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科学管理湖泊水库的认识与思考

2016-11-29 08:47熊春茂张笑天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中国水利 2016年17期
关键词:湖泊长江水库

熊春茂,张笑天,赵 敏(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湖北省科学管理湖泊水库的认识与思考

熊春茂,张笑天,赵 敏
(湖北省水利厅,430071,武汉)

湖北作为“千湖之省”,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地位特别重要。结合湖北省湖泊水库管理保护工作实际,提出为助推生态长江建设,必须树立“上游”意识,强化担当意识和落实意识,解决“水”“源”两大问题,做好”查、关、治、罚、复、退”;必须着眼长江全流域生态建设,高标准地做好湖泊水库管理和保护。

湖泊水库;生态长江;科学管理;建设

2016年5月10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在湖北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要求,要树立“上游”意识,解决“水”“源”两大问题,做好“查、关、治、罚、复、退”。湖北省水利厅印发了“力推生态长江建设十条意见”,现结合湖北省湖泊水库工作实际,谈谈认识与思考。

一、恪守“上游”意识,让湖泊水库成为湖北助推生态长江建设的闪光点

李鸿忠书记要求,全省上下必须树立“位置上游”意识、“责任上游”意识、工作“标准上游”意识。湖泊水库位于长江干流上游或支流,处于长江的上游位置,作为湖泊水库工作者,必须着眼长江全流域生态建设,增强责任意识,高标准地做好湖泊水库管理和保护,使之成为生态长江的闪光点。

1.从湖泊与湖北的特殊关系出发,力争上游

湖泊是湖北的优势资源和名片,全省有天然湖泊755个,各类人工湖泊(水库)6 275座。星罗棋布的湖泊孕育、滋养了荆楚儿女和灿烂的楚文化。同时,通江湖泊和干流水库及重要支流的大型水库又是生物多样性的孕育地,这些都决定了湖泊水库是绿色水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湖泊水库的管理中保护好水资源能够为长江的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水环境。

2.从治湖与治江的特殊关系出发,管好上游湖泊水库

湖北多数湖泊毗邻长江及其支流,湖泊的调蓄功能为长江干支流及湖泊所在区域防洪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71个典型湖泊中,具有防洪排涝调蓄功能的湖泊有60个,其中有46个湖泊通过水利工程与长江相通,其余大多与区内支流相连。6 275座人工湖泊(水库)共260亿m3库容(不含三峡和丹江水库),在汛期为长江调洪错峰,在非汛期为改善下游生态、生活、生产用水等都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科学管理好湖泊水库,就是为长江大保护发挥了作用。

3.从“千湖之省”现实出发,必须高标准严要求开展湖泊保护工作

湖北作为“千湖之省”,又有1 000多km的长江岸线,在长江大保护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湖泊保护工作更要走在前头,力争上游。要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湖泊水库管护体制机制,构建“科学的规划体系、严格的责任体系、完备的工程体系,规范的管理体系、健全的法治体系、高效的监控预警体系”等,扎实抓好湖泊水库的管理与保护,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在长江全流域生态建设过程中发挥湖北湖泊保护的重要作用,引领全流域湖泊保护为修复母亲河生态环境作出重要贡献。

二、强化担当意识,把湖泊水库作为湖北助推生态长江建设的支撑点

让“千湖之省”碧水长流,既是湖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自身需要,更是面向全国应尽的政治责任、应有的历史担当。全省湖泊水库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水利厅党组的部署,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坚持问题导向,从“水”“源”两个方面入手,在科学调度、有效保护湖泊水库水资源上下功夫,为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作贡献。

1.要瞄准“水”

湖泊水库是水的重要载体,在湖泊水库的管理和保护中,要做好“水”文章,必须把视点聚焦在“水”上。一是严禁围湖填湖污湖行为。切实贯彻《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落实湖泊保护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快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开展湖泊水库网箱养鱼,水库投肥养鱼排查、治理工作。严禁填湖造地、填湖建房、围湖造田、筑坝拦汊以及其他侵占和分割湖泊水面的行为,逐步退田还湖、退渔还湖、退塘还湖、退耕还湖。二是开展湖泊水库水功能区划的复核、调整、完善工作,核定湖泊水库水域纳污能力,提出重点水污染物限排总量意见和分阶段限排总量控制方案。根据污染物限排总量意见,拟定湖泊水库重点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削减和控制计划。三是建立湖泊水库健康评估基本方法和技术标准,健全湖泊水库岸线、水文、水环境、水生态监测体系,促进湖泊水库的水质好转,确保湖泊水库水功能区全面达标。

