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防治山羊『持续性腹泻症』

2016-11-28 09:31刘丽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1期
关键词:肠段患羊肺脏

刘丽

(贵州省凯里市农林扶贫工作局556000)

中西医结合防治山羊『持续性腹泻症』

刘丽

(贵州省凯里市农林扶贫工作局556000)

2013以来。在贵州黔东南州的施秉、镇远、凯里等市县饲养的部分山羊群发生了以持续性拉水样稀便、重度脱水死亡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几年里4~8月为该病的多发期。病程可持续10~15d左右。经用大量抗炎、止痢的抗生素及化药治疗。其治疗效果并不明显。大部分患病羊只最后多因重度脱水衰竭死亡。给养羊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在2013~2015年间。我们对该病展开了相应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中西兽医药物结合防治试验探索。经对不同县区多次发生的病案防治实践表明。建立的中西兽医药物结合防治技术方法。对该病具有显著的防治效果。现将相关防治情况给与报道。拟供广大同业者参考。

1 发病情况及主要临床症状

羊群中只有部分羊只患病。发病率在8~10%左右。多以体况欠佳的中、大羊只发病为主。羔羊极少发生。发病初始表现为剧烈腹泻。粪便稀薄呈水样。含有大量未消化完全的草料。采饲量及体温变化不显著。用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乙酰甲喹、环丙沙星等药物注射2~3d后。粪便有所收敛。呈半流质状。但继续用药后。患羊腹泻症状又明显加剧。饮水量增加。但采饲量开始减少。部分甚至不食;随着病程的延长 (8~10d左右)。腹泻次数增加。但粪量明显减少。大部分患羊急剧消瘦。两后肢无力。体温在40.5~42℃左右。部分患羊出现死亡。病程最长的可达15d以上。

2 剖解主要病理变化

死亡羊只极度消瘦。皮下脱水明显;肺脏均充血。水肿。部分炎性变化明显。呈弥漫性炎性变化。肺脏组织与胸膜无粘连。胸腔无积液 (见图1);除部分大肠段有少量积液外。大部分小肠肠段充满气体。无内容物。肠及肠系膜严重缺血 (见图2);少部分死亡羊只十二指肠、小肠段有充血、肠壁水肿等明显的炎性变化 (见图3);部分肾脏组织坏死。呈青紫色 (见图4)。

图1 肺脏组织炎性变化

图2 部分肠段充气、无内容物

图3 部分肠段充血、水肿炎性变化

图4 肾脏组织坏死

3 实验室送检

肝脏触片染色镜检阴性;肝脏、肺脏组织常规培养无细菌生长;肠道内容物B型魏氏梭菌选择性培养检测呈阴性。

4 药物防治方案

(1)将患病羊只单独隔离饲养。用季铵盐碘、戊二醛等消毒制剂每日带群消毒一次。保持圈舍通风干燥。

(2)对体温偏高的患羊用30%安乃近10ml、头孢噻呋钠0.5g混合注射(20~30kg体重);对体温变化不显著的患羊用板蓝根注射液10ml、头孢噻呋钠0.5g混合注射。一日2次。连用3~4d。对脱水较为严重的患羊用5%葡萄糖液250ml、维生素C1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连用2~3d。

(3)中药组方:党参10g、黄芪13g、白术12g、焦地榆 20g、焦栀子15g、茯苓 15g、 干姜 10g、 木香 10g、枳壳10g、甘草6g。用法:将药物烘干粉碎后用温水灌服。患羊每日一剂。连用 3~4d。

5 结果

经近2年的防治应用实践观察。凡患有该病的羊只经上述药物技术方案治疗后。疾病得以较好控制。在3~4d腹泻停止。采食量也逐步得以恢复。

6 小结与分析

6.1 致病因素与机理

羊群长期在高湿低温环境条件下放牧。极易受到寒湿的影响。部分体重欠佳的羊只易致寒湿困脾。引起胃肠消化功能紊乱。导致羊只呈现水样腹泻;由于该病并非为病毒、细菌感染导致的腹泻。因此。呈现出用氟苯尼考、磺胺间甲氧、乙酰甲喹、环丙沙星等药物注射效果不显著的现象。

6.2 药物防治机理分析

在养羊生产中。该病发生初期的患羊往往采食量变化不明显。极易受到养殖户的忽视。当患病羊只采食量下降时。已处于疾病发生的中后期。因此。用安乃近、板蓝根注射液结合头孢噻呋钠使用。拟达到解热镇痛、清热解毒、控制肺脏及其它脏器组织并发性炎症的出现。对重症羊只采用葡萄糖液、维生素C静脉滴注。可在短时间内缓解脱水。将有利于患羊疾病的转归。

该病是因寒湿困脾导致的以重度持续性腹泻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因此。采用传统的中草药组方治疗。其效果较为显著。中药组方中。以党参、黄芪、白术、焦地榆、焦栀子为主药。具有补中益气、涩肠止泻之功效;辅以干姜、茯苓拟达温中祛寒。利水化湿之目的;佐以木香、枳壳。具有温中和胃、健脾理气的功能。

猜你喜欢
肠段患羊肺脏
成年商品猪肠道可培养核心菌群的结构与组成分析
羊群被强碱灼伤后的诊断和治疗
猪屠宰检疫中肺脏病理变化与处理分析
利用近红外-吲哚菁绿成像系统判断急性肠缺血模型缺血肠段的实验研究
羊传染性脓疱口炎的治疗措施分析
一例山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的诊治及体会
羊传染性胸膜炎肺炎诊治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不同肠段肠黏膜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