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现状

2016-11-29 07:36贺明毛秋红罗正君曾兰英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年33期
关键词:梯队科技型贵州省

◎贺明 毛秋红 罗正君 曾兰英

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现状

◎贺明 毛秋红 罗正君 曾兰英

在对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制约梯队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进一步发展壮大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对策建议。贵州应在拓展企业投融资渠道、加强人才团队建设、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提高企业研发能力和提升企业市场能力等方面保障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进一步发展壮大。

为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动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形成铺天盖地的科技型企业发展格局,推动新常态下贵州经济的大力发展,贵州省加大了对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积极开展科技型企业备案认定工作,实施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培育行动计划,促使科技型企业发展不断加快,目前已初步形成以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科技型小巨人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为代表的梯次结构合理的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为深入了解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发展现状,我们于2015年底对梯队企业展开问卷调查,重点分析了企业的现状、制约企业发展的因素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梯队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现状

目前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企业总数达524家,包括61家大学生创业企业、169家科技型种子企业、190家科技小巨人成长企业、82家小巨人企业、22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其中民营企业占93%,国有企业7%,梯队企业数量仅占全省企业总数的0.16%,有较大培育和发展空间。

经济发展概况。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发展态势总体较好,2014年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49亿元,占贵州省工业总产值的3.67%;销售收入达418亿元,较2011年增长53%,年均增长率为15%;净利润37.17亿元,较2011年增长79%,年均增长率21%。上缴利税从2011年的16.36亿元增至2014年25.35亿元,增幅55%,年均增长率15.7%。从企业的盈利能力来看,梯队2011年至2014年的平均销售利润率为12%、平均净利润率8%,表明尽管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数量较少,但企业有较强和稳定的盈利能力,明显好于贵州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地区分布情况。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集中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黔东南州三市州,约占到了全省总量的80%,而黔西南州、毕节市、六盘水市、贵安新区、仁怀市、威宁县则较少,六个地区加起来仅占到全省的3.24%,地区分布严重失衡。(详见图1)

领域分布情况。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主要覆盖了电子信息,精细化工与新材料,特色食品及旅游商品为主的特色产业,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现代农业,装备制造,高技术服务等8大技术领域,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领域比例较高,分别占18.89%、15.8%。大数据产业相关企业有101家,占企业总数的19%,反映了近年来贵州省大数据产业发展迅速的态势。(详见图2)

创新投入情况。2014年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创新投入达到34亿元,其中研发经费18亿元,占52.9%;技术改造14.9亿元,占43.8%;技术引进费共1.1亿元,占3.2%。研发经费已超过技术改造经费所占比重,这是企业重视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表明贵州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企业已经走上了依靠技术创新促进企业发展的道路。

2014年我省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R&D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达到4.37%,是贵州省R&D投入强度的7.3倍,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正在逐步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与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的创新中坚力量,其较高的研发投入保障了企业的技术持续创新。

科技研发人员情况。人才是科技型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之一。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2014年末从业人员总计58285人,其中直接研发人员6289人,占从业人员的10.8%。博士学历229人,占总从业人员的0.39%;硕士学历1835人,占总从业人员的3%,高级职称2549人,占总从业人员的4.4%。

研发机构与协同创新情况。企业研发机构是企业集聚创新资源和开展技术创新的重要载体。截止2014年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共拥有研发机构258个,其中国家级科研机构6家,比例为2.3%;省级科研机构的企业为48家,比例为19%;市级研发机构19个,比例为7.4%。79%以上的企业研发机构主要任务集中在主导产品核心技术研究与新产品开发、设计方面,14%以工艺改进为主,表明企业对新技术、新产品研究越来越重视。调查还显示,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中与大学、科研院所形成产学研合作关系的企业有329家,比例为65%。梯队中各类型企业产学研合作的比例分别为大学生创业企业43%、科技型种子55%、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69%、科技型小巨人企业90%、创新型领军企业95%,反映企业协同创新行为随着企业规模的增长而提高。

知识产权情况。知识产权方面,截止2014年企业共申请各类专利9222项,平均每家企业的专利申请量达到了18.3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4043项,占专利申请总量的比重为44%,显示在专利申请数提升的同时,企业越来越注重优化专利结构,提升专利质量。梯队企业共拥有有效专利5757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497项,占有效专利数量的26%。此外,梯队企业共拥有有效注册商标1451个(贵州省著名商标109个、驰名商标19个,地理标志产品数19个),植物新品种64项、软件著作权794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1项,专有技术148个。万名企业就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89件,反映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相较一般企业创新成果的产出能力及专利储备能力更强。从分布来看,有效发明专利主要集中在创新型领军企业(49%)、科技型小巨人企业(19%)与科技型小巨人成长企业(24%)三类企业。

产品及销售情况。企业技术创新成果直接表现为企业新产品产出能力。2014年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共开发新产品4151个,同比增加39.5%。新产品产值从2011年99.7亿元增至2014年的180.6亿元,增长81%,2014年新产品产值占企业总产值比重已达到51.8%。新产品销售收入方面,2011年以来梯队企业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呈快速上升趋势。2014年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152.2亿,同比增加11.9%,占2014年企业销售总额的36.4%。数据客观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对企业产品结构调整效果开始体现,产出水平不断提升,梯队企业创新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能力正不断提高。

