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哈中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2016-11-29 07:42阿依娜尔于洋胡国良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哈国互补性丝绸之路经济带

阿依娜尔,于洋,胡国良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区域经济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哈中贸易发展现状分析

阿依娜尔,于洋,胡国良

(新疆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乌鲁木齐 830012)

通过计算哈中两国贸易互补性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分析哈中两国贸易发展现状,具体分析在两国贸易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和原因。通过计量方法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哈中贸易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认为人均GDP、出口成本、汇率、哈国贸易开放程度,都对哈中贸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最后从两国政府、企业层面提出了减少哈中贸易障碍的对策。

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障碍;哈萨克斯坦

一、引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该倡议能够全面开展合作,向西推广中国的优质产能和产业,促进沿途地区互利共赢。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构建自由贸易区,挖掘合作潜力。

哈萨克斯坦(下文简称“哈国”)是中国向西拓展的第一站,两国贸易往来密切,但是还是存在着制约两国贸易的障碍问题。当前由于哈中两国的贸易、经济合作较多,哈国学者对此也有不少研究。Жайлауова深入分析了两国之间的贸易障碍问题以及合作前景[1];Бейсенбаев详细审议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状况,认为中国可以对哈萨克斯坦增加投资,提议两国在几个方面一起投资从而出口到国外[2]。Хасено分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任务目标及哈萨克斯坦的作用,基于“一带一路”目标明确表示哈萨克斯坦要开放边界,为中亚与中国之间的货物和人员的自由流动提供便利[3]。Новожилов探索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为欧亚国家单一的经济项目带来了优势,在效果上他指出“一带一路”优先考虑的是互惠互利的经济合作,坚持不干涉别国的政策,不损害参与国家的利益[4]。

中国许多学者则关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加强哈中贸易合作,分析哈中贸易形式及结构问题。如程云洁分析了中国与哈国贸易结构失衡现象,即进出口贸易不平衡,中方逆差多,进出口贸易商品结构不平衡[5];胡国良指出中哈两国在外贸领域合作潜能巨大,但由于两国外贸结构存在差异,中国对哈国外贸商品存在硬性需求,而哈国对中国的产品需求具有明显的可替代性,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提升外贸商品结构[6];徐沛豪通过计算RCA、TSA指数说明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产业间贸易是两国的主要贸易方式[7]。

哈中学者在研究两国贸易问题过程中,都是比较宽泛地进行阐述,或者是对某一类商品贸易进行说明,对两国贸易障碍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梳理和论述。因此,本文将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详尽论述哈中贸易现状及其障碍问题,并提出促进哈中贸易的相关政策建议。

二、哈中双边贸易发展走势

从两国开展贸易往来之后,贸易密切程度就逐步加深,哈国是中国在中亚的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而中国也逐步成为哈国的第二大贸易国(2015年1—9月哈国出口中国占总出口的12%,从中国进口占其总进口17.4%)。

从图1可知,从2000—2009年,两国双边贸易比例总体上是递增趋势。但是由于2009年之后世界需求疲软、经济发展减缓等原因,哈中两国贸易额比例波动巨大,虽然两国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经济都逐渐恢复,并且对外贸易总额也逐步上升,但是两国双边贸易额急剧下降。从2010—2014年,中国出口哈国占中国总出口比例、中国进口哈国占中国总进口的比例、中国出口哈国占哈国进口的比例、中国进口哈国占哈国出口的比例分别下降8.1%、37%、20%、36%。尤其是2013—2014年中国从哈国进口额占中国总进口额比例下降幅度为40%。2015年1—11月中国的进出口总额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了2.2%和14.4%①。哈国2015年1—9月国家对外贸易顺差126亿美元,同比下降59%,对外贸易额588亿美元,同比下降36.4%。其中,出口额357亿美元,同比下降42.5%,进口额231亿美元,同比下降23.8%②。不过,2013年之后,中国出口哈国占哈国总进口的比例在逐渐上升。