2.要瞄准“源”

湖泊水库保护的着眼点是瞄准“源”,要重点控制好污染源,加强源头保护。一是要全面排查湖泊水库的污染源。调查湖泊水库污染源,分析影响因素,研究管控措施。加密湖泊水库水质监测频次,加强湖泊水库周边排污口管理,规范湖泊水库周边养殖行为,加强面源污染治理等。二是强化水库生态调度理念。组织修订全省水库工程调度规程,把生态调度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在水库调度运用中充分考虑生态需求,确保河流生态流量,在确保防洪安全、饮水安全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安全,在统筹发挥水库综合效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工程生态效益。三是实施湖泊保护生态移民。根据湖泊保护规划的要求和恢复湖泊生态功能的需要,对居住在湖上,岸上无房屋、无耕地的渔民和居住在湖泊保护区内的其他农(渔)民实施生态移民,采取资金支持、技能培训、转移就业、社会保障等方式予以扶持。四是要突出绿色导向。践行“绿色决定生死”的理念,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倡导主动关停污染湖泊水库的工矿企业,进一步完善湖泊水库保护考核指标体系,让绿色发展权重到位,宣传“绿色GDP”理念,促进全社会形成“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现绿色发展”的舆论氛围。

3.要坚持问题导向

湖泊水库保护要认清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近年湖泊保护取得不少成绩:完成“一湖一勘”,发布755个省级湖泊保护名录;编纂“一湖一志”,发行500万字《湖北省湖泊志》;完成“一湖一档”;编制“一湖一规”;完成全省湖泊保护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30 km2以上湖泊水利综合治理规划;落实“一湖一责”,落实全省湖泊的“湖段长”,实行湖泊保护行政首长年度目标考核;建设“一湖一景”,组织实施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汉阳六湖连通、四湖流域综合治理等,取得初步成效。但应该认识到,湖泊水库管理和保护工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一是顶层设计与发展需求不适应。国家层面没有相关政策、规划、资金等长远发展战略支撑,对当前湖泊保护有一定影响。二是能力建设与繁重任务不适应。部分市州没有健全湖泊保护机构,工作人员严重不足。基层湖库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极度匮乏,建管任务与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三是体制机制与保护需求不适应。湖泊保护体制亟待理顺,大中型水库水管体制改革有待深化,两项经费偏低的情况亟待改善。四是工作进展与管理目标不适应。部分市州湖泊保护规划编制滞后,有些地方湖泊水库巡查监管不到位。五是工程建管与防洪安全不适应。全省涉湖工程防洪能力普遍不足,湖泊堤防防洪标准普遍偏低;还有1 000多座未加固的水库带病运行,安全隐患突出。这些问题影响着湖泊水库管理与保护工作,要坚持问题导向,不能把体制机制不健全、相关政策不到位作为推、缓、卸责任的托辞,也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体制机制完善之后和综合治理之后再来加强管理,而要切实担起湖泊水库主管部门职责,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支持,在推动解决“五个不适应”问题的过程中,切实加强湖泊水库管理与保护,并使之逐步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三、强化落实意识,让湖泊水库成为湖北助推生态长江建设的着力点

对于湖北来说,湖泊水库是助推生态长江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之一,当前的行动就是要以“查、关、治、罚、复、退”为着力点,认真落实湖泊水库的管理与保护工作。

1.落实“查”,加大协调、督办力度,取缔湖泊、水库围网、围栏、投肥养殖

积极推进湖泊控制区和保护区范围的划界,开展勘界立桩、水域岸线登记,落实湖泊保护区范围。探索城中湖网格化管理,提高全省监督执法的信息化水平。运用好湖泊卫星遥感监测系统,向涉湖市开放湖泊卫星监控外网端口,实现影像、水体、图斑等数据的异地访问,推动湖泊卫星监控系统在涉湖市水利部门的广泛运用。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保障湖泊工程安全和正常水事秩序。

