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介入对外语教学的作用和意义

2016-11-28 02:48高丽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16年7期
关键词: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母语

[摘要]全球化趋势下,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全球范围内交流依靠的主要语言工具则是英语,因此,英语的学习至关重要。英语学习中不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学习障碍,为了有效地解决语言学习障碍,外语学习者与教育专家对母语在外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认可。本文主要以英语教学和学习为例,探索在汉语环境中,如何有效地减少第二语言的耗损,从而提高汉语在英语学习和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字]汉语环境;外语教学;作用和意义

全球化趋势下,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倚仗于英语,英语成为全球交流的有效工具,已经不容置疑。相对其他语言的学习,英语教学与学习更为重要,本文主要阐述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汉语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在阐述此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探讨一下怎样有效减少汉语对英语的损耗。

一、汉语对外语教学的消极作用——损耗

语言学习包括很多方面,既有习得的一面,同时还存在着丧失、损耗的一面。一方面是升华与展,另一方面则是衰退与僵化,英语学习也不例外。有关语言耗损又分为四种类型,本文主要探讨的是在汉语环境下,对英语学习的耗损。其实,综观全国范围内各大高校英语学习,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存在着哑巴英语这一问题,即能够在试卷上取得可喜的成绩,但在日常交流甚至是读英语时则会漏洞百出。在我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缺少全社会交流的语言环境,并且很多英语学习者很少有与以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的机会,缺少实践的机会,从而造成了在汉语环境中对英语的耗损。

有关汉语环境中对英语耗损的原因有很多,所谓的英语耗损主要指的是英语学习者在接受英语教学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导致的英语技能退化甚至丧失的现象。我国仍是以汉语为主,英语交流只能通过英语课堂,或者是通过有意识成立的英语俱乐部等方式来加强训练。因此,我国的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输入的多,语言输出的少,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结束后就把英语“束之高阁”。另外,在我国,英语学者的工具性动机要大于综合性动机。很多学习者学习英语并不是兴趣的驱使,而主要是想通过英语学习掌握一门交流的工具,将来在职场中更好地体现自己的价值,或者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这样的动机实用性比较强,这一类学习者一旦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可能终止学习,终止学习就会造成对英语语言的损耗。相对于工具性动机的综合性动机,如果更希望通过深入了解国外的文化,或者借助母语,加强英语的学习,从而有效融入英语语言的群体,这样的群体相对而言语言损耗就会降低。由此可见,在意识中对英语的学习有正确的定位,对语言损耗有直接的影响。只有正确认识到英语学习的地位,才能在学习中有意识地加强英语学习。受我国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汉语语音的影响,很多英语学习者存在着英语语音以及口语交流等方面的问题。为了掩饰内心的紧张与仿徨,很多学习者在课堂上总会选择拒绝使用英语,甚至是放弃英语的学习。殊不知,语言学习依靠的主要是练习,如果拒绝练习,造成语言的耗损也是必然的了。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发现语言耗损的一个特征,即语言水平的高低与耗损程度之间是相反的关系。学习存在着一个过度点,只要读过这个过度点,语言水平就稳定下来。也就是说,英语学习者只要进行大量的英语输入,并且进行有效的练习,不断巩固和加强英语输出,成功的度过学习的过度点,才能有效降低语言的耗损。可是,综观我国的现状,由于缺少强有力的师资队伍以及课程设置的不合理,很多语言课堂的输入量极其有限,这样的现状很难帮助学生顺利度过过度点,也就容易造成英语语言的耗损。综上所述,只要在没有度过学习过度点的时期,长时间的终止外语学习,就会造成耗损。影响语言耗损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如何有效地减少损耗,这与学习者的个人兴趣,改善社会中语言的学习环境等不无关系,其中,最重要也经常被大家所忽视的就是母语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意义。