图1 2000—2014年中哈进出口所占比例

三、哈中双边贸易重要特点分析

哈国出口中国的产品以资源型初级产品为主,最近几年产品种类在不断增加。从UNcomtrade数据库统计得出,哈国出口中国的前十类商品为(根据HS编码):27章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产品、沥青等;28章无机化学品、贵金属等化合物;74章铜及其制品;26章矿砂、矿渣及矿灰;72章钢铁;79章锌及其制品;25章盐、硫磺、土及石料、石灰及水泥等;10章谷物;12章油籽、子仁、工业或药用植物、饲料;08章食用水果及坚果、甜瓜等水果的果皮。中国对哈萨克斯坦出口的产品除劳动密集型产品外,以机电产品为代表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在高速增长。中国出口哈国的主要商品为:64章鞋靴、护腿和类似品及其零件;84章核反应堆、锅炉、机械器具及零件;61章针织或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85章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及其零附件;62章非针织或非钩编的服装及衣着附件;87章车辆及其零附件(铁道车辆除外);73章钢铁制品;39章塑料及其制品;63章其他纺织制品、成套物品、旧纺织品;42章皮革制品、旅行箱包、动物肠线制品。

(一)互补性指数分析

为进一步衡量哈国和中国相互贸易的匹配程度,即两国主要贸易商品的互补性,本文进一步计算了两国贸易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用公式表示为:

式(1)中,RCAexk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家x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RCAiyk表示用进口来衡量的国家y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如果x国在k产品上具有明显的出口比较优势,即RCAexk较大,同时y国在k产品上具有明显的进口比较优势,即RCAiyk较大,则Cxyk较大,说明x国出口和y国进口在k产品上存在互补性。

在存在多类产品贸易的情况下,x国与y国产品贸易的Cxy可以根据k产品的Cxyk和世界k产品贸易额在世界所有产品贸易总额中的比重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即:

表1 中国出口哈国前十类商品与哈国贸易互补性分析

表2 哈国出口中国前十类商品与中国贸易互补性分析

式(2)中Wk表示k类产品各国国际贸易总额;W表示世界所有产品的贸易额。

表1、表2显示了两国主要贸易产品互补性强。可以看出,中国出口的商品与哈国进口的商品(除87、39类)贸易互补性较强,并且从2005—2014年,绝大多数商品的贸易互补性都在增强,由2005年1.83增加到2014年的3.87。哈国出口中国产品的贸易则不同,虽然目前哈国有的商品出口中国与中国进口的互补性很强,但是总体来看,这种互补性与2005年相比是大大降低了,如74、26、72、79类商品,25、10、12类商品的互补性有小幅度增长,而哈国出口中国的商品与中国的总体贸易互补性变化不大,贸易互补性指数一直在1左右。

(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公式如下:

式(3)中,he用来表示的是h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hke用来表示的是h国k类产品的出口额;we用来表示的是所有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wke用来表示的是k类产品的世界出口总额。

如表3所示,哈国出口中国前十类商品的RCA指数,虽然近两年有所提升,但是和2005年相比,除25、12类商品之外,均有下降趋势,可见哈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下降。哈国出口中国的前四类商品,RCA指数虽然有所下降,但一直是大于2.5,表示这几类商品一直具有极强的竞争力。79类商品的RCA指数一直是最高的,并且在2014年仍为8.88,说明其出口具有极强竞争力。比较特殊的为25、12类商品,从2005—2014年,其RCA指数分别提高了96%、800%,25类商品的出口竞争力明显提升,但是12类商品的出口竞争力仍然很弱。12、08商品的RCA指数一直低于0.8,说明这两类商品在对外贸易中具有弱竞争力。

从表4来看,中国出口哈国的前十类商品中,除87、39类之外,都具有极强或较强的比较优势,具有一定的出口竞争力。2005—2014年各类商品的RCA指数变化微弱。

表3 哈国出口中国前十类商品的RCA指数

表4 中国出口哈国前十类商品的RCA指数

(三)哈中双边贸易结合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说明中哈两国贸易密切程度,本文计算了2007—2014年哈中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结合度指数是指一国对某一个贸易伙伴国的出口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与该贸易伙伴国进口总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之比,该比值反映了两国贸易相互依存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