2.落实“关”,立足于湖泊水库生态环境保护,联合相关部门采取“关、停、转“措施,减少入湖入库污染物

坚决关停污染湖泊水库、破坏湖泊水库生态的企业、工厂。在关住“看得见”的现实存在之前,首先要关掉“看不见”的、与生态建设不相适应的陈旧落后思想,树立建设生态湖泊水库的新思想、新观念。同时,有效整合环保、农林、财政等涉湖部门的政策资源、资金资源;广泛吸引社会团体关注、保护湖泊水库,为湖泊水库的管理与保护增续更多动力,提供更多支持。充分发挥公众在湖泊保护中的作用,引导社会各界更加关心并参与湖泊保护工作。

3.落实“治”,把治湖与治山、治水结合起来,促进湖泊综合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坚持“山水田林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系统思想,合理确定湖泊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岸线利用等控制指标,科学谋划涉湖工程和湖泊生态修复项目,稳步推进涉湖闸站工程建设,完善湖泊防洪排涝工程体系,提高湖泊的调蓄能力和防洪保障能力,推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构建“布局合理、生态良好,引排得当、循环通畅,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多源互补、调控自如”的江河湖库水系连通体系,推进湖泊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4.落实“罚”,运用好湖泊保护行政首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做到奖罚分明、奖罚兑现

完善湖泊保护举报奖励、年度目标考核等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湖泊水库管理和保护行为,提高效率。认真开展对各涉湖市年度湖泊保护行政首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促进考核成果的运用;同时,按分级管理原则,推动市对县(市、区)湖泊保护行政首长年度目标责任考核;积极争取将湖泊保护纳入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评体系。

东湖

5.落实“复”,做好湖泊保护和生态修复

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快推进湖泊水利综合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对入湖入库水系进行综合治理,实施江河湖库连通。大力推进湖泊保护和生态修复,加快环湖生态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工程建设,保护湖泊生物多样性。采取生物控制、放养滤食鱼类、底栖生物移植等措施,不断改善湖泊水库的生态环境。

6.落实“退”,积极推进退田还湖、退渔还湖,让“千湖之省”名、实相符

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对湖泊“多予少取、先予后取、保护优先”的要求,突出湖泊生态功能建设,有效发挥湖泊功能,合理利用湖泊资源,维护湖泊生态环境,科学编制湖泊规划,加快推进退渔还湖、退田还湖、控源截污、生态修复等综合治理措施,把每个湖泊建设成为水清岸绿、生物多样的水生态景点,水系连通、旱涝无忧的水安全景点,传承文明、人水和谐的水文化景点。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湖北在湖泊水库管理与保护工作中将认真贯彻“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战略思想,紧紧围绕“保面积、保水质、保功能、保生态、保可持续利用”总体目标,不断强化湖泊水库的科学管理和有效保护,为生态长江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王学雷,吴建农,王慧亮,等.湖北省湖泊保护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人民长江,2009(19).

[2]姜琦,席海燕,焦立,等.我国湖泊管理的思考 [J].环境工程技术学报,2012(1).

责任编辑 杨 轶

Considerations of managing reservoir lakes with scientific management approach in Hubei Province

//Xiong Chunmao,Zhang Xiaotian,Zhao Min

As the“province of thousands of lakes”,Hubei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protection of Yangtze River.As an upstream province,Hubei needs to pay more attention on ecosystem with a consideration of responsibility and commitment,by looking at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lake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Two aspects of water as flood or source need to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Measures for environment protection i.e.on-site investigation,close heavypolluted factories,pollution treatment and punishment of polluters etc.should be employed so as to enhance the level of lake and reservoir management for ecological restoration of the whole Yangtze Basin.

reservoir lake;ecological-friendly Yangtze River;scientific management;construction

P343.3

B

1000-1123(2016)17-0012-03

2016-05-26

熊春茂,高级工程师,湖北省湖泊局专职副局长,主要从事湖泊保护、水资源保护和水行政执法工作。

猜你喜欢
湖泊长江水库
漳河有一水库群
中型水库的工程建设与管理探讨
长江之头
湖泊上的酒店
出山店水库
长江之歌(外二首)
长江图(外二首)
奇异的湖泊
水库上的“五老”安全巡逻船
长江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