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或成下一全民运动,率先突围的骑行APP前景广阔

2016-11-28 08:35
中国自行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爱好者体育产业跑步

自行车或成下一全民运动,率先突围的骑行APP前景广阔

近两年,在广泛的运动领域,“跑步”以极具社交仪式感而成为众多白领喜爱的运动项目。许多人不禁要问,在体育产业如火如荼的今天,下一项全民运动会是什么,又该如何提前布局呢?

体育:投资与创业的风口

不论是否从事体育行业,对过去的两年,大家都有一个真切的感受:体育产业正从一个抽象的名词概念正式走进我们的生活。

大众火热参与运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2011年,我国人均GDP首次超过5 000美元,小康社会的到来,催生了人们对更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2014年10月,高屋建瓴的国家46号文件一经问世,彻底释放了体育产业的活力,在5万亿赛道的引导下,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的活力得到了全面释放,而中产阶级的崛起又带来了更多社会需求, 体育逐渐成为投资和创业的又一个风口。

第一个热起来的运动自然是刷爆朋友圈的跑步了。一到周末,全国各地进行着大大小小的跑步比赛,长走、慢跑、1/4马、半马、全马乃至超马……

在这样的热度催生下,知名马拉松的名额中签率实在比摇号买车还难,众多跑步APP扎堆问世,跑步热逐渐趋近饱和,想要在此时的跑步市场上脱颖而出,必须要深耕功能并比拼服务,难度很大。

那么除了跑步外,有没有哪项运动具备成为下一个全民运动的潜质?

自行车有望成为下一个全民运动!

下一个全民运动极有可能就是骑行。尽管众多商界巨头都在布局足球产业,不过目前看来,足球的观赛诉求多过参与。而通过并购准备将铁人三项引入中国的万达则追寻着跑步的逻辑,虽然成效还有待检验,但笔者认为,顺着跑步的思路继续在有氧运动中寻找,或许才是正确的思路。

世界三大有氧运动——跑步、游泳和自行车都具备较大的受众群体。门槛最低的跑步最先为广大群众接受,但目前趋于饱和;游泳则受到场地限制,不能随时进行;而随着生活与消费水平的提高,更多人能够满足自行车骑行装备上的花费。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运动爱好者像当初爱上跑步一样,重新认识我们曾经的全民交通工具——自行车。

中国曾经是自行车王国,自行车运动在国内具备较好的群众基础——没参与过骑行运动,还没看过自行车跑?就像跑步一样,骑行其实也不需要做太多普及工作,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学习过,大众也相对更容易转化为骑行人口。

据安信证券数据显示,自2008年骑行的概念兴起以来至今, 我国骑行爱好者的总人数逐年递增,目前已经达到了2 000万人,并仍以极高的速度持续增长着,且骑行人群覆盖度高,从20岁左右到40岁以上人群都有。而目前中国骑行人口的比例只占1.4%,比照西方国家10%左右的骑行人口,仍然具备很大的增长空间。

据2014年法国NPD公司的数据统计,国际自行车年销量约为1.33亿辆,整车+零配件+骑行装备的市场规模在2 525亿元。而国内运动自行车年销量只有550万辆,运动自行车相关市场规模为150亿元,对比国际市场规模,我们的骑行市场仍然需要大力开发。

更有趣的数据是,研报显示,在2015年全年,男性市场和学生市场对自行车整体预算有极为明显的提升,超过47%的男性愿意花费8 000元以上的人民币购置自己的坐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10年里,伴随着体育产业的高速增长,骑行产业也会保持持续高速增长。

此外,自行车运动项目有其自身的优势,其赛事极高的观赏性,不仅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更能够形成赛事IP提升经济效益。2015年全国自行车赛包括职业赛事和业余赛事以及各种骑行活动总计有3 000多场,比2014年增幅达到30%,赛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爱好者,形成了项目发展的良性循环。

互联网+骑行会是风口上的风口吗?

对照火热的跑步运动,自行车产业链上的机会大致也有: 办赛事、做装备、搞骑行团、做骑行旅游、IP赛事、垂直电商等等。但最为快捷、辐射最广泛的切口自然是跟我们生活结合更紧密的“互联网+”了。资本涌入后,跑步与健身APP火热的局面想必大家都感受到了,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成功的APP都解决了行业的哪些痛点,看看有没有学习借鉴的机会。

简单来看几款排行榜上比较靠前的产品:咕咚和悦跑圈等跑步APP提供了GPS的功能,并且有较强的社交性,甚至还举办了线上马拉松的赛事。其他爆款的APP还有:乐动力和动动等APP提供个人健康数据,去动和约运动主要着眼于运动社交,全城热炼和叫练则针对O2O服务,Fit Time和Keep提供的是视频教学。

比照爆款的跑步和健身APP的解决功能,目前等待“互联网+”解决的骑行痛点也有不少。最简洁高效的做法就是复制跑步APP的功能,如:借鉴跑步配速的电子自行车码表、GPS路线记录,借鉴“约跑”来开展骑行社交,仿照线上马拉松举办线上骑行比赛,开展视频教学和O2O服务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服务于骑行活动的线上社区和移动APP也必然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如果能够仿照这些已经成功的APP,立足移动端去解决骑行中的痛点,凭借互联网的快捷方便,迅速抓住骑行爱好者的需求,就能在骑行领域占得先机。

在移动端的时代,社交才是APP能够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据一位资深骑行人士表示,对长途骑行的极客们来说,码表仍然是他们最为青睐的选择,此外,手机尺寸、续航能力、GPS定位精确性都是影响最顶尖的骑友选择骑行APP的原因。“当然,这并不妨碍其他家去做APP,但最顶尖的爱好者只有那么一小部分,而骑友的队伍则明显在扩大。现在这一块的同质化较为严重,因而怎么做出自己的特点更重要。我觉得社交是一个切入口。”

目前来看,骑行APP仍然是以“智能手机+移动互联+APP”的模式在竞争,而同一梯队里也有诸如野兽、骑记、行者、黑鸟等佼佼者出现,这些APP各具特色且拥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2025年我国的体育产业产值将达到5万亿的目标,这给予所有想在体育产业淘金的人以无限幻想。更为可喜的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健身意识的不断增强,在跑步热持续的高温过后,参与户外运动已成为新的时尚,可以“跑得更快骑得更远”的自行车骑行作为一项新兴运动,正进入到我们的体育生活中。广大热衷跑步的中产阶层带来的市场潜力,还将为中国的骑行产业进一步增加热度。

与跑步类似,看上去再简单不过的自行车产业链,也能够成为庞大而诱人的“产业链”,入门单车平均单价1 500元,单个用户的中心价值达到3~5万……自行车运动的长尾效应,或许比跑步更加可观。

事实上,市场上骑行APP的交锋已经逐渐开始了……

来源:体育产业生态圈

Bicycles Might Become the Next National Movement

猜你喜欢
爱好者体育产业跑步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美食爱好者的随笔
体育产业之篮球
直播答题爱好者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湖北省体育产业突破性发展思考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
八戒跑步等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