式(4)中TCDxy为x、y两国的贸易结合度,Xxy为x国对y国的出口额,Xx为x国出口额,My为y国进口额,Ww为世界进口总额。贸易结合度以1为平均值,数值越大,两国在贸易方面的联系越紧密;数值越小,则贸易联系越松散。

表5 2007—2014年中国、哈萨克斯坦贸易结合度指数

由表5也可以充分说明,哈中两国贸易往来一直非常密切,虽然哈中两国在2010年之后,贸易结合度指数有所下降,但其指数一直在2左右,说明哈中两国贸易联系一直很紧密。

四、哈中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不断增加

1.通关成本

虽然哈中双方地理距离较近,但是中方出口到哈国的产品贸易成本相对很高。例如在中国集装箱运到哈国边境过口岸后,哈方对集装箱重新固定,需要对每个集装箱加收约2000美元的费用。如表6所示,中国与其他相邻国家进行贸易时,货物通过口岸的费用,最高的为哈国的多斯特克口岸,费用约为中国口岸费用的3倍。这无疑大大增加了贸易成本。

2.哈国进出口成本增加

如图2所示,每年哈国的进口成本和出口成本几乎相等。从2005年开始,进出口成本分别从2780(每货柜美元)、2730(每货柜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5265(每货柜美元)、5285(每货柜美元),平均增加了91%。尤其在2011年之后,进出口成本增幅达46%。贸易成本的大幅增长,成为哈国进出口额减少的原因之一。

表6 2013年中国及其相邻的主要口岸的出入境费用情况③

图2 2005—2014年哈国进出口成本

(二)签证难

由于哈国对外政策及法律法规欠完善,并且长期以来对中国人员进出境的限制明显比西方国家以及日本、韩国、土耳其等亚洲合作伙伴要多。目前从新疆进出边境需要办理的手续和所花的时间远比从云南进入越南、缅甸等地要多出许多,通常会使企业因为等待办理签证手续而错过了很多商机。这成为中国企业不愿轻易进入哈国的一个重要原因。

表7 中国对哈的经济合作

如表7所示,中国因工程项目而派入哈国的人数与其工程营业额成正比的,并且一直高于劳务合作人数所占的比重,这使得着中方劳务人员进入哈国非常难。

(三)沟通交流不畅

哈国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哈萨克族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是他们的国教。这一点与中国的文化、习俗与价值观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为文化、习俗、价值观的区别,很多民众对中国的态度并不是很友好。即便是政府部门,在与中方人员交流过程中,也会因为土地、矿产或基础设施等敏感问题而显示出不友好的态度。因中方劳动者的工作习惯与哈国存在显著的差异,当地居民要求中国的投资企业在对哈方劳动者管理过程中必须理解他们的劳动习惯、习俗与信仰,遵守当地劳动者的劳动制度。所以中国企业切不可将中国的高压式、粗放式的管理手段带入当地,与劳动者发生直接冲突,这可能会被当地群众仇视,严重的可能导致企业无工可用,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

(四)贸易便利化程度低

图3 2014年哈国、中国进出口贸易需要的时间和文件数

如图3所示,哈国和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周转时间和文件数量,体现了两国的贸易便利化程度。哈国的进出口周转天数明显高于中国,平均时间是中国的3.3倍,进出口所需要的文件数量也高于中国。繁杂的手续及低效率,都将影响哈国企业进出口的积极性。

五、结论及建议

中国在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过程中,以推进基础设施为主,并且将哈国的道路建设放在重点。但是,在实际贸易往来中哈中两国依然存在更重要问题需要解决。