二、汉语对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

马克思哲学曾经讲过:事物是矛盾的统一体,都是对立统一的。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同样也是对立统一的,汉语对外语教学的确带来了耗损,但同时汉语对外语教学也带来了启示。国内已经有很多的专家学者认识到母语在外语学习中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正迁移。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有着共同的自然世界,所以语言之间是相通的。人们生活在同一个物质世界中,可以用相同的概念去认知这个世界。正是具有这样“同一性”的基础,所以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母语。主要表现在,首先是汉语与英语语音方面的学习。汉语读音通过拼音来发音,拼音又分为声母、韵母(6个单韵母和18个复韵母),拼音和英语单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由音节构成的。英语的发音是通过音标,音标又分为辅音和元音(单元音和双元音),这样的共同特点就会影响英语语音的学习,比如,汉语拼音中的声母就相当与英语音节中的辅音,当然,韵母也就等同于元音。因为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与英语音标中的辅音存在着太多类似的地方,所以对大部分英语学习者而言,有些因素发音并没有太大的障碍。因此,对初学者而言,汉语发音介入英语语音教学与学习有一定积极作用。另外,在语法及构词上,汉语与英语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在我国,构字讲究的是形声、会意、象形等,如与水有关,则往往是“水”字旁,例如:江、河、湖、海、渡;与“土”有关的字,地、坑、堾等。由此很容易联想到英语单词中的前后缀,只不过英语的前后缀是词性的限制或者是反义等。所以,在对外语讲解的过程中,对那些英语和汉语存在共性的地方,可以直接借助母语进行讲解,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方法的掌握能力。在语法结构方面,英语与汉语也存在着很多的共性,汉语中最基本的句型结构是主谓宾,例如:他是个优秀的学生。主语是“他”,谓语是“是”,宾语是“优秀的学生”,其中“优秀的”又是形容词做前置定语。翻译成英语则是:“He isan excellent student.”主谓宾与汉语的基本一致,这只是最基本的句型结构。汉语和外语中也存在着比较复杂的句式,细究之下,可以发现汉语与英语的复杂句式也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中西方之间在句式与语法方面存在的相似性进行讲解。并且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在英语中也存在着很多汉语借词。比如老北京的胡同(hutung),儒学(Confucianism)、人LJJ人海(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等。还有就是外语教学中汉语的介入,使得汉语文化与国外文化不断地交流与碰撞,但毕竟交流的主体对事物的认知存在共性,虽然语言文化存在着差异,但基本的认知还是相似的,就以英语格言翻译为例”a snow year,a richer year”翻译成中文是“瑞雪兆丰年”“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即.”翻译成中文则是“有志者事竟成。”在教学的过程中,施教者可以沟通中外之间的文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学习者之中还有一个大的群体——成人英语的学习。成人英语的学习较儿童而言,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汉语语言水平,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难免自觉不自觉地把英语学习与汉语学习结合起来,甚至有些成年英语学习者认为只有记住了英语单词的汉语意思才会感到踏实。语言与思维相联系,所以母语与外语的学习存在一定的联系,成人的思维与母语的联系相当密切,很多现实的案例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深受第一语言的影响,并且母语对第二语言有着“促进”与“阻碍”的双重作用。成人在多年的学习与工作中思维上已经形成定势,所以如果在教授的过程中,施教者能够有效地利用汉语的优势来解释英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解“banana”这个词汇时,只要学习者记住汉语是“香蕉”的意思就可以了,没有必要用“any of several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treelike herbs ofthe genus Musa having a terminal crown of large entire leavesand usually bearing hanging clusters of elongated fruits”来解释。作为成年人,对一般的事物已经有了自己的认知能力,没有必要对“apple”“girl”“happiness”等词使用抽象的解释方法。直接使用汉语对其阐释,更容易被成人接受。其实,外语的学习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母语的学习,日常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母语掌握牢固的学生,外语学习起来也比较省力。汉语是外语学习的不竭动力与源泉。

三、总结

在我国虽然存在着汉语对外语学习的损耗,但只要有效地控制损耗,就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使汉语成为外语学习的不竭动力。在以汉语为主要交流工具的中国,若想充分发挥汉语的积极作用,首先教师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提供更多的机会让大家交流学习的心得,提供更多的英语语言环境,鼓励大家敢于开口讲英语,帮助学生明确自己语言学习的目的,培养学生的语言学习乐趣,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另外,帮助学生认识到汉语语言结构与英语结构之间的联系,通过汉语语言的学习加深英语学习,掌握一种新的语言学习方法。最后,为了达到最终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目的,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度过语言学习的过度点,顺利的到达稳定期,在不断感知语言学习规律的同时,做到“熟能生巧”,提高语言水平,降低语言的耗损,充分认识到汉语介入外语教学的积极作用与意义。

[参考文献]

[1]何靖媛.汉语环境下的第二语言耗损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孔祥密,孙乃玲.汉语在英语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11).

[3]张欣等.论成人英语学习及汉语正迁移[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7(6).

[4]薛高宝.论汉语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为你[J].南外学报,2001(2).

[5]陈金凤.英语中汉语借词翻译方式及其外语教学的启示[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06(4).

(收稿日期:2015-12-17)

[基金項目]2015年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顺应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陕西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研究——以陕西科技大学青年英语教师为例》(项目编号:2015KRM 130)

[作者信息]高丽(1983-)女,陕西三原人,汉族,硕士,陕西科技大学讲师。研究:英语教学

猜你喜欢
第二语言外语教学母语
脑与第二语言学习
The Book Review of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Washback Studies Used in Practice Teaching
Critically assess the use of Contrastive Analysis as an aid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mproving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Ability of Speaking English by the PPP Model
The Connection Between “Wolf Child” Story and “Poverty of Stimulus” Argument
A Rough Research on Numerical Cultural Connotation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