安排部署这次会议的小会、签到台、音响、灯光等细节,贵宾休息室内主宾握手交谈的画面,重要来宾签到的画面,参会人员等待开会的画面。选取这些作为拍摄对象,可以用于重大会议的召开或观众期待会议的召开,来宾佩戴花朵、标识,来宾中有重要的或观众关注比较高的人,独特的会场地点或会场布置等。拍摄这些画面首先能给观众一个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视觉上有悖于其他的会议新闻,再以这些小的试点作为切口,介绍会议相关内容,会给整个活动过程带来丰富的视觉画面,也利于烘托正式会议的气氛。相信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会中拍摄。首先要了解这次会议的内容,最好和办会者交流,弄清楚会议的主次关系,做到摄像时“抓大放小”。实地考察会场的大小、灯光情况、主宾位置以及自己拍摄的位置等,这是在会场拍摄前要做的事情。作为会议报道的核心部分除了摄像记者惯用的拍摄内容外,也可以拍摄报道这次会议的其他媒体,通过多方媒体的关注来凸显这次会议的重要性,也可以把台下参会人员作为主要拍摄对象。

会议延伸。现场采访参加会议的人员,介绍参加会议的感受、会议的意义等,还可以采访关注这次会议的受众,拍摄会后各部门开展的工作或活动等。不论是会前、会中还是会后都要注意同期声的录制,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除了摄像记者改进报道方式和方法的同时,再通过图表、字幕等剪辑手法也可以增强会议新闻的可视性。作为新闻报道来说,应该多用固定镜头,以表现新闻的客观性,尽量不要频繁的推、拉、摇、移。画面平衡是画面构成的基本要求,以画面中心为支点,画面的上下左右呈现的诸元素在视觉上的均势。就是使画面中上下左右的视觉形象不要一边太满,另一边太空,或一边感到太重,另一边感到太轻,均衡的构图给人以稳定、舒适、和谐的感觉;其次是主体突出,画面要有主次之分,在这里运用了明暗对比主体亮背景暗的方法,仰拍并且使树干在画面中成对角状。这样的构图显得画面平衡、完整。

摄像就如同绘画一样,线条的明快以及画面的和谐是关键,合理的运用镜头语言不仅让人感觉主题明确,而且会给人以视觉和心理上的冲动,相反则会让人觉得拍摄和素材杂乱无章。

摄像记者在娴熟的运用摄像技巧和构图技法的同时,还应该掌握画面编辑和场面调度的基本知识,顺应时代要求,敢于打破常规,不断创新,这样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电视工作者。

中图分类号:G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864X(2015)05 -0185 -01

猜你喜欢
会议
芯片会议
《八七会议》
欧洲理事会会议
重要会议精神摘编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会议通知
有些会议为何开成“催眠曲”
聚焦两会
省妇联十二届二次执委(扩大)会议召开
主席团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