制约梯队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融资能力较弱。融资难是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面临的一个共性问题,据调查统计,89%的梯队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企业融资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等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外源性融资渠道较窄。特别是梯队中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种子型企业存在数量大、抗风险能力弱、单笔融资金额小的特点,融资难度更大。由于融资困难,缺乏资金,影响到企业创新和生产经营,削弱了中小企业自主发展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技术人才缺乏。创新型技术人才是技术创新的主要力量。因此,能否拥有一支稳定而且不断发展壮大的创新型技术人才队伍,对企业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调查显示,88.87%的梯队企业反映存在技术人才问题,梯队企业直接研发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例为10.8%,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仅占14%,硕士以上学历人才仅有3%,且高端领军人才相对较少,显示企业研发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此外,企业成长梯队各类型企业还存在技术研发人员分布不均的情况,32%的研发人才集中在领军企业、33%在小巨人企业、21%集中在小巨人成长企业,而大学生创业企业、科技型种子企业等初创期企业仅拥有13%的研发人员。由于初创期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有较大风险性与不确定性,在吸引人才方面不具优势,很难形成企业内部人才梯队,直接影响企业的创新潜力和可持续发展。

创新能力不强。虽然近年来梯队企业发展迅速,企业研发投入也逐年增加,但技术研发能力仍有待提高,但其中六成以上的企业研发经费中用于支付高校及其研发机构的比例小于20%,合作申请专利量仅为229项,仅占专利申请总量的2.5%。此外,企业与外界科研机构交往频率也较低,29%的企业为每半年一次,只有28.6%的企业为平均每月1次,表明企业虽然有产学研合作,但活跃程度还不高,协同创新程度依然较低,主要依靠自身进行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自主创新耗时较长、资金投入较大以及风险性是影响企业技术研发的主要因素,因此高达79%的企业希望政府对企业技术创新支持应侧重资金支持和政策扶持。

市场问题突出。据调查统计,有68%的科技型成长梯队企业反映存在市场问题。2014年科技型企业成长梯队新产品营销费用为9亿元,占企业总营销费用的23.7%,反映企业在新产品市场推广上投入强度还不高。65%的企业产品以国内市场为主,仅有2.4%的企业产品在国外销售。全国市场占有率方面,82%企业产品份额在10%以下,只有17%在20%以上。此外,企业普遍缺乏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和营销战略。

建议与对策

积极拓展企业投融资渠道。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是破解科技型企业融资难的重要手段。一是进一步加大政府对企业研发活动的科技投入,运用财政补贴、专项发展基金提高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二是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以综合科技保险、贷款风险补偿等政府投入资金为种子,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和风投资金多渠道、多元化参与科技创新研发;三是政策引导,通过政府采购、税收优惠、固定资产加速折旧、贷款贴息等措施鼓励企业科技创新活动,推动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形成内生创新驱动模式;四是促进银企对接,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针对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时效性较强、周转便捷的差异化金融服务;四是积极发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加强人才建设。加强企业管理人才引进和培养,培养一大批善经营、懂科技的新型企业家;推动企业开展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与选拔,拓宽企业人才引进渠道,扩大研发人才队伍数量与质量;推动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培养企业储备人才;鼓励和引导企业完善分配机制,建立有效的人才激励模式与制度,提高研发人员待遇,以职位晋升、股份奖励、股份期权、分享技术成果收益等对研发人员给予激励,充分吸引与调动研发人员的积极性,形成有利于稳定科技人才成长的环境。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搭建有利于创新的平台,促进科技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为企业发展营造规范良好的外部环境。一是制定完善创新配套政策体系,加大科技创新政策的落实力度,扶持我省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鼓励社会形成勇于创新的良好氛围;二是推进科技资源有效整合,建设各类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如产学研合作平台、公共研发平台、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创新创业孵化平台、科技金融平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通过平台激活各类创新要素,推动企业建立创新运行机制,提升创新能力;三是进一步确立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鼓励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型成长企业提供技术服务,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四是尝试建立风险补偿基金,降低企业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中面临的风险;五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研发创新环境。

提高企业研发能力。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支持企业做大做强研发中心,在有条件的小巨人(成长)企业、领军企业中重点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鼓励企业实施知识产权创新战略,增强企业内在发展动力。鼓励企业加强新技术、新模式的运用;促进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鼓励以多种形式开展产学研合作,促使企业参与联合创新,在产业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提升自身创新能力,打造形成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经济效益突出的产品。

提升企业市场能力。激励大企业树立自身品牌,增强质量和营销意识,改善服务,提高市场竞争力,打造自身特色,转变发展方式;指导协助科技型企业制定市场营销战略、商标品牌战略和技术发展路线,加强市场分析预测;组织科技型企业与重大项目和工程配套对接,做大规模,做强品牌;支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帮助企业进行国内外市场考察、市场需求变化情况调研,组织科技型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产品交易会、博览会等活动。

(作者单位: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贵州省2014年度科技平台及人才团队建设计划项目:《贵州省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黔科合计KF[2014]4001号)

猜你喜欢
梯队科技型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国庆70周年阅兵式空中梯队解读
云创新助推科技型中小企业构建持续性学习机制
当前国企深化改革形势如何构筑人才梯队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基于李代数sl(m+1,R)的多分量扰动AKNS孤子梯队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民营科技型集团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铺天盖地顶天立地
论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人才供给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