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天然草地主要鼠害种类、分布及危害面积

2016-11-30 03:35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8期
关键词:沙鼠南县鼠害

陈 荣

(甘肃省肃南县草原站,甘肃 肃南 734400)

肃南县天然草地主要鼠害种类、分布及危害面积

陈 荣

(甘肃省肃南县草原站,甘肃 肃南 734400)

肃南县草地鼠虫害历来十分严重,分布面积广、危害大,是草地退化的重要原因。害鼠主要有高原鼠兔、高原鼢鼠和长爪沙鼠(Meiiones Unguiclataus)等。其中高原鼠兔是最先侵入轻度退化草地的鼠类,因此对草地的破坏作用最大。

肃南县;草地鼠害;种类;分布;危害面积

肃南县是甘肃省重点牧业县之一,位于祁连山中段北坡,地域辽阔,约处在北纬37°28′~39°49′,东径97°20′~102°13′之间,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 327~5 564 m,相对高差4 237 m。全年平均温度4 ℃,日照时数3 085 h,无霜期127 d。土地总面积3 069万hm2,其中:草原面积为2 142万hm2,可利用草原面积1 765.5万hm2,占草原面积的82.4%。丰富的草地资源[1],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该县草原是中国最美的六大草原之一,主要分布在海拔2 600 m以上的高山阴湿区。植被类型以低湿草甸类、平原荒漠类、山地荒漠类、山地草甸草原类、山地草甸类、高山沼泽草甸类为主,植被覆盖度15%~90%,共分11个类25个组83个型,有植物71科302属706种,其中饲用植物23科154属378种。天然草地牧草总贮量18亿kg,理论载畜量121万羊单位。但是,年近来由于自然及人为因素的综合作用,草原鼠害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此准确掌握了解草地鼠害的种类、危害面积及分布情况,对做好草地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1 鼠虫害使肃南县草地退化加剧

据虫鼠害监测调查,全县鼠害发生14.7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的12.5%。每公顷有鼠洞400~1 000个,牧草损失率达50~80%。鼠害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密切,超载过牧所导致的中轻度退化草地,为害鼠提供了适宜的栖息地和环境,鼠害猖獗进一步加速了草地退化。鼠害不仅与牛羊争食,消耗大量牧草,而且反复挖掘啃食掩埋草地,形成明显的斑块状次生裸地,逐渐形成毫无利用价值的退化。

2 肃南县草地鼠害主要种类

肃南县天然草地一直是鼠害的重灾区,根据历年来鼠害防治资料显示,肃南县天然草地主要鼠害种类为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中华鼢鼠(Myospalax fantanieri)、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四种,其分布广、数量多、危害大,也是引起草地退化主要因素之一。害鼠不仅啃食牧草,抑制牧草生长发育,而且通过挖掘洞穴、洞道、堆积沙土覆盖植被等形式破坏草地土壤结构和植被根茎[2],造成水土流失,植被死亡,部分草地变成了“秃斑地”。

2015年全县草地鼠害发生面积350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19.82%。其中:轻度危害面积达100万hm2,中度危害面积130万hm2、重度危害面积120万hm2。

3 不同种类害鼠分布及发生面积

3.1 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

主要分布在祁丰乡的珠龙关、洪水坝、陶莱、高崖泉及大河乡的大岔一带海拔3 000~4 000 m的高寒草原区。居住类型分为两种:一为密集类型{3},洞口均匀,洞群要集中在山坡、山谷及较为湿润的倾斜地、阶地上,阴坡多于阳坡、沟河沿多于平滩;二为散型,洞群分散在3 800 m以上高山上。发生面积180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10.2%。其中:轻度危害面积达40万hm2、中度危害面积60万hm2、重度危害面积80万hm2。主要分布于祁丰、大河乡等地。

3.2 中华鼢鼠(Myospalax fantanieri)

主要分布在康乐乡、大河乡、马蹄乡、皇城镇海拔2 800 m以上的草甸草原、亚高山草甸上。以山地草甸的金露梅为主的稀疏灌丛和马蔺型草甸及沟边阴坡为最多。居住为单洞独居生活,只有在交尾和储藏食物时才有短暂的雌雄同居现象。发生面积30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1.7%。其中:轻度危害面积达5万hm2、中度危害面积10万hm2、重度危害面积15万hm2。主要分布于康乐乡、皇城镇等地。

3.3 长爪沙鼠(Merionesunguiculatus)

主要分布在明花乡、大河乡海拔1 400~2 500 m平原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上。居住地分弥漫型和带型,多在沙丘、山坡和沟谷,为块状或带状分布,洞穴属多洞口型,每一洞系有进出口3~5个或多到20个。并有由数量不等的洞和临时洞构成洞群,密集处每公顷有洞口1 800~2 100个。发生面积20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1.13%。其中:轻度危害面积达10万hm2、中度危害面积5万hm2、重度危害面积5万hm2。主要分布在大河乡、明花乡、祁丰乡。

3.4 大沙鼠(R hombomys opimus)

主要分布大河乡海拔2 100~2 400 m荒漠草原和半荒漠草原上,居住为群居生活,以十多个至数十个不等的洞口组成庞大而复杂的洞群。洞道有“仓”、“窝”、“厕所”。每个洞系一般只居住一对成年鼠和它当年的幼仔。发生面积120万hm2,占可利用草原面积6.8%。其中:轻度危害面积达70万hm2、中度危害面积30万hm2、重度危害面积20万hm2。主要分布在大河乡。

草原鼠害是肃南县天然草地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当害鼠达到一定种群数量后,对牧草等植物能造成明显的危害。因此准确掌握草地鼠害的种类、危害面积及分布情况,可为进一步做好鼠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黄倩.甘肃草原鼠害区划及高原鼠兔的精确性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8.

[2]李建廷,邹继范.甘肃草地鼠虫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J].甘肃农业,1997,(3):24-27.

[3]陈怀斌,代建聪,屈勇.肃南县草地鼠害现状、成因及对策[J].青海草业,2008,(2):34-36.

(编辑:张淑凤)

表1 三组总体治疗效果对比

参考文献:

[1]樊琛,曾庆华,王会,等.鸡大肠埃希菌S1菌株iss基因的序列[J].江苏农业科学,2013,(9):15-16.

[2]程汉,胡新岗,曹军平.鸡大肠杆菌病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江苏农业科学,2013,(3):172-174.

[3]孟志敏,牛小飞,李连缺,等.甲砜霉素可溶性粉对人工感染鸡大肠杆菌病的药效学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2,(1):120-122.

[4]周军,李红斌,李睿鸿.滥用抗生素对养猪业的危害及应对措施[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1,(6):44-47.

[5]陈永忠,夏业才.超微粉碎技术在中兽药方面的应用及展望[J].中国兽药杂志,2010,(6):36-38.

(编辑:李善祥)

S443

A

1006-799X(2016)18-0109-02

陈 荣(1967-),男,甘肃肃南人,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作物及牧草技术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沙鼠南县鼠害
你越追,它越远
草原鼠害的危害及综合防治措施
欢天喜地过大年
2019南县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实操培训班成功举办
长爪沙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表达变化的研究
玉树草原鼠害防治建议
玉树地区草原鼠害防治的建设与管理
森林鼠害防治技术探析
打赌
南县稻虾产业富民强县