(一)国家层面

1.加强口岸建设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的新疆接壤,中国新疆拥有7个一类陆路口岸。其中阿拉山口陆路(公路、铁路)口岸、霍尔果斯陆路(公路、铁路)口岸、巴克图陆路(公路)口岸是向第三国开放的一类口岸。哈中两国主要是通过这些口岸进行商品贸易,这些口岸为中国直接进出口哈国产品提供了非常大的便利。但是由于中国新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地理位置及自然环境比较特殊,整个地区的交通运输系统建设还不完善,通往偏远地区各口岸的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缺乏维护和及时的完善。现在中国将新疆作为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中国政府在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同时,要加大对新疆地区通往各口岸公路、铁路的建设,加强通关口岸仓库建设和完善人员配备,缩短边境口岸通关时间,从而降低进出口企业的贸易成本。

哈国的相应口岸,也应该加强管理和建设,以便接应中国出口的货物。政府在增大口岸通货量的同时,更要加强口岸软环境的建设,在这方面可以向中国学习和借鉴。如新疆的部分口岸开设了异地报关绿色通道,大大减少了中国商品进入哈萨克斯坦市场的时间,提高了口岸的通货效率,从而增加了日过货量,同时延长了口岸的开放时间;将有些不全年开放的口岸变为常年开放口岸;将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应用到口岸管理方面,比如利用电子口岸、提高办事效率等。另外,要加强人员的培训,逐渐增强口岸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服务质量,使其与中国口岸各服务项目的服务水平大体相当。

2.支持中国在哈国进行投资建厂

由于欧亚经济联盟之间在逐步取消关税,这将减小中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因此中国政府可以引导和鼓励企业在哈国以直接投资形式进行产品回收加工。中国企业在哈萨克斯坦当地进行生产与销售,不仅可以避开关税同盟设置的关税与非关税贸易壁垒,而且可以使其产品顺利地进入欧亚经济联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哈国应给予政策上的鼓励和支持。因为一方面中国在哈国投资设厂,为哈国提供了更多岗位,对哈国解决就业问题是一大帮助;另一方面中国在哈国投资设厂,其技术和人员管理方式,更便于哈国学习和借鉴。所以未来哈国应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种合作中来,敞开国门欢迎中国企业。

3.依托国家重大战略,拓展贸易空间

在两国政府间框定大原则、大方向的前提下,积极推动两国地区之间的经贸合作,如中国新疆应充分利用“一带一路”战略的政策优势和区位优势与中亚国家一起持续推动航空、铁路、公路、陆水联运,推动管道、电网、通信等现代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建立中国连接中亚甚至延伸至欧洲的陆上国际大通道,以满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之间开展国际合作而不断增长的要素流动的需要。

在建设的过程中,哈国应积极参与其中。对于中国的投资和开发,应在谨慎的同时,加大哈国自身的参与力度。在合作过程中,要以经济的可持续和长期发展为目标,重视技术创新交流、人文交流以及长期利益,以互利共赢作为合作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合作过程中全面发挥哈中两国各自的比较优势,促进两国生产要素有序、自由流动和资源的髙效配置。在合作的领域,要在以往以资源合作开发为主体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哈国未来重点开发的产业和行业,如农产品加工、基础设施、机械制造、清洁能源、交通运输、商务服务等相关领域。

(二)企业层面

1.借助地缘优势,扩大贸易

哈萨克斯坦与中国新疆的宗教信仰、饮食习惯、风俗礼仪有许多相近的地方,所以新疆与哈国对商品有着相似的需求和偏好,并且语言沟通方面比较容易,因此哈国企业和中国东南沿海企业可以中国新疆为枢纽,进行贸易往来。哈国可以通过新疆了解中国企业和产品,与中国进行中药、建材、餐饮、民族工艺品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商品贸易和投资。而中国新疆也有多家企业已经在哈国开展生产加工并就地销售的业务,例如中国(新疆)新康有限公司、中国新疆恒安丰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这些公司在哈国开展的业务都非常成功,占据的市场份额很大,为哈国的人民生活带来了方便,其他中国企业可以与这些企业交流在哈国的经营经验,然后积极地对哈投资。

相对于中国企业,哈国在中国进行规模化生产的企业则较少。在有利的外在条件下,哈国企业也应该积极地走出去,这样才能更好地扩大贸易和生产。

2.增强法律意识

从地理位置和贸易量角度来看,哈国的对外贸易中,边境贸易的比重和地位都是不能忽视的。但是,目前哈国与周边国家尤其是与中国的边境贸易外交磋商机制不够灵活,双边沟通协商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央政府层面,对于边境贸易、民间互市贸易和双方边境地区经济技术合作的管理,以及双方的法律基础都相对薄弱。因此哈国中央政府应通过外交途径,积极与周边国家进行沟通,以便采取对等的边境贸易政策。

3.实施差异化战略

哈国与中国贸易互补性较高,哈国与其他国家出口中国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有着较强的相似度和竞争性。因此,哈国与中国进行贸易合作时,哈国企业应采取产品差异化战略,应该针对同质化严重的产品,实施技术和外观的创新,以满足中国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而且哈中企业应针对各自需求,避免恶性竞争,加强产业互补与产业内贸易;对于互补性较高而竞争性较小的产品,哈国企业应扩大对中国的出口,在竞争激烈的中国市场,应该抢占并巩固其对应的产品市场。

注释:

①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http://www. customs.gov.cn/publish/portal0/。

②数据来源:中国驻哈萨克斯坦经济商务参赞(http://kz. mofcom.gov.cn/article/jmxw/201511/20151101165145.sht ml)。

③数据来源:http://www.kaznexinvest.kz/。

[1]Изимов Р.Новый Шелковый путь[New Silk Road][Z],OMEGA,2012(6):26-21.

[2]Жайлауова А К.Интеграция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х отношений Казахстана и Китая:проблемы и перспективы.[J].Вестник КРСУ-Бишкек,2012(11):55-57.

[3]Сунь Чжуаньчжи,Возродить Шелковый путь,стимулировать новую форму регионального 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J].Цзинцзи жибао,2013(9):23-30.

[4]Степанов В В,Особенности торгов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го 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а Китайской Народной Республики и Республики Казахстан[Текст]//История и археология: материалы междунар.науч.конф.г.Санкт-Петербург,СПб:Реноме,2012(11):24-26.

[5]程云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J].经济纵横,2014(6):92-96.

[6]胡国良.中哈贸易竞争力及贸易结构动态分析[J].新疆财经,2014(6):58-67.

[7]徐沛豪.中国哈萨克斯坦双边货物贸易结构分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5(5):54-55,53.

(编辑:王志伟 徐永生)

Status Quo of Kazakhstan-China Trade in the Context of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An Analysis

Ayinaer,YU Yang,HU Guo-li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conomics,Xinjia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Urumqi 830012, China)

After calculating trade complementarity index,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trade integration index,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quo of Kazakhstan-China trade,especially trade barriers and causes for them.By calculations,it then analyze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hich promotes Kazakhstan-China trade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initiative.The study shows that all the factors including per capita GDP,export cost,exchange rate,and degree of Kazakhstan trade openness exert effect on Kazakhstan-China trade.At las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the two countries’gov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to overcome Kazakhstan-China trade barriers.

Silk Road Economic Belt;trade barrier;Kazakhstan

F 753.616

A

1671-4806(2016)05-0001-07

2016-05-31

2016年度新疆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资助项目(XJUFE2016K01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ZH032)。

阿依娜尔(1992—),女,哈萨克斯坦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世界经济;于洋(1991—),女,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贸易与投资合作;胡国良(1972—),男,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经济合作。

猜你喜欢
哈国互补性丝绸之路经济带
哈萨克斯坦一个生机勃勃的国度
哈萨克斯坦有人反对姑娘嫁给中国人
中泰双边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及政策建议
“丝绸之路经济带”教育合作现状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下中国的中亚能源政策
浅析自媒体与传统媒体新闻传播的互补性
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工业制成品贸易结构研究
——基于“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跨境次区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中国园林欣赏的两种模式及其互补性——对陈从周园林欣赏理论的环境美学反思
中国与拉美主要国家服务贸易的互补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